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画地(畫地)
(1).在地上画界线。孙子·虚实:“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2).以手或物划于地上。西京杂记卷三:“ 淮南王 好方士,方士皆以术见。遂有画地成江河,撮土为山巖。”宋史·欧阳修传:“四岁而孤,母 郑 ,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3).指以手或物在地上画形或写字。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蚡 所爱倡优、巧匠之属,不如 魏其 、 灌夫 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不仰视天而俯画地,辟倪两宫间,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说郛卷七三引 唐 韦续 《书诀墨薮》:“ 钟繇 教其子曰:‘学书须精意。吾学三十年,坐则画地,卧则画被,自见万类皆傚象之,乃臻妙。’” 清 朱履贞 《书学捷要》卷下:“ 元常 居则画地,卧则画席,如厠忘返,拊膺尽青。”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太祖 每有征伐,与诸贝勒适野而谋,画地而议,上马而传令。”
(4).见“ 画地为牢 ”。
《國語辭典》:画地为牢(畫地為牢)  拼音:huà dì wéi láo
古时就地画一范围作为监牢,使犯人站立其中以示惩罚。《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后用以比喻只准在限定的范围内活动。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他每都指山卖磨,将百姓画地为牢。」也作「画地为狱」。
《國語辭典》:字迹(字跡)  拼音:zì jī
字的笔迹、形体。《红楼梦》第八回:「今若按其体画,恐字迹过于细微,使观者大费眼光,亦非畅事。」《老残游记》第一○回:「惟长短句子的歌谣最多,俱是手录,字迹娟好。」也作「字迹」。
《漢語大詞典》:画事(畫事)
(1).谋划事情。新唐书·齐映传:“ 映 微时, 张延赏 遇之善。及 映 相,而 延赏 为左僕射,数为 映 画事。”
(2).犹画可。《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受批降若覆请得旨及入状得画事,别以黄纸,亦书宣奉行讫,録送门下省为録黄。”
(3).谓画形以记事。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伎术医卜·画:“《易通卦验》曰: 伏牺 方 牙仓 精作,无书以画事。注云:作以为政而不书,但画其形。此画之起也。”
(4).绘画的技能。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祝培之画》:“ 浙 杭 祝王成 ,字 培之 ,年八十餘,画事入微。余得其一牙牌,长一寸五分,阔一寸,一面画 虬髯 下海……鬚眉毕具,上写曲一齣,笔画分明;一面画二十小儿,种种游戏悉备。”
《國語辭典》:版画(版畫)  拼音:bǎn huà
用镂刻或腐蚀的方法,在铜版、锌版、木版、石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腐蚀,再涂上油墨或水性颜料,以纸或布拓印出来的图画。有孔版画、凸版画、凹版画及平版画等四种基本类型。也作「板画」。
《國語辭典》:连环画(連環畫)  拼音:lián huán huà
以多幅图画连续呈现的方式,来叙述故事情节或事件发展过程的绘画。中国古代的故事壁画、故事书卷等,都具有连环画的性质。如:「这批汉画像石,大抵是表现忠臣孝子情节之连环画。」
《國語辭典》:组画(組畫)  拼音:zǔ huà
表现同一主题、形式统一的一组画。每幅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彼此间没有明显的连续关系,却又同为某一主题的组成部分。如:「他手绘松、竹、梅、兰四幅五轴是套组画,不能分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