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力辨
努力争辩或辩白。辨,通“ 辩 ”。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二:“ 苏东坡 作《志林》,力辨此一段事。”金史·刘仲洙传:“ 田瑴 等以党罪废錮者三十餘家, 仲洙 知其寃,上书力辨,帝从之。”
《漢語大詞典》:辨雪
辩白昭雪。辨,通“ 辩 ”。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三:“狱就,( 王旻 )不能自辨……(郡守)呼 旻 问曰:‘汝邻比何人也?’曰:‘ 康七 。’遂遣人捕之。‘杀汝妻者,必此人也。’已而果然。因谓僚佐曰:‘一石穀捣得三斗米,非 康七 乎?’由是辨雪。” 宋 苏舜钦 《哭师鲁》诗:“予才入册府,俄作中都囚。飞章立辨雪,危言动前旒。”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自古至今多少寃屈,谁与辨雪!”
分類:辩白昭雪
《漢語大詞典》:辩正(辯正)
(1).谓言辞华美雅正。北齐书·李绘传:“﹝ 李绘 ﹞音辞辩正,风仪都雅,听者悚然。”
(2).辨别纠正。辩,通“ 辨 ”。后汉书·张晧传:“ 晧 虽非法家,而留心刑断,数与尚书辩正疑狱,多以详当见从。”
(3).辨析考正。辩,通“ 辨 ”。南史·儒林传·张讥:“今日义集,辩正名理,虽知兄弟急难,四公不得有助。”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四·清溪五曲:“野客丛书尝载此説。亦失于辩正。”
(4).辩白驳正。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我也来谈谈复旦大学〉文后附白》:“这一篇既是近于对前一文的辩正,而且看那口吻,可知作者和复旦大学是很关切,有作为的。”
《漢語大詞典》:洗白
洗刷辩白。《再生缘》第二一回:“彼如依募为征将,岂不愿,洗白千秋丑恶名?”
分類:洗刷辩白
《漢語大詞典》:凭说(憑説)
辩白的证据。《宣和遗事》前集:“女子领了圣旨,口占一词道:……误到 玉皇 金殿砌,赐酒金杯满设。量窄从来,红凝粉面,尊见无凭説。假王金盏,免公婆责罚臣妾。”
分類:辩白证据
《国语辞典》:折證  拼音:zhé zhèng
对质、辩白。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谁无一个信行?谁无一个志诚?您两个今夜亲折證。」《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只望神明将阎神追来,与老汉折證一个明白。」也作「质对」。
《漢語大詞典》:澡涤(澡滌)
洗刷。引申指辩白冤屈。 明 张居正 《与浙江抚院书》:“今既在降调之列,他日尚可澡涤擢用。”
《漢語大詞典》:辨疏
辩白的奏疏。辨,通“ 辩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台省·房心宇侍御:“ 海 之再出也,年力已惫,渐不及抚南畿时,诸辨疏亦稍馁荏,次年遂卒於位。”
分類:辩白奏疏
《漢語大詞典》:辩雪(辯雪)
辩白昭雪。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三:“摄 固 下狱治之,诬以赃罪, 固 竟坐停仕。既而上官数为辩雪。 治平 中,乃得 广州 幕职。” 明 张居正 《答总宪李渐庵言驿递条编任怨书》:“ 白 令,访其在官素有善政,故特旨留之,大疏为之辩雪,殊愜公论。”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若以参词核之,不復少加辩雪,将含垢后世,传笑四方, 额 实无以自容于天下矣!”
分類:辩白昭雪
《国语辞典》:辨本  拼音:biàn běn
为自己辩白的文书。《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我意欲修下一个辨本,做成一个备细揭帖,到京中诉冤。」
《國語辭典》:剖白  拼音:pǒu bái
表白、表露。《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忙叫文案替他洗刷了一大篇,用官封递到芜湖,叫官报馆替他即日登出,以示剖白之意。」
分類:剖析辩白
《漢語大詞典》:陈辩(陳辯)
申述辩白。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三篇七:“那时候我正在那儿,我已经醒了一大半,被两位同学扶着,要我在校长面前陈辩。”
分類:申述辩白
《漢語大詞典》:诉辩(訴辯)
亦作“ 诉辨 ”。 申诉并辩白。红楼梦第八六回:“生兄在禁,具呈诉辩,有干例禁;生念手足,冒死代呈。”清史稿·文苑传一·钱谦益:“ 凤阳 巡抚 陈之龙 获 黄毓祺 , 谦益 坐与交通,詔总督 马国柱 逮讯。 谦益 诉辨, 国柱 遂以 谦益 、 毓祺 素非相识定讞。”《新华月报》1952年第9期:“在法庭上以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辩。”
分類:申诉辩白
《国语辞典》:辩称(辩称)  拼音:biàn chēng
辩白声称。如:「偷窃嫌犯辩称与这案子无关。」
分类:辩白声称
《国语辞典》:帮嘴(帮嘴)  拼音:bāng zuǐ
替人辩白、帮人说话。如:「只要你在旁边帮嘴,一定能说服他参加这次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