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事件  拼音:shì jiàn
1.事情、事项。宋。司马光 论两浙不宜添置弓手状:「臣谨条列添置弓手不便事件如左,伏维圣恩省察,少加详择焉。」程乙本《红楼梦》第五八回:「将他腾挪出来,协理荣宁两处事件。」
2.物品、器具。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赏雪》:「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玩。」《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这里大郎与文姬父女两个,互相安慰,把家中事件,收拾并叠。」
3.鸟兽类的肠、胃、脏、腑等物。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三。天晓诸人出市》:「御街铺店,闻钟而起,卖早市点心,如煎白肠、羊鹅事件。」也称为「事件儿」。
《漢語大詞典》:小事件
小装饰品。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后集·向氏书画》:“古玉印每纽必缀小事件数枚。”
分類:装饰品
《國語辭典》:珍珠港事件  拼音:zhēn zhū gǎng shì jiàn
西元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偷袭美国军事要地──珍珠港。美军著名的亚利桑纳号军舰沉没,港湾中军事设施大半被破坏,损失惨重。此事件促使美国对日本宣战。现美国于亚利桑纳号沉船处建有白色纪念堂。
《漢語大詞典》:中山舰事件
1926年3月18日,蒋介石指使亲信传达命令,调中山舰到黄埔待命。当中山舰抵黄埔后,国民党右派分子即散布谣言,说海军局代理局长李之龙(共产党员)擅调中山舰至黄埔“阴谋暴动”。3月20日,蒋以此为借口,实行戒严,扣留中山舰,逮捕李之龙等,并派兵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拘捕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的全体共产党员。时称“三·二○事件”。由于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陈独秀、张国焘妥协退让,使蒋的阴谋得以实现。
《漢語大詞典》:随机事件
简称“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其出现的频率呈现稳定性的事情。如从一批混有次品的产品中“任意抽一件为合格品”就是一个随机事件。
《国语辞典》:古巴事件  拼音:gǔ bā shì jiàn
西元一九六二年苏联在古巴建立飞弹基地,几乎造成美苏的冲突,其后苏联屈服,将飞弹撤走的事件。
《国语辞典》:非讼事件(非讼事件)  拼音:fēi sòng shì jiàn
国家为保护私权,由法院依声请而为必要之干预、措施或裁定者,称为「非讼事件」。包括民事非讼事件与商事非讼事件两大类。
《国语辞典》:千岛湖事件(千岛湖事件)  拼音:qiān dǎo hú shì jiàn
民国八十三年发生于大陆浙江省千岛湖的抢劫杀人事件。台湾旅客三十二人全部罹难。
《国语辞典》:史迪威事件  拼音:shǐ dí wēi shì jiàn
民国三十一年(西元194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推荐史迪威(Joseph W. Sti-lwell)为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来华后,以美军代表自居,并受亲共顾问的影响,批评国民政府,干涉中国内政,使中美关系陷入低潮。民国三十三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将他调回,改派魏德迈(Albert C. Wedemeyer)继任。史称「史迪威事件」。
《国语辞典》:卢沟桥事件(卢沟桥事件)  拼音:lú gōu qiáo shì jiàn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军在北平市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以一名士兵失踪为藉口,挑起军事冲突。如:「卢沟桥事件引发了中华民国长达八年的对日抗战。」
《国语辞典》:牡丹社事件  拼音:mǔ dān shè shì jiàn
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三月,日本藉口琉球难民为台湾牡丹社生番杀害,出兵犯台,占据琅𤩝(今屏东县恒春镇),清廷派员与之交涉,时经半载,方于是年九月签定中日北京台事专约三条,而使日军撤退,史称为「牡丹社事件」。也称为「琅𤩝事件」。
《国语辞典》:永丰舰事件(永丰舰事件)  拼音:yǒng fēng jiàn shì jiàn
民国十一年(西元1922),陈炯明叛变,包围广州总统府,幸有海军官兵登陆接应,孙大总统中山先生方得脱险登上永丰舰,此次事件史称「永丰舰事件」。
《国语辞典》:天安门事件(天安门事件)  拼音:tiān ān mén shì jiàn
1.四五运动。西元一九七六年四月五日,群众因对中共四人帮政权不满,借悼念周恩来逝世之名,云集天安门广场示威,后遭中共中央下令镇压,逮捕异议人士。
2.六四事件。西元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北大学生因对中共邓小平政府不满,借悼念胡耀邦所引发的学生示威运动,而导致中共军队进行武力镇压,血洗广场,民众、学生死伤惨重。也称为「六四惨案」。
《国语辞典》:亚罗船事件(亚罗船事件)  拼音:yà luó chuán shì jiàn
清咸丰六年(西元一八五六年),广州官兵登上挂英旗的亚罗号船搜捕,英领事抗议,为粤总督叶名琛拒绝,粤民纵火烧英使馆,问题扩大,引发第一次英法联军之役。
《国语辞典》:噍吧哖事件  拼音:jiāo bā nián shì jiàn
民国四年,台湾尚在日本统治期间发生的抗日事件。民国成立之初,台南长治人余清芳因不满日本军警镇压,暗地结合江定、罗俊等各地志士,以台南噍吧哖(今玉井)西来庵为基地,计划起义。四年五月,事机败露,罗俊被捕。七月,余、江二人率义勇军在噍吧哖支厅的牛港仔山和日警大战,八月再攻南庄派出所。因武器弹药不足,退至山区农庄,失败被捕。抗日同志被捕牺牲,庄民数千人被集体射杀。此一事件是日本统治台湾期间,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抗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