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弃官(棄官)
谓自动解职去官。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一·典史再举乡试:“﹝ 曹文忠 ﹞为 山西 代州 教职,负才不屑卑冗,欲弃官再就试,为吏部驳奏。”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朱晦翁 ﹞慨然叹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终不可行!’遂弃官不做,隐居本处 武夷山 中。”
《国语辞典》:弃官归田(弃官归田)  拼音:qì guān guī tián
抛弃官职,回乡种田。《三国演义》第二二回:「玄官至尚书。后因十常侍之乱,弃官归田,居于徐州。」
《国语辞典》:弃官归乡(弃官归乡)  拼音:qì guān guī xiāng
抛弃官职,返回家乡。《三国演义》第一○回:「曾拜黄门侍郎,后弃官归乡,今与其叔同投曹操。」
《漢語大詞典》:投冠
弃官。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作》诗:“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縈。”
分類:弃官
《漢語大詞典》:挂印
亦作“掛印”。
(1).离任;弃官。 唐 白居易 《罢府归旧居》诗:“陋巷乘篮入,朱门挂印迴。”《三国演义》第二六回回目:“ 袁本初 败兵折将, 关云长 掛印封金。”儒林外史第八回:“只为 寧王 反叛,弟便挂印而逃。”
(2).谓挂元帅印。《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掛印来。”《前汉书平话》卷上:“﹝ 萧何 ﹞暗想: 韩信 未遇,吾曾举荐他掛印,东荡西除,亡 秦 灭 楚 ,收伏天下。”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八篇:“第十五回以下,则 郑和 挂印,招兵西征。”
《漢語大詞典》:投版
喻弃官。版,即笏。后汉书·范滂传:“ 滂 执公议诣 蕃 , 蕃 不止之。 滂 怀恨,投版弃官而去。”
分類:弃官
《漢語大詞典》:捐位
弃官。后汉书·冯衍传上:“如以尊亲係累之故,能捐位投命,归之尚书,大义既全,敌人紓怨,上不损剖符之责,下足救老幼之命,申眉高谈,无愧天下。”
分類:弃官
《國語辭典》:高枕  拼音:gāo zhěn
垫高枕头睡觉。比喻安卧閒适。《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
《國語辭典》:散发(散發)  拼音:sàn fā
散布、发出。如:「散发传单」、「兰花散发出阵阵清香。」
《國語辭典》:散发(散髮)  拼音:sàn fǎ
1.披发。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诗:「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閒敞。」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2.比喻解冠隐居。《后汉书。卷四五。袁安传》:「延熹末,党事将作,闳遂散发绝世,欲投迹深林。」《南史。卷四七。虞玩之传》:「虞公散发海隅,同古人之美,而东都之送,殊不蔼蔼。」
《國語辭典》:投簪  拼音:tóu zān
投,抛弃;簪,用于固定冠帽,借指官职。「投簪」指辞去官职,不再从政。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昔闻投簪逸海岸,今见解兰缚尘缨。」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五出:「二子之名既就,一生之愿已酬,当投簪海岸,驾橇山林。」
《國語辭典》:抽簪  拼音:chōu zān
1.拔取发际的簪。
2.簪缨为仕者饰物,故以抽簪比喻弃官归隐。《南史。卷五六。庾域传》:「汝若固志,吾亦抽簪。」《文选。张协。咏史诗》:「抽簪解朝衣,散发归海隅。」
《國語辭典》:抽身  拼音:chōu shēn
脱身离去,不参与其事。《西游记》第二八回:「諕得打了一个倒退,遍体酥麻,两腿酸软,即忙的抽身便走。」《红楼梦》第六一回:「说毕,抽身进了卧房,将此事照前言回了凤姐儿一遍。」
《國語辭典》:投劾  拼音:tóu hé
古代官员引罪自责,呈递辞职文书。宋。苏轼〈春菜〉诗:「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
《漢語大詞典》:佩犊(佩犢)
汉书·循吏传·龚遂:“ 遂 见 齐 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勤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后因以“佩犊”喻弃官务农。《陈书·世祖纪》:“自顷寇戎,游手者众,民失分地之业,士有佩犊之讥。” 宋 曾巩 《阅武堂》诗:“柳间自诧投壶乐,桑下方安佩犊行。”
分類:务农弃官
《漢語大詞典》:泉明
指 晋 陶渊明 。 渊明 为 彭泽 令时,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见《晋书·隐逸传·陶潜》。后遂借指欲作归隐之计的县令。 唐 李白 《送韩侍御之广德》诗:“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 泉明 。” 王琦 注:“野客丛书:‘海録碎事谓 渊明 一字 泉明 , 李白 诗多用之。不知称 渊明 为 泉明 者,盖避 唐高祖 讳耳。犹 杨渊 之称 杨泉 ,非一字 泉明 也。’齐东野语:‘ 高祖 讳 渊 ,渊字尽改为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