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威灵(威靈)  拼音:wēi líng
声威、声势。《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幕府奉汉威灵,折冲宇宙。」《文选。何晏。景福殿赋》:「不壮不丽,不足以一民而重威灵;不饰不美,不足以训后而求厥成。」也作「威棱」。
《國語辭典》:皇威  拼音:huáng wēi
皇室的威势。《文选。潘岳。西征赋》:「兵举而皇威畅,临危而智勇奋。」
分類:威力帝王
《國語辭典》:强力(強力)  拼音:qiáng lì
1.强横暴力。如:「凡事应以德服人,若使用强力迫人屈服,恐怕不太恰当。」汉。桓宽《盐铁论。申韩》:「今之所谓良吏者,文察则以祸其民,强力则以厉其下。」
2.强大有力。汉。王充《论衡。效力》:「长巨之物,强力之人,乃能举之。」明。刘基 感怀诗之二七:「猛虎恃强力,而不卫其皮。」
3.坚忍有毅力。《庄子。让王》:「汤曰:『伊尹如何?』曰:『强力忍垢,吾不知其他也。』」
4.大力,用大力,尽力。如:「强力推销」、「强力介入」、「在大家强力劝说下,他终于改变初衷,不再坚持己见。」
《國語辭典》:虎势(虎勢)  拼音:hǔ shì
1.情形、情况。《醒世姻缘传》第五九回:「一似他们合我有世仇一般,恨不得不与他们俱生的虎势。」
2.形容强壮健硕。如:「运动场上,选手们个个虎势英姿,令人羡慕。」
《漢語大詞典》:寒威
严寒的威力。 唐 方干 《岁晚言事寄乡中亲友》诗:“急景苍茫昼若昏,夜风乾峭触前轩。寒威半入龙蛇窟,暖气全归草树根。” 宋 梅尧臣 《雪中通判家饮回》诗:“冻禽聚立高树时,密云万里增寒威。” 鲁迅 《野草·风筝》:“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分類:严寒威力
《國語辭典》:霜威  拼音:shuāng wēi
1.寒霜肃杀的气息。南朝齐。谢朓〈高松赋〉:「岂彫贞于岁暮?不受令于霜威?」唐。王勃 九日怀封元寂诗:「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
2.形容严厉的威势。《晋书。卷六○。索靖传》:「孤恐霜威一震,玉石俱摧。」
《漢語大詞典》:神理
(1).犹神道。谓冥冥之中具有无上威力,能显示灵异,赐福降灾的神灵之道。《文选·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事为名教用,道以神理超。” 李善 注:“周易曰:‘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李善 注:“神理,犹神道也。” 宋 范成大 《读〈甘露遗事〉》诗:“神理人情本不同,絶怜鼠辈倖元功。”《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吾术岂可用来伤物命以充口腹乎?不唯神理不容也,如此小用不得。”
(2).精神理致;旨意理路。世说新语·言语“ 晋武帝 每餉 山涛 ” 刘孝标 注引《谢车骑家传》:“ 玄 ( 谢玄 )字 幼度 ,镇西 奕 第三子也,神理明俊,善微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君之业,妾思过半矣;但未尽其神理,请为妾再鼓之。”红楼梦第八四回:“以后作文,总要把界限分清,把神理想明了,再去动笔。” 严复 《译〈天演论〉例言》:“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於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
(3).灵魂。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戴公 见 林法师 墓,曰:‘德音未远,而拱木已积,冀神理緜緜,不与气运俱尽耳。’” 唐 白居易 《祭小弟文》:“呜呼,尔魂在几,尔骨在棺,吾亲奠酹於尔牀前,苟神理之有知,岂不闻吾此言。”
《國語辭典》:宣威  拼音:xuān wēi
1.宣传威力。如:「宣威海外」。《新唐书。卷一○○。阎立德传》:「时姜恪以战功擢左相,故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嘲。」
2.县名。参见「宣威县」条。
《漢語大詞典》:恩威
恩惠与威力。多指仁政与刑治。魏书·皇后传·宣武灵皇后胡氏:“自是朝政疏缓,恩威不立,天下牧守,所在贪惏。” 唐 崔璞 《蒙恩除替将还京洛偶叙所怀》诗:“务繁多簿籍,才短乏恩威。”明史·广西土司传三·利州:“七年, 豹 復与 颜 相仇杀,帝敕总兵官 吴亮 宣布恩威,令各罢兵。”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主要的不要让他们打成一条心,对于这样的人要恩威并用,也要恩威分用,你懂得吗?”
