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惊动(驚動)  拼音:jīng dòng
1.惊骇震动。《三国演义》第六回:「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
2.烦扰。《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因为无事,不敢来上门上户,惊动老爹。」《红楼梦》第二○回:「这里宝玉通了头,命麝月悄悄的伏侍他睡下,不肯惊动袭人。」也作「惊扰」。
《國語辭典》:倾动(傾動)  拼音:qīng dòng
1.轰动、惊动。《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传》:「权贵显赫,倾动京都。」《花月痕。第八回》:「弱冠登第,文章丰彩,倾动一时。」
2.变动、动摇。《北齐书。卷三十。崔昂传》:「昂性端直少华,深沉有志略,坚实难倾动。」《三国。魏。曹囧。六代论》:「天下所以不倾动,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诸侯彊大,盘石胶固。」
《漢語大詞典》:竦动(竦動)
惊动;震动。后汉书·南匈奴传:“ 昭君 丰容靚饰,光明 汉 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唐 柳宗元 《〈杨评事文集〉后序》:“虽其言鄙野足以备於用,然而闕其文采,固不足以竦动时听,夸示后学。” 宋 欧阳修 《右班殿直赠右羽林军将军唐君墓表》:“当是时, 子方 之风竦动天下。” 明 王廷相 慎言·小宗:“行过高者,易竦动於众;事执古者,不受变於俗。”
分類:惊动震动
《國語辭典》:振动(振動)  拼音:zhèn dòng
1.震荡、撼动。《左传。襄公四年》:「戎狄事晋,四邻振动。」《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为觊齁雠彊秦,天下振动。」
2.来回往复的运动。
《國語辭典》:撼动(撼動)  拼音:hàn dòng
1.摇动。如:「蚂蚁岂能撼动大树!」
2.打动人心。宋。欧阳修〈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顾人主方信用,思有以撼动。」
《國語辭典》:警动(警動)  拼音:jǐng dòng
惊动。《史记。卷八○。乐毅传》:「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尊宠乐毅以警动于燕、齐。」
分類:惊动震动
《漢語大詞典》:悚动(悚動)
犹震动。北齐书·杨愔传:“ 愔 辞气温辩,神仪秀发,百僚观听,莫不悚动。”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卷上:“及﹝ 昭君 ﹞入辞,光彩射人,悚动左右。”明史·刘宗周传:“詔纳其言,宣付史馆,中外为悚动。” 郭沫若 《沸羹集·怎样使双十节更值得纪念》:“在会谈已经得到结果的十月八日的晚上,适逢其会中共代表团的秘书 李少石 在汽车上被人枪杀了。这事在当时很引起了剧烈的悚动。”
分類:震动
《漢語大詞典》:振撼
震动。 清 薛福成 《〈浙东筹防录〉序》:“彼乃久居狂风怒涛,颠顿振撼之中,饱尝潮汐。” 鲁迅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鶯鶯传》《广记》四百八十八。其事之振撼文林,为力甚大。”
分類:震动
《漢語大詞典》:振掉
动摇;震动。《素问·脉要精微论》:“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晋 潘尼 《鳖赋》:“翩衔钓以振掉,吁骇人而可恶。” 宋 苏辙 《舟中听琴》:“终年见怪心自感,海水振掉鱼龙惊。”
分類:动摇震动
《漢語大詞典》:震澹
震动。 唐 李纾 《唐德明兴圣庙乐章·兴圣酌献》:“震澹存诚,庶几廸尝。”
分類:震动
《漢語大詞典》:顷动(頃動)
(1).震动;轰动。《汉书·谷永传》:“ 建始 、 河平 之际, 许 ( 许皇后 )、班( 班婕妤 )之贵,顷动前朝,熏灼四方,赏赐无量,空虚内臧,女宠至极,不可上矣。”
(2).倾覆,动摇。《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亦能顷动天地,使人物而安然。”
《漢語大詞典》:蹶动(蹶動)
震动;震惊。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四》:“ 杨 、 陆 、 张 、 黄 、 胡 、 涂 、 王 、 邹 ,固已蹶动耸遻,相顾太息。”
分類:震动震惊
《國語辭典》:惊心(驚心)  拼音:jīng xīn
内心害怕。唐。杜甫 春望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红楼梦》第七三回:「俗语说的,物伤其类,唇竭齿亡,我自然有些惊心。」
《國語辭典》:震惊(震驚)  拼音:zhèn jīng
吃惊惧怕。《诗经。大雅。常武》:「如雷如霆,徐方震惊。」《汉书。卷九。元帝纪》:「天惟降灾,震惊朕师。」
《國語辭典》:澒洞  拼音:hòng tóng
迷濛无间,瀰漫无际的样子。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宋。苏轼〈庐山二胜〉诗二首之二:「空濛烟霭间,澒洞金石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