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遗光(遺光)  拼音:yí guāng
1.散发光彩。《文选。张衡。思玄赋》:「离朱唇而微笑兮,颜的砾以遗光。」《文选。曹植。七启》:「金华之舄,动趾遗光。」
2.遗留的恩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注》:「听鼓鞞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
《國語辭典》:馀韵(餘韻)  拼音:yú yùn
遗留的风韵。宋。欧阳修砚山亭记〉:「止于流风馀韵,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至今人犹思之。」
《漢語大詞典》:遗典(遺典)
(1).指前代遗留下来的典章制度。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感《四牡》之遗典,思饮至之旧章。” 唐 柳宗元 《时令论上》:“其餘郊庙百祀,亦古之遗典,不可以废。” 宋 苏轼 《问鲁犹三望》:“且夫 鲁 虽不郊,而犹有三望者存焉,此夫子之所以存 周 之遗典也。”
(2).谓遗阙或违背典章制度。 元 范梈 《四月十六日指东华门奉迎香舆》诗:“百王盛祀无遗典,万乘深居有至情。”
《漢語大詞典》:筑底(築底)
犹彻底。谓无所遗留。 宋 陈郁 藏一话腴:“今之登显仕者,其取媚贵要,则有郊劳,有祖送,水陆具陈,声妓交集……至于礼士友,待亲朋,则不过具草酌烦蓐食而已,曰真率也,曰亡具也,曰公帑筑底也,曰厨传萧条也。” 元 方回 《乙未岁除》诗:“盍簪列炬浑如梦,不似今年筑底穷。”
《漢語大詞典》:遗说(遺説)
(1).前人遗留下来的学说、见解等。 宋 苏辙 《和子瞻监试举人》:“传家足坟史,遗説本精约。” 元 刘因 《〈庄周梦蝶图〉序》:“虽然, 周 已矣,其遗説,亦其梦中之一栩栩也。” 清 恽敬 《二集目录》:“后进之士窃圣人遗説,规而画之,睇而斵之,於是经义与文集并为一物。”
(2).指前人遗漏而未曾阐述过的见解。 宋 郑友贤 《〈孙子十家注遗说〉序》:“顷因餘暇,抚 武 之微旨,而出於十家之不解者,略有数十事,託或者之问,具其应答之义,名曰《十註遗説》。”
《國語辭典》:遗传(遺傳)  拼音:yí chuán
heredity
经由基因传递使后代延续亲代特徵(如容貌、先天性疾病等)的现象。
《國語辭典》:祖遗(祖遺)  拼音:zǔ yí
祖先遗留。《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比不得在先老辈手里的宽裕,也还有祖遗几处房庄。」《老残游记》第一回:「你们各人均是出了船钱坐船的,况且这船也就是你们祖遗的公司产业。」
分類:祖先遗留
《漢語大詞典》:遗记(遺記)
先前遗留下来的书籍或记载。《孔子家语·本性》:“ 孔子 生於衰 周 ,先王典籍,错乱无纪,而乃论百家之遗记,考正其义。”晋书·律历志上:“及 秦始皇 焚书荡覆,典策缺亡,诸子璅言时有遗记。” 唐 张读 宣室志卷七:“如是而辩,果得道者之遗记也。”
《漢語大詞典》:余留(餘留)
残存,遗留。 茅盾 《水藻行》二:“可是他这样做,并不为了那余留下的羊骚气--他倒是喜欢那淡薄的羊骚气的,而是为了那种阴湿泥地上常有的腐浊的霉气。”
分類:残存遗留
《國語辭典》:守业(守業)  拼音:shǒu yè
守住前人所创立的基业。《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谓知徐吾、赵朝、韩固、魏戊,馀子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
《漢語大詞典》:末绪(末緒)
谓前人遗留的功业。 晋 陆机 《赠弟士龙》诗:“昔予翼考,惟斯伊抚。今予小子,繆寻末绪。”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接皇 汉 之末绪,值王途之多违。”
《漢語大詞典》:遗忧(遺憂)
(1).谓留下忧虑。史记·韩长孺列传:“帝心乃解,而免冠谢太后曰:‘兄弟不能相教,乃为太后遗忧。’” 元 刘元 《丞相史天泽赠谥制》:“方就佚于遵罍,復遗忧于边閫。”
(2).指遗留后世的忧患。《晋书·刘颂传》:“愿陛下善当今之政,树不拔之势,则天下无遗忧矣。”
(3).忘忧;去忧。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文多故不载”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乐酒酣讌,高谈大噱,亦足遗忧而忘老。”宋书·周朗传:“捐慕遗忧,夷毁销誉。”
《國語辭典》:遗毒(遺毒)  拼音:yí dú
过去所留下的毒害。《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其遗毒馀烈,至今未灭。」
《漢語大詞典》:滞才(滯才)
遗留未选的人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裴楷 清通, 王戎 简要,后二十年,此二贤当为吏部尚书,冀尔时天下无滞才。”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制科:“ 玄宗 御极,特加精选,下无滞才。”
分類:遗留人才
《漢語大詞典》:遗士(遺士)
(1).未被发现的才德之士;隐士。《韩诗外传》卷八:“ 申伯 、 仲山甫 乃并顺天下,匡救邪失,喻德教,举遗士,海内翕然向风。”
(2).前朝遗留下来的文士。元史·董士选传:“诸老儒及 西蜀 遗士,皆以书院之禄起之,使以所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