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托付
(1).委托;交付。《水浒传》第四七回:“感承此间一个大官人见爱,收録小弟在家中做个主管,每日拨万论千,尽托付 杜兴 身上。”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如今有这箇好善心的长老在这里,可托付他,不须得我了,我只就此作别。”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王公子》:“以兄勇於改过,洵中流砥柱也。三妹得所托付,无任庆幸。”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们托付给你们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啦?’我们怎么答对呢?”
(2).犹嘱咐。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就这么着了。只求你老人家把话好好儿的替我托付我们 老玉 罢!”
《國語辭典》:托付(託付)  拼音:tuō fù
请托交付。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老残游记二编》第五回:「泰安县里家人知道不妥,忙向老姑子托付了几句,飞也似的下山去了。」
《國語辭典》:嘱付(囑付)  拼音:zhǔ fù
叮嘱、托付。《水浒传》第六回:「师兄如此千万嘱付,不可推故。」《老残游记》第一二回:「申东造果然待之以上宾之礼,其馀一切均照老残所嘱付的办理。」也作「嘱咐」。
《國語辭典》:委付  拼音:wěi fù
1.委任付托。《书经。吕刑》:「惟敬五刑,以成三德。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唐。孔颖达。正义:「我既受天委付,务欲称天之心。」
2.法律上指保险标的物的状况,已与全部灭失无异,被保险人得将其残馀之利益,表示移转于保险人,而请求保险金额之全部者,称为「委付」。
分類:交付托付
《漢語大詞典》:嘱托(囑托)
亦作“ 嘱託 ”。
(1).关说。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上:“上即位,太后詔 三辅 诸 马 婚亲,有嘱託郡县干乱吏治者以法。”旧唐书·李林甫传:“ 王元琰 不无赃罪, 严挺之 嘱託所由辈有颜面。”《水浒传》第三十回:“﹝ 叶孔目 ﹞已把那文案做得活着,只被这知府受了 张都监 贿赂嘱托,不肯从轻勘来。”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金满 闻得众人有言,恐怕不稳,又去揭债,央本县显要士夫,写书嘱托知县相公。”
(2).托付。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施济 ﹞正欲唤主僧嘱托修殿之事,忽闻下面有人哭泣之声。”红楼梦第四八回:“自己在后廊下,隔着窗子,向里千言万语嘱托 张德辉 照管 薛蟠 。”《老残游记》第五回:“ 吴氏 将 于朝栋 尸首领回,亲视含殮,换了孝服,将他大伯、丈夫后事嘱託了他父亲。” 杨朔 《英雄时代》:“信上是祖国人民的声音,祖国人民对他们的嘱托。”
《漢語大詞典》:付属(付屬)
托付。《隋书·艺术传·来和》:“陛下问臣曰:‘我无灾障不?’臣奏陛下曰:‘公骨法气色相应,天命已有付属。’未几,遂总百揆。” 宋 苏洵 《上富相公书》:“往年天子震怒,出逐宰相,选用旧臣堪付属以天下者,使在相府与天下更始。”
分類:托付
《漢語大詞典》:寄付
委托;托付。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 始皇 听 李斯 之偏説而絀其义,至身死之日,无所寄付;委天下之重於凡夫之手,託废立之命於姦臣之口,至令 赵高 之诛锄宗室。”优婆塞戒经卷三:“善男子,财物不应寄付四处:一者老人;二者远处;三者恶人;四者大力。”
分類:委托托付
《漢語大詞典》:属累(屬累)
托付。《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妇病行》:“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后汉书·乌桓传:“肥养一犬,以彩绳缨牵,并取死者所乘马衣物,皆烧而送之,言以属累犬,使护死者神灵归 赤山 。” 李贤 注:“属累,犹付託也。”
分類:托付
《漢語大詞典》:交攀
犹言托付;攀靠。 梁斌 《红旗谱》五:“你就不想想,老的老,小的小,交攀给谁呀?”
分類:托付
《漢語大詞典》:托靠
犹托付。 管桦 《葛梅》:“她脸上带着一种匆忙的神色,又是往筐里数鸡蛋,又是给卖主付钱,又是回答人们托靠她的事情。” 梁斌 《播火记》七:“俺娘死的时候,明明白白把我托靠给你,死活我是跟你一辈子。”
分類:托付
《國語辭典》:重寄  拼音:zhòng jì
重大的付托。《魏书。卷七七。列传。高崇》:「明公荷国重寄,宜使天下知法。」唐。张籍 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守诗:「朝廷重寄在关东,共说从前选上公。」
分類:重大托付
《國語辭典》:寄托(寄託)  拼音:jì tuō
1.委托、付托。《三国志。卷四○。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李严》:「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身责重,思得良伴。」
2.依托、安身。《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列子隐身而穷处兮,世莫可以寄托。」
3.文学家寄情托兴,借题发挥。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学词途径》:「初学词求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宣,斐然成章。」
4.法律上指当事人一方以物交付他方,他方允为保管之契约行为。
《國語辭典》:托孤(託孤)  拼音:tuō gū
人临终前,委托他人照料遗留的子女。《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备传》:「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招姐要把小梅寄在他家里去分娩,只当是托孤与他。」
《漢語大詞典》:托孤寄命
《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邢昺疏:"可以托六尺之孤者,谓可委托以幼少之君也。若周公、霍光也;可以寄百里之命者,谓君在亮阴,可当国摄君之政令也。"后以"托孤寄命"指受遗命托付辅助幼君;或君主居丧时,受命摄理朝政。亦泛指付托以非常之重任。
《國語辭典》:托孤寄命(託孤寄命)  拼音:tuō gū jì mìng
语本《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指托付照拂孤幼的君王并委以君国政令的重任。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亦是窥见他静定凝重处,故逆知其可以托孤寄命。」明。李贽〈与友朋书〉:「顾托孤寄命,有君子之。」
《漢語大詞典》:寄任
(1).指所委托的重要职任。 隋 江总 《为沈君理让仆射领吏部表》:“必大厦之栋梁,总其寄任;亦巨川之舟楫,未有绵力薄材。” 宋 范仲淹 《润州谢上表》:“臣之所言,殊未尽意。重烦上听,再贬远方,削天阁之班资,夺神州之寄任。” 宋 曾巩 《奏乞复吴中复差遣状》:“欲乞召至左右,使典司献纳,或委以藩镇,使剸治烦剧,必能上副忧勤,不负寄任。”
(2).托付重任。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二年:“六月,甲戌, 鸿渐 来自 成都 ,广为贡献,因盛陈利害,荐 旰 才堪寄任。”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况全 蜀 重地,数十年间,硕德名臣,方可寄任。” 宋 苏轼 《与汪道济书》之二:“某见报移 汶 上,而勑未下。老病不堪寄任,方欲力辞,未知得免否。”
《国语辞典》:重然诺(重然诺)  拼音:zhòng rán nuò
不轻率允诺人的托付,既已允诺,则必实践诺言。如:「我是一个重然诺的人,你所托付的事,尽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