《國語辭典》:势力(勢力)  拼音:shì lì
1.权力、威势。《汉书。卷三○。艺文志》:「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是以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文明小史》第三五回:「他们仗著外国人的势力,就这样欺压自己人。」
2.泛指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力量。《大宋宣和遗事。贞集》:「臣闻和之所以可讲者,谓内地用兵,势力相敌,可也。」
《國語辭典》:势利(勢利)  拼音:shì lì
1.权势和财利。《史记。卷八九。张耳陈馀传。太史公曰》:「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岂非以势利交哉?」《红楼梦》第六回:「因贪王家的势利便连了宗,认作侄儿。」
2.形势有利。「势」文献异文作「埶」。《荀子。议兵》:「兵之所贵者埶利也,所行者变诈也。」
《國語辭典》:势利(勢利)  拼音:shì li
依财势的多寡而有不同态度的作风。《三国演义》第一回:「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上复世上人,不要十分势利。」
《國語辭典》:威棱(威稜)  拼音:wēi léng
声威、声势。《汉书。卷五四。李广传》:「是以名声暴于夷貉,威棱憺乎邻国。」《文选。陆机。辩亡论上》:「威棱则夷羿震荡,兵交则丑虏授馘。」也作「威灵」。
分類:威力威势
《漢語大詞典》:武威
(1).军事威力。管子·版法:“武威既明,令不再行。”《史记·秦始皇本纪》:“武威旁畅,振动四极,禽灭六王。” 唐 杜甫 《重经昭陵》诗:“翼亮贞文德,丕承戢武威。”
(2).古代将军名号。 唐 李商隐 《少将》诗:“族亚 齐 安陆 ,风高 汉 武威 。”此指武威将军 刘尚 。
《國語辭典》:威震  拼音:wēi zhèn
力道和气势足以震动他人。如:「他当年凭这套拳法威震八方。」《汉书。卷三四。韩彭英卢吴传。韩信》:「名闻海内,威震诸侯。」
《漢語大詞典》:风威(風威)
(1).风的威力。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稜稜霜气,蔌蔌风威。” 唐 杜甫 《夜》诗:“絶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 清 顾炎武 《酬李子德二十四韵》:“不出风威灭,无营日影徐。”
(2).指风发出威力。 清 季开生 《十月初六发榆中抵鱼河驿》诗:“振野凉风扑马飞,孟冬絶塞已风威。”
(3).指教育风化的声势、威力。后汉书·循吏传·王涣:“在 温 三年,迁 兗州 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 宋 苏舜钦 《送杜密学赴并州》诗:“惠爱留 关 辅,风威入塞垣。”《好逑传》第十回:“老恩臺大人,风威霜厉,远邇肃然,治晚生怎敢以私相干?”
(4).威势。南齐书·薛渊戴僧静等传论:“观兹猛毅,藉以风威,未必投车挟舟,然后胜敌。”
(5).犹威仪。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精神顿生:“帝见 张九龄 风威秀整,异於众僚。”
《國語辭典》:神威  拼音:shén wēi
神奇的威力。《西湖佳话。岳坟忠迹》:「贼众齐上,岳公转起神威,大喝一声,就如平地起一个霹雳,手起枪落,只是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