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比俗
流俗,世俗。荀子·修身:“然夫士欲独脩其身,不以得罪於比俗之人也。” 清 方苞 《原人上》:“比俗之人,徇妻子则能竭其力,纵嗜欲则能致其身。” 清 方苞 《异姓为后》:“若舍是而求顺比俗之情,则非吾之所敢知也。”
分類:流俗世俗
《漢語大詞典》:淟湎
沉湎浊流。亦指流俗。 明 刘基 《若耶溪杳郭深居精舍》诗:“何当此卜隣,永用辞淟湎。”
分類:沉湎流俗
《漢語大詞典》:俗操
流俗所崇尚的操行。晋书·王接传:“性简率,不修俗操,乡里大族多不能善之,唯 裴頠 雅知焉。”
《漢語大詞典》:离纵(離縱)
谓不同流俗。纵,“ 縰 ”的讹字。荀子·非十二子:“以不俗为俗,离纵而跂訾者也。” 杨倞 注:“离纵谓离於俗而放纵……或曰纵当为縰,传写误耳。縰与纚同,步也。”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后説谓纵为縰之误,是也。庄子·在宥篇:‘儒墨乃始离跂攘背乎桎梏之间。’离跂,叠韵字。荀子云‘离縰而跂訾’,离縰跂訾,亦叠韵字,大抵皆自异於众之意也。”一说离开众人。 杨倞 注:“离縰,谓离於俗而步去。”
《漢語大詞典》:同尘合污(同塵合汙)
谓行为同于流俗之人,合于污浊之世。 明 李贽 藏书·大臣传·狄仁杰:“同尘合污,与世委蛇。”
《国语辞典》:市井之人  拼音:shì jǐng zhī rén
城市中一般流俗之人。《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聂政传》:「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
《国语辞典》:古调独弹(古调独弹)  拼音:gǔ diào dú tán
1.比喻人的言行不合时宜。如:「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何必古调独弹,引人侧目?」
2.比喻人的行为不趋附流俗。如:「他志节坚贞,古调独弹,从不与世浮沉。」
《国语辞典》:绝尘拔俗(绝尘拔俗)  拼音:jué chén bá sú
超脱尘世,不同于流俗。宋。杨万里〈朝请大夫将作少监赵公行状〉:「故其为诗,……有绝尘拔俗之逸韵,其文尤长于论世。」也作「超尘拔俗」、「超尘出俗」、「超世拔俗」。
《国语辞典》:礼岂为我设(礼岂为我设)  拼音:lǐ qǐ wèi wǒ shè
礼岂能束缚我。语出《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后引喻不为礼教流俗之见所拘。
《国语辞典》:别识别见(别识别见)  拼音:bié shì bié jiàn
不同于流俗的独特见解。《红楼梦》第六五回:「那尤三姐放出手眼来,略试了一试,他弟兄两个竟全然无一点别识别见,连口中一句响亮话都没了。」
《国语辞典》:超世拔俗  拼音:chāo shì bá sú
超脱尘世,不同于流俗。《西湖佳话。灵隐诗迹》:「自从这亭子造了,游人都要到亭子上,息足片时,说些超世拔俗的话。」也作「绝尘拔俗」。
《国语辞典》:超尘出俗(超尘出俗)  拼音:chāo chén chū sú
超脱尘世,不同于流俗。《东周列国志》第四七回:「孟明登太华山,至明星岩下,果见一人羽冠鹤氅,玉貌丹唇,飘飘然有超尘出俗之姿。」也作「绝尘拔俗」。
《漢語大詞典》:负俗之累(負俗之累)
因不谐于流俗而受到的讥议。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范伯:“有高世之材,必有负俗之累;有至智之明者,必破庶众之议。”《汉书·武帝纪》:“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负俗,谓被世讥论也。”亦作“ 负俗之讥 ”。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彧 疾留 寿春 ,以忧薨” 裴松之 注引《荀彧别传》:“取士不以一揆, 戏志才 、 郭嘉 等有负俗之讥, 杜畿 简傲少文,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
分類:流俗讥议
《漢語大詞典》:高顾遐视(高顧遐視)
向高远处看。意谓志向高远,傲视流俗。 明 方孝孺 《答俞敬德书》:“某鄙朴戇訥,言行不能及古人,器识不足以达时务,然守其愚,孑然莫与,徒望望然高顾遐视而不合于时,此固流俗之所笑且訕,士君子之所不敢自是者也。”
《漢語大詞典》:遁天倍情
亦作“遯天倍情”。 谓违背天然之性而加添流俗之情。一说,违背天性与真情。倍,通“ 背 ”。庄子·养生主:“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一本作“ 遯 ”。 成玄英 疏:“言逃遁天理,倍加俗情。” 陆德明 释文:“遯天,徒逊反,又作遁。” 陈鼓应 今注:“一説背情。如 林希逸 説:‘背弃其情实。倍与背同。’按古书倍、背通用。” 严复 《原强》:“故其既入 中国 也,虽名为之君,然数传以后,其子若孙,虽有祖宗之遗令切诫,往往不能不厌劳苦而事逸乐,弃惇德而染浇风,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其不渐摩而与汉物化者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