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广告媒体(广告媒体)  拼音:guǎng gào méi tǐ
将广告讯息传达给消费者的工具。如报纸、电视、海报、广播、杂志、网路、户外媒体等。
《国语辞典》:国语日报(国语日报)  拼音:guó yǔ rì bào
为推行国语教育及注音符号所设的报纸。民国三十七年创刊,为一财团法人形式、自给自足的教育报纸。行销对象以中小学校及家庭为主,发行量广大。
《国语辞典》:花边新闻(花边新闻)  拼音:huā biān xīn wén
登在报纸上,较不重要而富有趣味的新闻,多为绯闻。常在其四周饰以花边线条,以引人注意,故称为「花边新闻」。也称为「花絮新闻」。
《国语辞典》:分类广告(分类广告)  拼音:fēn lèi guǎng gào
报纸将各种广告按其性质分类编排,以便读者依其需要寻找。
《国语辞典》:黄色新闻(黄色新闻)  拼音:huáng sè xīn wén
1.指出版报纸时,利用耸动的消息以吸引读者的新闻报导。源自十九世纪,美国纽约市一家以「黄娃」连环画而受到欢迎的报社,及其竞争对手以连环画造成的畅销反应,带动当时新闻业以耸动、煽动性的标题及图片来吸引读者注意的新闻报导。
2.指以煽动的标题及图片来报导色情事件的新闻。如:「这本专门刊登黄色新闻的杂志,不适合未成年者阅读。」
《国语辞典》:津贴制度(津贴制度)  拼音:jīn tiē zhì dù
西元十八世纪,英国政府控制报纸的一种手段。利用对报纸的补助,取得言论上的支持。
《国语辞典》: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日日新报)  拼音:tái wān rì rì xīn bào
清季在台湾所发行的第一份报纸。由日本人创办,但有汉文版,内容中对台湾的生活情形,具有详细的实地调查报告及记载。是台湾史料的重要线索及佐證资料。台湾光复后,由省政府接收,改名为「台湾新生报」。
《国语辞典》:新闻剪影(新闻剪影)  拼音:xīn wén jiǎn yǐng
报纸编辑版面的一种,常用于某种特定主题范畴的报导,如:「市政新闻剪影」。
《国语辞典》:新闻媒介(新闻媒介)  拼音:xīn wén méi jiè
新闻传递的管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际网路、新媒体等。
《国语辞典》:图文传播(图文传播)  拼音:tú wén chuán bò
利用报纸、杂志、书籍、各型商品的广告、包装和印刷等传播媒体,以达到意识、观念、商品等讯息的推广、传播。
《国语辞典》:传播界(传播界)  拼音:chuán bò jiè
从事符号、讯息传递的行业,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际网路、新媒体等事业。
《国语辞典》:航空版  拼音:háng kōng bǎn
报纸中以空运方式,将照相底版送往他地印行的分版。
《国语辞典》:电子报(电子报)  拼音:diàn zǐ bào
即网路电子化的报纸。或经由e-mail传送给读者,或直接上网供浏览。
《国语辞典》:第一版  拼音:dì yī bǎn
1.书籍首次的印制。如:「这本书的反应极佳,第一版已经全部售完。」
2.报纸的头版。如:「今天各报的第一版都是总统的文告。」
《国语辞典》:报费(报费)  拼音:bào fèi
订阅报纸的费用。如:「因应物价上涨、薪资调整,各报社决定调涨报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