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窥伺(窺伺)  拼音:kuī sì
窥探他人的动静,等待机会下手。唐。吕温〈代论伐剑南更发兵表〉:「吐蕃盟好未定,窥伺在心。」
《漢語大詞典》:窥觇(窺覘)
(1).暗中察看;探察。韩非子·备内:“人臣之於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於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覘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慠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刼君弑主也。”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庐州老兵》:“方五鼓,直宿老兵起,望厅上已有灯烛,即屏间窥覘,乃 安老 据案治事。” 明 唐顺之 《答曾石圹总制书》:“彼於地利既熟,知其何路为险;而於我兵,且窥覘其何路为虚。”
(2).觊觎。 宋 柳师尹 《王幼玉记》:“我髮委地,宝之若金玉,他人无敢窥覘,於子无所惜。”明史·邹缉传:“漠北降人,赐居室,盛供帐,意欲招其同类也。不知来者皆怀窥覘,非真远慕王化,甘去乡土。”
《國語辭典》:窥窬(窺窬)  拼音:kuī yú
等待机会,打算有所行动。《晋书。卷六。元帝纪》:「狡寇窥窬,伺国瑕隙,黎元波荡,无所系心。」《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序》:「桂阳失图,窥窬神器。」
分類:觊觎希求
《國語辭典》:狙伺  拼音:jū sì
暗中侦候。《新唐书。卷一五七。陆贽传》:「议者颇言其挟两端,有所狙伺。」
分類:伏伺觊觎
《國語辭典》:窥觊(窺覬)  拼音:kuī jì
怀著野心窥视,伺机而动。《宋书。卷八四。袁觊传》:「而群小构慝,妄生窥觊,成轸惑燕,贯高乱赵,谗人罔极,自古有之。」
《漢語大詞典》:窥欲(窺欲,闚欲)
非分希求;觊觎。汉书·王莽传上:“ 孝哀皇帝 即位,骄妾窥欲,姦臣萌乱,公手劾 高昌侯 董宏 ,改正故 定陶共王 母之僭坐。”《后汉书·西羌传·滇良》:“臣愚以为宜及此时,建復 西海 郡县,规固二 榆 ,广设屯田,隔塞 羌 胡 交关之路,遏絶狂狡窥欲之源。”
闚欲:窥伺的欲念。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边:“ 西羌 北虏,必生闚欲,诚大忧也。”
《漢語大詞典》:晞觊(晞覬)
犹觊觎。晞,通“ 希 ”。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盖自 熙寧 以来,小人执柄二十年矣,建立党与,布满中外。一旦失势,晞覬者多,是以创造语言,动摇贵近,脇之以祸,诱之以利,何所不至。”
分類:觊觎
《漢語大詞典》:幸觊(幸覬)
犹觊觎。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枢鈐明审,程彠周备。吏礪平端,民羞幸覬。”
分類:觊觎
《漢語大詞典》:狙候
伏伺;觊觎。《新唐书·郑覃传》:“今 吐蕃 在边,狙候中国,假令缓急,臣下乃不知陛下所在,不败事乎?”
分類:伏伺觊觎
《國語辭典》:徯倖  拼音:xī xìng
1.疑惑。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二折:「枉将伊徯倖,说与你便省。」也作「傒倖」。
2.侥倖、庆幸。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三出:「这事好不徯倖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正在徯倖之际,只见一个笼头的小厮拿了四碗嗄饭,四碟小菜,一壶热酒,送将来。」
《漢語大詞典》:觇觎(覘覦)
犹觊觎。 宋 苏舜钦 《太子太保韩公行状》:“入对建言 维 茂 二州,地接 羌夷 , 秦 陇 商贾交易,蕃部驱马至 永康军 场以卖……宜徙场境上,以絶其覘覦两 川 之意。”
分類:觊觎
《漢語大詞典》:周鼎
(1).指 周 代传国的九鼎。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还,过 彭城 ,斋戒祷祠,欲出 周 鼎 泗水 ,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九:“ 蓟门 重险旧 尧 封, 周 鼎销沉 泗水 踪。”参见“ 九鼎 ”。
(2). 春秋 时 楚庄王 觊觎王位,因伐戎之便而至 周 境,遂问 定王 使臣 周 鼎之大小、轻重。事见左传·宣公三年。后因以“周鼎”借指国家政权。 唐 张说 《开元正历握乾符颂》:“ 神龙 中兴, 周 鼎归 唐 。” 陈毅 《赣南游击词》:“强寇北国问 周 鼎,大军西去渡 金沙 ,抗日要开花。”参见“ 问鼎 ”。
(3).比喻宝器。 汉 贾谊 《吊屈原赋》:“于嗟嚜嚜兮,生之无故!斡弃 周 鼎兮宝康瓠。”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洪钟 周 鼎,不为委沦而轻其体。”
(4).古星名。属后发座。 汉 甘公 石申 《星经·周鼎》:“周鼎三星,足状,云鼎足星,在摄提大角西,主神鼎。”
《國語辭典》:九鼎  拼音:jiǔ dǐng
1.夏禹时,以九州贡金所铸的鼎,被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徵国家政权的传国宝器。周德衰,九鼎乃没于泗水彭城下。见《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
2.比喻分量极重。如:「一言九鼎」。宋。黄庭坚〈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诗:「声名九鼎重,冠盖万夫望。」
《國語辭典》:问鼎(問鼎)  拼音:wèn dǐng
春秋时,楚庄王征伐陆浑的戎人,并于周室疆域上检阅军队。周定王派遣王孙满慰劳,楚庄王便探问九鼎之大小轻重。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周虽德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因九鼎为夏商周三代的传国宝器,楚庄王问鼎有图谋君位之意。后用以指觊觎王位,谋取政权;或指谋取最高荣誉、地位。《晋书。卷九八。列传。王敦》:「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
《国语辞典》:窃窥(窃窥)  拼音:qiè kuī
暗中偷看。比喻暗中觊觎。唐。骆宾王〈代徐敬业讨武氏檄〉:「犹复包藏祸心,窃窥神器。」
《國語辭典》:问鼎(問鼎)  拼音:wèn dǐng
春秋时,楚庄王征伐陆浑的戎人,并于周室疆域上检阅军队。周定王派遣王孙满慰劳,楚庄王便探问九鼎之大小轻重。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周虽德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因九鼎为夏商周三代的传国宝器,楚庄王问鼎有图谋君位之意。后用以指觊觎王位,谋取政权;或指谋取最高荣誉、地位。《晋书。卷九八。列传。王敦》:「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
《漢語大詞典》:侥觊(僥覬)
侥幸觊觎。谓以侥幸的心理追求得到某种利益。 宋 范仲淹 《上资政晏侍郎书》:“然献言之初,或有所赏,於是浮浅侥覬之辈,争为烦言。” 宋 苏轼 《乞常州居住表》:“岂敢復以迟暮为叹,更生侥覬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