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和鸣(和鳴)  拼音:hé míng
鸟的鸣声相应和。比喻音乐或歌唱声调相谐。《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文选。嵇康。琴赋》:「远而听之,若鸾凤和鸣戏云中。」
《國語辭典》:和声(和聲)  拼音:hé shēng
1.歌曲中一人或众人应和的部分。
2.音乐上指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发声。
《國語辭典》:和歌  拼音:hé gē
一种日本传统韵文。盛行于平安朝时代。今则专称节奏为五、七、五、七、七共三十一音的短歌形态之抒情诗。
《漢語大詞典》:和哥
见“ 和歌 ”。
分類:和哥
《漢語大詞典》:允谐(允諧)
(1).和谐一致。《书·益稷》:“庶尹允谐。” 孔颖达 疏:“信皆和谐,言职事修理也。”
(2).妥善;成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憍赏弥国:“僉曰允谐,如其筹策。”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请以新帛作鬼囊,俾妾得附君以往,就 展氏 求婚,计必允谐。”
(3).答应和好。《天雨花》第二回:“夫人无奈来允谐,中堂閒话片时辰。”
《漢語大詞典》:应人(應人)
顺应人;应和人。语出《易·兑》:“顺乎天而应乎人。”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庄王:“制为应天改之,乐为应人作之。” 汉 王充 论衡·明雩:“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
《漢語大詞典》:丕应(丕應)
很好地应和。书·皋陶谟:“其弼直,惟动丕应。” 孙星衍 疏:“天下大应之。”宋史·乐志十:“纷纶丕应,保祐下方。”
分類:地应应和
《國語辭典》:应和(應和)  拼音:yìng hè
1.呼应、响应。《汉书。卷七○。陈汤传》:「时康居兵万馀骑分为十馀处,四面环城,亦与相应和。」《宋书。卷七四。沈攸之传》:「敬儿、文和斩其使,驰表以闻;柏年、道和、佩玉怀两端,密相应和。」
2.酬答、应答。汉。桓谭新论〉:「哀帝时,有老人范兰,言年三百岁,初与人相见,则喜而相应和,再三,则骂而逐人。」
《漢語大詞典》:应求(應求)
应和,响应。语出《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后多用于指响应征召。魏书·高祖孝文帝纪:“鰥寡孤独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帛二匹;孝悌廉义、文武应求者,皆以名闻。”
《漢語大詞典》:司应(司應)
相互应和。《文选·潘岳〈笙赋〉》:“管攒罗而表列,音要妙而含清,各守一以司应,统大魁以为笙。” 李周翰 注:“言竹管各守一声,以主相应。”
分類:相互应和
《國語辭典》:酬和  拼音:chóu hè
以诗词相互酬答唱和。《晋书。卷六二。刘琨传》:「谌素无奇略,以常词酬和。」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想著他昨夜诗,依前韵,酬和得清新。」也称为「酬唱」。
《國語辭典》:附和  拼音:fù hè
1.自己毫无定见,随他人意见或行动而同声应和。《古今小说。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或时唾骂严贼,地方人等齐声附和。」《文明小史》第三二回:「你如何倒附和起新党来?索性要开学堂了。」
2.依附勾结。宋。叶适〈国子监主簿周公墓志铭〉:「声连势合,附和倾朝廷。」《明史。卷一七九。列传。邹智》:「李林甫、牛仙客与高力士相附和,而唐政不纲。」
3.响应、追随。如:「许多同侪都附和他的政策主张。」
《漢語大詞典》:鸣和(鳴和)
鸣声谐和的车铃。文选·陆机〈前缓歌声〉:“羽旗栖琼鑾,玉衡吐鸣和。” 李善 注:“ 郑玄 周礼注曰:‘鑾、和,皆以金为铃也。’ 应劭 汉书注曰:‘鑾在軾,和在衡。’”
鸣声应和。 明 赵于礼 《溉园记·中秋烧香》:“怎能得玉斧伐为柯,怎能得簫凤共鸣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三生:“方将施刑, 兴 不满志,戛然大号;两墀诸鬼,万声鸣和。”
《國語辭典》:连声(連聲)  拼音:lián shēng
一声紧接一声。如:「大夥儿都相当认同这理念,连声称是。」《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张宝瓒只得诺诺连声,又向首府磕了一个头,方才出来。」
《國語辭典》:赴节(赴節)  拼音:fù jié
1.赴,应合。赴节指应合其节奏。《文选。陆机。文赋》:「譬犹舞者赴节以投袂。歌者应弦而遣声。」《文选。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靡盖山之泉,闻弦歌而赴节。」
2.全力保全节义。《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雄臣驰驽,义夫赴节。」
《國語辭典》:赴会(赴會)  拼音:fù huì
前往与会。《文选。蔡邕。陈太丘碑文》:「遗官属掾吏,前后赴会,刊石作铭。」《三国演义》第三四回:「愚意度之,在荆州必有事故。今忽请赴会,不可轻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