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九品  拼音:jiǔ pǐn
1.旧时官秩分九等,称为「九品」,每品又分正从。唐。韩愈〈上宰相书〉:「九品之位其可望,一亩之宫其可怀。」
2.九卿。《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
3.泛指九个等级。《南齐书。卷五四。高逸传。顾欢传》:「仙变成真,真变成神,或谓之圣,各有九品。」
《國語辭典》:九品中正  拼音:jiǔ pǐn zhōng zhèng
三国时魏文帝定九品官人法,郡邑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品第人才,由小中正以九等排定高下,上报大中正,核实后上报司徒,司徒再核,然后付吏部选用。晋、南北朝皆因袭其制,至隋始废。
《國語辭典》:小生  拼音:xiǎo shēng
1.新学后进或年轻人。唐。柳宗元〈至小邱西小石潭记〉:「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2.文士自称的谦词。唐。韩愈、孟郊〈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诗:「小生何足道,积慎如触虿。」《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大恩人在上,小生有句心腹话儿,敢说得么?」
3.一种传统戏剧的角色,以扮演年轻的男子为主,通常不戴胡须,唱腔用尖声假嗓。
《漢語大詞典》:门启(門啓)
旧时士人相拜谒所用的帖。 宋 李光宪 北梦琐言卷九:“ 大中 年, 薛保逊 为举场头角,人皆体傚,方作门状,洎后仍以所怀,列於启事,随启诣公相门,号为门状、门启,虽繁於名纸,各便於时也。”
《國語辭典》:公祖  拼音:gōng zǔ
1.旧日士绅对巡抚、按察司、道台、知府等本地长官的称谓。《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若非老公祖神明烛照,小女之冤,几无所伸矣。」
2.复姓。如史记仲尼弟子传有公祖句兹。
《國語辭典》:书仪(書儀)  拼音:shū yí
以买书为名送给老师的礼金。旧时送礼须写礼帖和封签,作为送礼的名目。后即以书仪作为馈赠财物的雅称。《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便吩咐门子,于库房取书仪十两,送与苏雨为程敬。」《醒世恒言。卷二九。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差人送三两书仪,就致看花之意。」
《国语辞典》:父台(父台)  拼音:fù tái
旧时士绅对州县等官的敬称。《文明小史》第三八回:「老父台,你也算得一方之主?」
《漢語大詞典》:白襕(白襴)
古时士人的服装。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黥:“忽有一人,白襴屠苏,倾首微笑而去。” 宋 叶适 《送徐洞清秀才入道》诗:“白襴已回施,黄氅犹索钱。”宋史·舆服志五:“近年品官緑袍及举子白襴下皆服紫色,亦请禁之。”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乌纱小帽耀人明,白襴浄,角带傲黄鞓。” 王季思 校注:“元史·舆服记:‘ 宣圣庙 执事,儒服,软脚唐巾,白襴插领,黄鞓角带,皂鞾。’白襴二句,正写当时儒服。”
《漢語大詞典》:绅带(紳帶)
古时士大夫束腰之大带。《孔子家语·五仪解》:“然则章甫、絇履、绅带、搢笏者,皆贤人也。”后汉书·第五伦传:“刻著五臧,书诸绅带。”
《漢語大詞典》:烧羊(燒羊)
(1).指 唐 时士子登第或升迁时的贺宴。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烧尾:“ 贞观 中 太宗 尝问 朱子奢 烧尾事, 子奢 以烧羊事对之。”参见“ 烧尾 ”。
(2).经过烹调、作为食品的羊肉。 宋 苏轼 《与孙叔静书》之一:“烧羊蒙珍惠,下逮童孺矣。”
《國語辭典》:烧尾(燒尾)  拼音:shāo wěi
1.唐时初拜官职的大臣,依例设宴献食,以表庆祝酬谢,称为「烧尾」。见《新唐书。卷一二五。苏镶传》。
2.唐代士子登第,必设盛筵欢聚,称为「烧尾」。见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烧尾》。
3.比喻人显达。唐。许浑 晚登龙门驿楼诗:「风云有路皆烧尾,波浪无程尽曝腮。」
《漢語大詞典》:纯衣(純衣)
古时士的祭服,以丝为之。仪礼·士冠礼:“爵弁,服纁裳、纯衣、緇带、韎韐。” 郑玄 注:“纯衣,丝衣也。餘衣皆用布,唯冕与爵弁服用丝耳。”一说,纯当读为“黗”,黄黑色。见 王引之 经义述闻·纯衣。 唐 皮日休 《正沈约评诗论》:“ 尧 不当乘白马,冠黄收,衣纯衣也。”
分類:时士祭服
《漢語大詞典》:国车(國車)
古时士葬所用的柩车。礼记·丧服大记:“士葬用国车,二綍,无碑。” 孔颖达 疏:“士葬用国车。国字与团字相似,因误耳。团与輇声相类,輇则蜃车也。”参见“ 輇车 ”。
分類:时士柩车
《漢語大詞典》:辁车(輇車)
一种车轮没有条辐的车子。用以载棺。礼记·丧大记“大夫葬用輴” 汉 郑玄 注:“輇车,柩车也,尊卑之差也。”周礼·地官·遂师“蜃车之役” 唐 贾公彦 疏:“四轮迫地而行即輇车,以二轴而贯四轮,即 许氏 説文云‘无辐曰輇’者也。”
分類:车轮车子
《漢語大詞典》:大公祖
明 清 时士绅对府以上官员的尊称。 王闿运 《上巡抚恽侍郎书》:“治下士 闓运 ,谨奉记 次山 大公祖节下。”参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曾祖父母
《國語辭典》:一鼓作气(一鼓作氣)  拼音:yī gǔ zuò qì
作战时击第一通鼓,战士们最能鼓足勇气。语本《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后比喻做事时要趁著初起时的勇气去做才容易成功。《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奋其智谋,讨彼凶逆,一鼓作气,万里摧锋,二旬之间,两京克定。」《文明小史》第五二回:「饶鸿生在两江制台面前告奋勇的时候,不过是个一鼓作气,他说要游历英、法、日、美四国,不免言大而夸。」
《漢語大詞典》:一官一集
旧时士大夫以所署官作为撰集之名,始於 南朝 梁 王筠 。南史·王筠传:“ 筠 自撰其文章,以一官为一集,自《洗马》《中书》《中庶》《吏部》《左佐》《临海》《太府》各十卷,尚书三十卷,凡一百卷,行於世。” 宋 楼钥 《送杨廷秀祕监赴江东漕》:“一官定一集,流传殆千卷。”
《国语辞典》:捐前程  拼音:juān qián chéng
前程,旧时士人企求的功名职位。捐前程指缴纳钱财来求取功名禄位。《红楼梦》第四五回:「到二十岁上,又蒙主子的恩典,许你捐个前程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