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独断(獨斷)  拼音:dú duàn
凭自己的主见决断事情。《管子。霸言》:「独断者,微密之营垒也。」《韩非子。孤愤》:「今大臣执柄独断,而上弗知收,是人主不明也。」
《漢語大詞典》:横断(横斷)
专断。文子·上义:“古之置有司也,所以禁民,使不得恣也;其立君也,所以制有司,使不得专行也;法度道术,所以禁君,使无得横断也。”
分類:专断
《國語辭典》:割断(割斷)  拼音:gē duàn
1.切断。《文明小史》第一五回:「有绳子捆好的,都拿刀子替他割断。」
2.断绝。《三国志。卷一四。魏书。刘晔传》:「然亲疏之数,远近之降,盖有礼纪,所以割断私情,克成公法,为万世式也。」
3.专断、绝断。汉。张竦 为陈崇草奏称莽功德:「朝之执事,亡非同类,割断历久,统政旷世。」
《國語辭典》:遂事  拼音:suì shì
1.势在必行的事。《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淮南子。要略》:「道应者,揽掇遂事之踪,追观往古之迹。」
2.专主某事。《公羊传。桓公八年》:「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成使乎我也。」《汉书。卷七九。冯奉世传》:「春秋之义亡遂事,汉家之法有矫制。」
《漢語大詞典》:击断(擊斷)
(1).打断。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石乞 、 壶黶 攻 子路 ,击断 子路 之缨。”
(2).专断;决断。战国策·秦策三:“今太后擅行不顾, 穰侯 出使不报, 涇阳 华阳 击断无讳: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汉书·王莽传上:“於是附顺者拔擢,忤恨者诛灭。 王舜 、 王邑 为腹心, 甄丰 、 甄邯 主击断, 平晏 领机事, 刘歆 典文章, 孙建 为爪牙。” 宋 王安石 《司农卿分司南京陈公神道碑》:“劾公擅击断,不听用佐吏。” 明 归有光 《归氏世谱》:“年少精敏,能击断。”
(3).果敢坚决。 宋 司马光 《送聂之美任鸡泽令》诗:“椎埋吏难禁,击断世称贤。” 宋 刘克庄 《贺新郎·戊戌寿张守》词:“总喫著君侯方寸。不要 汉 廷夸击断,要史家编入循良传。”
《漢語大詞典》:主断(主斷)
(1).专断;决断。韩非子·内储说上:“ 叔孙 相 鲁 ,贵而主断。”战国策·楚策四:“夫人主年少而矜材,无法术以知奸,则大臣主断国私,以禁诛於己也。” 隋 王通 中说·立命:“故不学春秋,无以主断。”
(2).负责判决。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后有贤明有司主断者, 述 儿奉酬白金三百两。”
《漢語大詞典》:剸决(剸決)
专断;决断。史记·朝鲜列传:“天子曰:将率不能前,乃使 卫山 諭降 右渠 , 右渠 遣太子, 山 使不能剸决,与左将军计相误,卒沮约。”汉书作“顓决”。《汉书·司马迁传》:“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剸决於名,时失人情。”史记·太史公自序作“专决”。新唐书·杜佑传:“歷金部郎中,为水陆转运使,改度支兼和糴使。於是军兴餽漕, 佑 得剸决。” 元 王恽 《双庙怀古》诗:“乞灵激懦衷,剸决刚同鍊。”
分類:专断决断
《漢語大詞典》:制断(制斷)
专断;裁决。韩非子·人主:“主有术士,则大臣不得制断,近习不敢卖重。” 宋 苏辙 《上皇帝书》:“惟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庶政,聪明睿智,博达宏辩,文足以经治,武足以制断。”
分類:专断裁决
《漢語大詞典》:擅制
专断。 马王堆 汉 墓帛书《经法·国次》:“擅制更爽,心欲是行,身危有殃。” 汉 刘向 列女传·邹孟轲母:“曰:‘无非无仪,惟酒食是议。’以言妇人无擅制之义,而有三从之道。”
《漢語大詞典》:颛决(顓決)
决断;专断。顓,通“ 专 ”。《汉书·朝鲜传》:“将率不能前,乃使 卫山 諭降 右渠 ,不能顓决,与左将军相误,卒沮约。” 颜师古 注:“顓与专同。”按,史记作“剸决”。资治通鉴·汉王莽始建国二年:“当从塞内还之邪,从塞外还之邪?将帅不敢顓决,以闻。”
分類:决断专断
《國語辭典》:霸才  拼音:bà cái
才能超拔的人。唐。温庭筠 过陈琳墓诗:「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清。夏孙桐〈南楼令。残叶下寒阶〉词:「夕阳澹金台,销沉几霸才。」
《漢語大詞典》:专辄(專輒)
专断,专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 西晋 已往字书,何可全非,但令体例成就,不为专輒耳。”晋书·刘弘传:“敢引覆餗之刑,甘受专輒之罪。” 宋 文天祥 《提刑节制司与安抚司平寇循环历》:“司存不过奉行指挥,每事无所专輒。”
分類:专断专擅
《漢語大詞典》:强立
亦作“彊立”。
(1).遇事能明辨不疑。礼记·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郑玄 注:“强立,临事不惑也。” 孔颖达 疏:“强立谓专强独立,不有疑滞。”
(2).引申为专断,自以为是。 明 归有光 《圣人之心公天下》:“攻其瑕而忘其坚,爱而不知其恶,憎而不知其美,强立而不返,终其身焉,其于爱憎取舍,若枘凿焉不相易也。”
(3).刚直;刚正。逸周书·官人:“直方而不毁,廉洁而不戾,彊立而无私,曰有经者也。”北史·裴延儁传:“ 泽 本劲直,无所回避……妻亦至性强立,时人以为健妇夫半。” 宋 曾巩 《洪州新建县厅壁记》:“方是时也,而天下之能忘其势而好恶不妄者鲜矣,能忘人之势而强立不苟者亦鲜矣。”
(4).以强大立足天下。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见威王》:“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康有为 《行庆改会简要章程》二十:“中国今日大变新法,渐望强立,皆皇上舍身所致。”
(5).挺立;屹立。 清 金农 《宣城沈丈画松歌》:“何假 鳧氏 大火来煅成,直榦彊立焉能遭错折。”
《漢語大詞典》:赐剑(賜劍)
(1).赐给宝剑。命自杀。 汉 王充 论衡·骨相:“大夫 种 不能去,称病不朝,赐剑而死。”《三国志·魏志·毛玠传》:“臣闻 萧生 縊死,困於 石显 ; 贾子 放外,谗在 絳灌 ; 白起 赐剑於 杜邮 ; 晁错 致诛於东市。” 晋 潘岳 《西征赋》:“未十里於迁路,寻赐剑以刎首。”
(2).赐给宝剑。代表皇帝施行专断之权。 唐 权德舆 《西岳庙祝谒》诗:“解龟罢金鼎,赐剑犹龙泉。”辽史·圣宗纪二:“復遣 东京 留守 邪律抹只 以军继进,赐剑专杀。” 清 邵长蘅 《侯方域传》:“愿破文法,以赐剑首诛一甲科令守。”
《漢語大詞典》:孤塞
谓独自专断,拒绝他人的意见。后汉书·申屠刚传:“专己者孤,拒諫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