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相应(相應)
(1).互相呼应;应和。国语·齐语:“设象以为民纪,式权以相应。”陈书·高祖纪上:“军志有之,善用兵者,如 常山 之蛇,首尾相应。” 宋 苏轼 《石钟山记》:“﹝大石﹞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清 纳兰性德 《雨后》诗:“蝉嘶柳陌多相应,燕踏琴弦别作声。” 刘大白 《丁宁》诗一:“我心里同时起了一声声的回声,和你那郑重丁宁,一声声地相应。”
(2).相符合。墨子·号令:“大将使人行守,操信符,信符不合及号不相应者,伯长以上輒止之,以闻大将。”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上:“ 东海 张霸 ,案百篇之序,空造百两之篇,献之 成帝 。帝出祕书百篇以校之,皆不相应,於是下 霸 於吏。”
(3).相适应;相宜。《西游记》第二七回:“师父又教我去?回去便也回去了,只有一件不相应。”《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他就要买我白绢,我见价钱相应,即时卖了。”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七:“名 晞 字 暐 ,义正相应也。” 邓小平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党的工作重点、工作作风都应该有相应的转变。”
(4).佛教语。相契合。 隋 僧璨 信心铭:“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絶言絶虑,无处不通。”《坛经·付嘱品》:“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旧式公文用语。应该;理应。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相应将四子赞词并 孔子 赞词,一併交与国子监勒石摹搨。”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若照所题更调,事属繁多,相应无庸议。”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裹足》:“查立法太严,或混将元年以前所生者捏为元年以后,诬妄出首,牵连无辜,亦未可知,相应免其禁止可也。”
《漢語大詞典》:应合(應合)
应当;该当。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一:“ 蓬莱 足云气,应合总从龙。”《元典章·户部四·夫自嫁妻》:“ 张世荣 原要买休钱,应合没官。”
应和配合;应和。 老舍 《骆驼祥子》二:“ 祥子 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 祥子 以最顺心的帮助。”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六章五:“两位演员的了解力都很不错,一反一正,一内一外,收到了应合之妙。”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八章:“她们用同样艰苦的脚步配合着前线上的步伐,用自己忠贞的心应合着丈夫的杀声!”
《漢語大詞典》:和应(和應)
(1).指车铃之声相应。大戴礼记·保傅:“升车则闻和鸞之声……在衡为鸞,在軾为和,马动而鸞鸣,鸞鸣而和应。” 王聘珍 解诂:“和、鸞,皆铃也,所以为车行节者。”参见“ 和鸞 ”。
(2).和气感应。《宋史·乐志十二》:“嘉荐报本,於以祈年。诚格和应,神娭福延。”
犹应和。相呼应。尔雅·释乐“大鼓谓之鼖,小者谓之应” 郝懿行 义疏引 三国 魏 孙炎 云:“和应大鼓也。”
《漢語大詞典》:和鸾(和鸞)
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撗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鸞”。《诗·小雅·蓼萧》:“和鸞雝雝,万福攸同。” 毛 传:“在軾曰和,在鑣曰鸞。”汉书·五行志上:“故行步有佩玉之度,登车有和鸞之节。” 宋 陈亮 《酌古论三》:“於是驾以轻车,鸣以和鸞。” 章炳麟 《原儒》:“礼、乐世变易,射、御於今麤粗,无参连白矢交衢和鸞之技,独书、数仍世益精博。”
《漢語大詞典》:回应(回應)
(1).回话,回答。《水浒传》第一回:“道童笑了一声,也不回应,又吹著铁笛。” 魏巍 《东方》第二部第十一章:“小鬼们喊了几句‘阿妈尼’,没有回应。”
