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嫁衣
出嫁时的衣裳。 清 马銮 《文姬》诗:“月下清笳欲别难,归来又促嫁衣看。” 清 黄遵宪 《送女弟》诗:“阿爷有书来,言颇倾家貲,箱匳四五事,莫嫌嫁衣希。”
《漢語大詞典》:嫁衣裳
出嫁时的衣裳。 唐 秦韬玉 《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寿 之医者,老娶少妇,或嘲之曰:‘偎他门户傍他墙,年去年来来去忙。采得百花成蜜后,为他人作嫁衣裳。’”
《漢語大詞典》:施衿
古代婚礼仪式之一。女子出嫁时,其母为之整衿。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后用以称女子出嫁。 南朝 梁 沈约 《奏弹王源》:“买妾纳媵,因聘为资;施衿之费,化充牀笫;鄙情赘行,造次以之。” 北周 庾信 《周赵国公夫人纥豆陵氏墓志铭》:“施衿 赵 北,侍母 秦 南。” 倪璠 注:“施衿 赵 北,谓娉於 赵国 也。”
《國語辭典》:雁币(雁幣)  拼音:yàn bì
聘金、聘礼。《诗经。召南。野有死麇》:「野有死麇,恶无礼也」句下汉。郑玄。笺:「无礼者,为不由媒妁,雁币不至,劫胁以成。」唐。杨衡〈夷陵郡内叙别〉诗:「雁币任野薄,恩爱缘义深。」
《漢語大詞典》:竹扫(竹掃)
台湾 民间婚俗,在新娘出嫁时所坐的轿或车前系以绿竹,称为“竹扫”。《文史知识》1990年第4期:“为了辟邪,轿(车)后绑了一只画上八卦的朱筛,轿前则有一支连根带叶的绿竹,俗称‘竹扫’。”
《國語辭典》:嫁资(嫁資)  拼音:jià zī
女子结婚时,娘家陪嫁的财物。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九。裴杨操尚》:「杨相女适裴坦长子,嫁资丰厚,什器多用金银。坦尚俭,闻之不乐。」《三国演义》第五二回:「若不嫌家嫂貌陋,愿陪嫁资,与将军为妻。」也作「嫁赀」。
《漢語大詞典》:主令
(1).古代王室婚嫁时的主持者。《左传·桓公八年》“遂逆王后于 纪 ” 唐 孔颖达 疏:“凡昏姻皆宾主敌体相对行礼。天子嫁女於诸侯,使诸侯为主令……天子聘后於诸侯,亦使诸侯为主令。”
(2).犹主使。《汉书·梁怀王刘揖传》:“王阳病抵谰,置辞骄嫚,不首主令,与背畔亡异。” 王先谦 补注:“主令犹言主使。”
(3).主持政令。 宋 叶适 《终论三》:“ 阿骨打 死, 吴乞买 立,不能主令。”
《國語辭典》:带头(帶頭)  拼音:dài tóu
首先行动起来带动别人。如:「他带头闹场,将会场搞得面目全非。」
《國語辭典》:女酒  拼音:nǚ jiǔ
1.古代宫廷中,知晓酒道的女奴隶。《周礼。天官。冢宰》:「酒人奄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汉。郑玄。注:「女酒,女奴晓酒者。古者从坐男女没入县官为奴。」
2.一种陈绍。凡生女儿即酿酒贮藏,待女儿出嫁时,方取出宴客。也称为「女儿酒」。
《國語辭典》:开脸(開臉)  拼音:kāi liǎn
旧时女子出嫁时,须去净面部汗毛,并修齐鬓角,改变头发的梳妆样式,称为「开脸」。也作「开面」。
《漢語大詞典》:衿缡
施衿结褵。古代女子出嫁时,由母亲将佩巾系上女儿领衿的一种礼节。 汉 刘向 列女传·齐孝孟姬:“母醮之房中,结其衿褵。必敬必戒,无违宫事。”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导衿褵於未萌,申烱戒於兹日。” 李善 注:“衿褵,於衿结褵也。仪礼曰:‘女嫁,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 吕向 注:“褵,带也。”
《國語辭典》:喜帖  拼音:xǐ tiě
请人参加婚礼的请帖。如:「老王要结婚了,你收到他的喜帖了吗?」
《國語辭典》:赔钱货(賠錢貨)  拼音:péi qián huò
旧时因女子不能外出赚钱,出嫁时又需陪送妆奁,故称女儿为「赔钱货」。元。王晔《桃花女》第二折:「你道是石哥哥,我不合救了他亡身祸,因此上被周公家知道我这赔钱货。」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休置俺这等掂梢折本赔钱货,则守恁那远害全身安乐窝。」也作「陪钱货」。
《國語辭典》:帨缡(帨縭)  拼音:shuì lí
佩巾,为旧时女子出嫁时的用物。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长女当及事,谁助出帨缡。」
《國語辭典》:陪嫁  拼音:péi jià
女子出嫁时随带的妆奁或随从的婢女。《西游记》第一二回:「好一个有道的君王:即将御妹的妆奁、衣物、首饰,尽赏赐了刘全,就如陪嫁一般。」也作「陪门」、「陪送」、「赔嫁」、「赔赠」、「赔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