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德音  拼音:dé yīn
1.美言、善言。《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陛下发德音,下明诏。」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谐讔》:「曾是莠言,有亏德音,岂非溺者之妄笑,胥靡之狂歌欤。」
2.好名声。《诗经。豳风。狼跋》:「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3.来信。如:「倾奉德音」。
《國語辭典》:昌言  拼音:chāng yán
1.善言。《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旧唐书。卷一九一。方技传。叶法善传》:「公以理国之法,数奏昌言。」
2.直言不讳。《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俾之昌言而宏议,轶越三家,驰骋五帝,悉览休祥,总括群瑞。」
《國語辭典》:嘉言  拼音:jiā yán
美善的言论。如:「嘉言懿行」。《书经。大禹谟》:「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分類:善言美言
《國語辭典》:好言  拼音:hǎo yán
好话。汉。王符《潜夫论。明闇》:「赵高入称好言以说主,出倚诏令以自尊。」《红楼梦》第六八回:「只求妹妹在二爷跟前替我好言方便方便,留我个站脚的地方儿。」
《漢語大詞典》:贤言(賢言)
善言;格言。 南朝 梁 江淹 《萧太尉上便宜表》:“贤言流沫,备宣青史。”
分類:善言格言
《國語辭典》:吉言  拼音:jí yán
1.善言。《书经。盘庚上》:「汝不和吉言于百姓,惟汝自生毒。」
2.吉祥话。《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这也是一时的科名蹭蹬,下次乡试一定要取中的。』『借老兄的吉言罢!』」
《漢語大詞典》:党言(黨言)
直言;善言。逸周书·祭公:“王拜手稽首党言。”《隶释·汉张平子碑》:“爰登侍中,则党言允谐;出相 河间 ,则黎民时雝。” 章炳麟 《訄书·相宅》:“非常之原,黎民惧之,而新圣作者遂焉。余识党言,量其步武先后,至 伊犂 止,自 武昌 始。”
分類:直言善言
《漢語大詞典》:有言
(1).有名言,有善言。论语·宪问:“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杨伯峻 注:“有言,意为有善言。”
(2).泛指有话。如:有言在先。
《漢語大詞典》:好语(好語)
(1).赞扬、称颂的话。史记·南越列传:“且先王昔言,事天子期无失礼,要之不可以説好语入见。入见则不得復归,亡国之势也。” 唐 李贺 《沙路曲》:“沙路归来闻好语,旱火不光天下雨。” 王琦 汇解:“好语,谓民间称颂之语。”
(2).指仁义之言,善言。世说新语·言语“ 魏明帝 为外祖母筑馆於 甄氏 ” 刘孝标 注引《魏末传》:“帝置弓泣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復杀其子。’ 文帝 曰:‘好语动人心。’”
(3).佳音,好消息。 唐 白居易 《秋霖中奉裴令公见招早出赴会马上先寄六韵》:“素书传好语,絳帐赴佳期。” 宋 苏轼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诗之三:“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宋 苏辙 《次韵子瞻十一月旦日锁院赐酒及烛》:“光明坐觉幽阴破,温暖深知覆育长。明日白麻传好语,曼声微绕殿中央。”
(4).温和婉转的话。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秘书曲水砚:“ 大受 以为士可死不可辱,欲委官而去, 郑 以好语调停之。”
(5).态度和悦地对人说话。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引经:“有 王生 者,宅为人所夺,久不给直,讼於官。 陈 不能决,第好语曰:‘毛诗云:维鹊有巢,维鳩居之。 王秀才 独不能作鹊耶?’闻者笑之。”
《漢語大詞典》:好善
(1).犹好尚。周礼·夏官·合方氏:“除其怨恶,同其好善。” 郑玄 注:“所好所善,谓风俗所高尚。”
(2).乐于为善。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子西 长而好善。”《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公案断歪乌盆传》:“且説 耿婆 心好善,早间唸佛夜看经。”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舍缘豆》:“四月八日,都人之好善者,取青黄豆数升,宣佛号而拈之。”
(3).谓乐闻善言。孟子·告子下:“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
《漢語大詞典》:从善(從善)
依从善道;听从善言。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从善服义之公心。” 晋 干宝 《晋纪总论》:“聿修祖宗之志,思辑战国之苦,腹心不同,公卿异议,而独纳 羊祜 之策,以从善为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他既然从善,我们一发要还他礼体。” 清 姚鼐 《复孔撝约论禘祭书》:“后有执 郑君 以难 子邕 者,皆好为説而无从善徙义之公心者耳!”
《漢語大詞典》:闻善(聞善)
谓闻知善言善行。语本孟子·尽心上“ 舜 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於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 江 河 ,沛然莫之能御也。”《孔子家语·六本》:“闻善必躬行之,然后导之,是夫子之能劳也。” 唐 柳宗元 《送从兄偁罢选归江淮诗序》:“夫闻善不慕,与聋聵同。”
《漢語大詞典》:进善(進善)
(1).进呈善言。晏子春秋·问上十七:“从邪害民者有罪,进善举过者有赏。” 张纯一 校注:“奬进善言敢直諫者。” 唐 柳宗元 《贺赦表》:“广直言之路,启进善之门。”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二》:“至于彻膳之宰,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諫之鼓……审其诅祝,察其谤议,于以明目达聪,而元首良焉,股肱康焉。”
(2).进举贤善之人。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多贤乃能进善,进善乃能退恶。”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仪决水以进善,钧絶絃以黜恶。” 唐 张鷟 龙筋凤髓判:“求贤为国,进善无私。”
分類:进呈善言
《國語辭典》:嘉话(嘉話)  拼音:jiā huà
善言、美谈。如:「他的救人义行,一时传为嘉话。」
《漢語大詞典》:纳诲(納誨)
进献善言。书·说命上:“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 孔 传:“言当纳諫诲直辞,以辅我德。” 蔡沉 集传:“朝夕纳诲者,无时不进善言也。”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必有三老五更,以崇至敬,乞言纳诲,著在惇史。” 唐 元稹 《萧俛等加勋制》:“王功曰勋,兹用报汝,尚克纳诲,毋忘协心。”明史·张居正传:“先生有师保之责,与诸臣异。其为我朝夕纳诲,以辅台德,用终先帝凭几之谊。”
分類:进献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