(2).响应;应和。 邹韬奋 《大众生活社致北平全体学生一封信》:“我们正站在民族解放的文化战线上回应全国青年们的救亡斗争。” 萧红 《手》:“上早操的时候,那指挥的口笛振鸣得也远了,和窗外树丛中的人家起着回应。”
《漢語大詞典》:随和(隨和)
(1).应和;附和。《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偏偏就有我们这些不挣气的督、抚去随和,他们的洋钱不够使,我们又特地买了机器,铸出洋钱来给他们使。” 邹韬奋 《萍踪寄语》一○二:“一人先唱,众声随和。”
(2).指应和、依附者。汉书·梅福传:“及 山阳 亡徒 苏令 之羣,蹈藉名都大郡,求党与,索随和,而亡逃匿之意。”
《漢語大詞典》:叶和
和睦;和合;和谐。 汉 王充 论衡·齐世:“既得天下,无嘉瑞之美,若‘叶和万国’,‘凤凰来仪’之类。” 唐 白居易 《与吐蕃宰相钵阐布敕书》:“辅赞大蕃,叶和上国。”
应和。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三折:“我只听的一下鼓,一下锣,撮枷稍的公吏搊搜,打道子的巡军每叶和。”
《漢語大詞典》:影和
附和;应和。新唐书·李珏传:“三人者居中秉权,乃与 郑覃 、 陈夷行 等更持议,一好恶,相影和,朋党益炽矣。”
《漢語大詞典》:洽应(洽應)
应和。 明 吴从先 《妓虎传》:“惟 江都 遗民,诗才酒兴,称敌手也。一时洽应者, 武林 有 何仙郎 、 王晋公 、 卓左车 , 平湖 有 俞僧密 ,稍未见屈。”
分類:应和
《漢語大詞典》:趋合(趨合)
投合;应和。鬼谷子·忤合:“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
分類:投合应和
《漢語大詞典》:趁迭
亦作“趂趃”。
(1).迭和;应和。《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天仙空里散名花,讚唄之声相趁迭。”
(2).追上;追及。《敦煌变文集·张义潮变文》:“僕射遂号令三军,便须追逐。行经一千里已来,直到 退浑国 内,方始趂趃。”
分類:应和
《漢語大詞典》:谐应(諧應)
应和。宋书·乐志一:“夫钟县之器,以雅为用,凯容之制,八佾为体。故羽籥击拊,以相谐应, 季氏 获誚,将在於此。”
分類:应和
《漢語大詞典》:不应(不應)
(1).不响应;不应和。墨子·旗帜:“当应鼓而不应,不当应而应鼓,主者斩。”荀子·正论:“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有也。”
(2).不回答;不答应。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 去 齐 ,宿於 昼 ,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儘夫人问当,夫人説话,不应一句。” 清 王韬 《淞隐漫录·陈霞仙》:“女力劝之纳簉室,生终不应,曰:‘百岁欢娱,能有几何,岂可使他人间之哉!’”
(3).不符合;不应验。韩非子·存韩:“若臣斯之所言有不应事实者,愿大王幸使得毕辞於前,乃就吏诛不晚也。”《淮南子·原道训》:“风兴云蒸,事无不应。”
《漢語大詞典》:三叹(三歎)
亦作“ 三叹 ”。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
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漢語大詞典》:随流(隨流)
(1).应和合拍。文选·宋玉〈高唐赋〉:“当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随流。” 李善 注:“鸟之哀鸣,有同歌曲,故言赴曲。随流者,随鸟类而成曲也。”
(2).随着江水流到之处。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於是乃命使西征,随流而攘,风之所被,罔不披靡。”
(3).顺应潮流。 唐 薛逢 《酬牛秀才登楼见示》:“年光同过隙,人事且随流。” 清 曹寅 《东城泛舟至斋僧馆诵愚山先生荣园句和雪坪来韵》:“即赏感前修,随流问时派。” 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公薨,人无知不知,皆喟然曰:‘古君子不存於今。’然公独其形质亡耳。浩浩然随流平进,而不攓撅於升降也。”
《高级汉语词典》:埙篪
埙为土制乐器,篪为竹制乐器,埙篪合奏声音和谐。后用以表示兄弟和睦,也代指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