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由 → 繇由”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争端(爭端)  拼音:zhēng duān
引起争执的事因。《左传。昭公六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徵于书。」
《國語辭典》:事头(事頭)  拼音:shì tou
事由、因由。《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呈奉刺史台判,准拟照断,免酬外州,将颊上刺个雀儿,教记取所犯事头也。」《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严嵩父子深以为恨,商议要寻个事头杀却沉鍊,方免其患。」
《漢語大詞典》:情端
犹事由。《再生缘》第四回:“家丁应声忙出外,老爷含怒问情端。”
分類:事由
《國語辭典》:事故  拼音:shì gù
变故或意外灾祸。如:「交通事故」。唐。韩愈〈上张仆射书〉:「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许出。」唐。白居易 对酒劝令公开春游宴诗:「自去年来多事故,从今日去少交亲。」也称为「事故由子」、「事故由儿」。
《國語辭典》:投词(投詞)  拼音:tóu cí
向上级投递状词。《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蔡京自拜相后,有巨商大贾六七辈,赴阙投词,言:章相公开边时及曾相公罢边时,共借讫三千七百万贯,至今未见朝廷支偿。」
《漢語大詞典》:婉曲
(1).委婉曲折。 宋 谢枋得 文章轨范·小心文:“文势圆活而婉曲。”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媒妈道:‘应承繇不得不应承,只好把説话放婉曲些。’”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章第一节:“ 子桓 的四言调,其情调也很婉曲。”
(2).指委婉曲折的事由、心意等。《水浒传》第七二回:“ 宋江 便唤 燕青 ,附耳低语道:‘我要见 李师师 一面,你可生个婉曲入去,我在此间吃茶等你。’” 明 王守仁 《教条示龙场诸生·责善》:“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
《漢語大詞典》:等由
旧时公文用语。各种事由之义。凡叙述平行官署的来文到末了,常用“等由”二字以终结。
《国语辞典》:内调(内调)  拼音:nèi diào
1.公司和机关的人事由外部调到内部。如:「老王本来在行销部门,四月分起内调到总公司。」
2.宫中乐师制作的曲调。明。陈继儒《李公子传》:「隔帘女伴,隐隐作乐,曲谱俱内调及公子新诗,人间无闻者。」
《漢語大詞典》:知启(知啓)
一种陈述事由、传递通知的帖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待我把这知启另外誊一份,明日我上衙门去,当面求藩臺资助些。只要藩臺肯了,无论多少,只要他写上一个名字就好了。”
《國語辭典》:借端  拼音:jiè duān
假托事由。如:「他这样做,是存心借端寻衅。」也作「藉端」。
《漢語大詞典》:疑端
(1).犹疑问;疑心。 明 方孝孺 《息耕亭记》:“涉其流则若有餘,探其源则若不足,撑舌刺口,疑端满腹,圣哲远矣。”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中外毫无间言,从来疑端讹语,一时冰释。”
(2).致人怀疑的事由。明史·阉党传·贾继春:“蜚语谓选侍踉蹌徒跣,屡欲自裁,皇妹失所投井。恐酿今日之疑端,流为他年之实事。”
《國語辭典》:藉端  拼音:jiè duān
假托事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一回:「只是苦了我们行客,入店投宿,出店上路,都要稽查。地保衙役,便藉端骚扰。」也作「借端」。
《國語辭典》:上款  拼音:shàng kuǎn
赠人物品或为人写字作画时,在物品、书画上端所题写的受物者的名称、事由等字样。
《漢語大詞典》:事苗
事由,因由。《再生缘》第六回:“番人想罢眉头皱,马上纵横问事苗。”《再生缘》第七回:“英雄微笑忙扶起,又见那,公子旁边道事苗。”
分類:事由因由
《國語辭典》:摘由  拼音:zhāi yóu
简要摘录公文的要点,登记成册,以备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