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家老  拼音:jiā lǎo
1.古代大夫家臣中的长者,称为「家老」。《国语。晋语八》:「訾祏实直而博,直能端辨之,博能上下比之,且吾子之家老也。」
2.族中的长者。《淮南子。览冥》:「家老羸弱,悽怆于内。」唐。柳宗元〈唐故兵部郎中杨君墓碣〉:「既葬,其子侄洎家老谋立石以表于墓。」
《國語辭典》:家生  拼音:jiā shēng
1.家计。《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左右不脩家生,出行游国中。」
2.家中器物的总称。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三。诸色杂货》:「家生动事,如桌、凳、凉床、交椅、兀子。」也作「傢生」。
3.奴仆在主人家所生的子女。《水浒传》第六一回:「这个道童,又聋又哑,只有一分蛮气力。却是家生的孩儿,没奈何带他出来。」
4.武器。《水浒传》第二回:「史进又不肯务农,只要寻人使家生,较量鎗棒。」
《漢語大詞典》:谁门(誰門)
哪一家。 唐 杜甫 《孟氏》诗:“卜邻惭近舍,训子学谁门。” 唐 杜甫 《冬深》诗:“风涛暮不稳,捨棹宿谁门。”
分類:一家
《國語辭典》:专家(專家)  拼音:zhuān jiā
精于某种学识或技术的人。《清史稿。卷四八○。儒林传。序》:「孙诒让之于周礼,陈奂之于诗,皆专家孤学也。」
《國語辭典》:家公  拼音:jiā gōng
1.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晋书。卷四三。山涛传》:「简叹曰:『吾年几三十,而不为家公所知!』」
2.一家之长。多指丈夫。《庄子。寓言》:「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栉。」
《漢語大詞典》:万石君(萬石君)
本指 汉 石奋 。后亦称一家五人官至二千石者或一家多人为大官者为“万石君”。参见“ 万石 ”。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六万石君
《國語辭典》:家将(家將)  拼音:jiā jiàng
古时富豪官宦家所雇用的护卫。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今日天晴日暖无甚事,引著几个家将打围射猎去咱。」《三国演义》第七回:「我乃董丞相家将也!」
《国语辞典》:逐户(逐户)  拼音:zhú hù
挨家挨户,一家一家的。如:「逐户搜查」、「他逐户敲门,推销产品。」
《國語辭典》:家天下  拼音:jiā tiān xià
帝王将国家视为自己的私产,世代相传。《汉书。卷七七。盖宽饶传》:「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幼学琼林。卷一。朝廷类》:「家天下,是以位传子。」
《漢語大詞典》:异户(異户)
指学术上各成一家。 汉 扬雄 《法言·君子》:“吾於 孙卿 ,与见同门而异户也。” 李轨 注:“同出一门而户异,同述一圣而乖诡。” 汉 王充 论衡·案书:“ 公羊高 、 穀梁寘 、 胡母氏 皆传春秋。各门异户,独《左氏传》为近得实。”
分類:学术一家
《漢語大詞典》:双丁(雙丁)
(1).一家之内的两个成年男子。宋史·食货志上四:“於是百姓舍己熟田而耕官生田,或远数百里徵呼以来,或名双丁而役其强壮。”
(2).指 三国 魏 丁仪 、 丁廙 兄弟两人。梁书·到溉传:“时以 溉 洽 兄弟比之二 陆 ,故 世祖 赠诗曰:‘ 魏 世重双 丁 , 晋 朝称二 陆 ,何如今两 到 ,復似凌寒竹。’” 清 陈维嵩 《憺园赋》:“并跗则无林不桂,五 竇 寧赊;连枝则何树非琼,双 丁 詎拟?”
《漢語大詞典》:家底
(1).古代 勃泥国 的计量单位,一家底合二十两。宋史·外国传五·勃泥:“ 太平兴国 二年,其王 向打 遣使 施弩 、副使 蒲亚里 、判官 哥心 等賫表贡大片龙脑一家底,第二等八家底,第三等十一家底、米龙脑二十家底、苍龙脑二十家底,凡一家底并二十两。”
(2).指家中长期积累的财产。 崔璇 《在区委会里》:“人家 刘洪文 他们的底垫多厚,我们才积了多少家底?”《人民文学》1981年第6期:“他家五间大瓦房,家底厚实。”
(3).借指个人学识的底子。 吴晗 《再谈神仙会和百家争鸣》:“我这样说,决不是夸大,而是认真了解自己的家底。”
《国语辞典》:独家(独家)  拼音:dú jiā
只此一家。如:「独家新闻」、「独家报导」。
分类:只此一家
《漢語大詞典》:兼紫
谓一家中有数人为显官。紫,紫色印绶。《后汉书·宦者传·吕强》:“又并及家人,重金兼紫,相继为蕃辅。” 李贤 注:“金印紫綬。重、兼,言累积也。”
《漢語大詞典》:一爨
谓一家同居共炊。新唐书·崔邠传:“ 崔邠 字 处仁 , 贝州 武城 人。父 倕 ,三世一爨,当时言治家者推其法。”
分類:一家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