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移民  拼音:yí mín
1.人口在地理上或空间上的流动,包括移出、移入及内徙。
2.从甲地迁移到较远的乙地或外国定居的人。
《漢語大詞典》:添火
(1).增设火炉,用于取暖。据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添火》记载, 北京 居民照例于十月初一添设煤火,次年二月初一撤火。
(2).向炉子里加燃料。谓烧饭。 老舍 《离婚》第六:“老太太,您添火哪?”
《國語辭典》:瘠薄  拼音:jí bó
土地缺乏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即不肥沃。如:「在这块瘠薄的田地上,作物不易生长。」
《漢語大詞典》:分民
(1).古时分封土地,其地居民随同划归受封者管辖,谓之分民。国语·齐语:“ 桓公 择是寡功者而讁之,曰:‘制地、分民如一,何故独寡功?教不善则政不治,一、再则宥,三则不赦。’” 汉 贾谊 《过秦论》:“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汉书·地理志下:“古有分土,亡分民。” 颜师古 注:“有分土者,谓立封疆也。无分民者,谓通往来不常厥居也。”
(2).谓将国用所需寄付于民。管子·乘马:“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善分民也;圣人不能分民,则犹百姓也。于!已不足,安得名圣?” 郭沫若 等集校引 许维遹 曰:“分,犹予也。《戒篇》‘以财予人者谓之良’……予民,谓託业於民。”一说,谓使民各安其位分。见 尹知章 注。
《國語辭典》:民籍  拼音:mín jí
人民的户籍。清朝时各色人户,凡是不属于军、商、灶籍的,都编为民籍。
《漢語大詞典》:亭民
(1).驿亭附近的居民。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 安阳 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輒杀人……亭民曰:‘此不可宿,前后宿此,未有活者。’”
(2).即亭户。 宋 梅尧臣 《送朱表臣职方提举运盐》诗:“国用必餘资,亭民无滞物。”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开庆元年:“先是 丁大全 使其私人为 浙西 提举常平,尽夺亭民盐本钱,充献羡之数,不足则估籍虚摊,一路骚动。”
《國語辭典》:街道  拼音:jiē dào
供人车通行的道路。《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大开四门,每一门上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也称为「街衢」。
《漢語大詞典》:义米(義米)
(1). 东汉 末天师道首领 张鲁 于 初平 二年(公元191年)率徒众攻取 汉中 ,在各地设义舍,置义米、义肉,过路者量腹取足。参见“ 义舍 ”。
(2). 晋武帝 时规定边远的少数民族居民不课田,每户交米三斛,再远的交五斗,名为“义米”。见晋书·食货志
(3).谓备荒救灾之米。宋史·理宗纪四:“ 湖北 诸郡,去年旱潦饥疫,令 江陵 、 常 、 澧 、 岳 、 寿 诸州,发义仓米振糶。”《宋史·食货志上》:“诸路已糶义米价钱,州郡以低价抑令上户补糴,正税逃阁,义米用亏。”
《漢語大詞典》:义舍(義舍)
无偿供给行旅食宿的邸舍。三国志·魏志·张鲁传:“诸祭酒皆作义舍,如今之亭传。又置义米肉,悬於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
《漢語大詞典》:郑侠图(鄭俠圖)
宋史·郑侠传载, 郑侠 任监 安上门 职务时,以所见居民流离困苦之状,令画工绘成流民图上奏, 宋神宗 看了以后,一夜睡不着觉,第二天下了责躬诏,罢去方田、保甲、青苗诸法。后以“郑侠图”代称流民图。 清 查慎行 《送彭南陔赴长沙》诗:“ 郑侠 图曾伤目击, 陈琳 檄可愈头风。” 清 杨中讷 《高邮道中书事》诗:“空怀忧国 长沙 泪,难绘流民 郑侠 图。” 清 陈学泗 《纪事》诗:“中丞欲请 敖仓 粟,司諫先陈 郑侠 图。”亦省称“ 郑图 ”。 清 张英 《赠螺浮黄门次龚合肥韵》:“亲见閭阎凋敝甚, 郑 图还与绘千村。”
《漢語大詞典》:荒夷
古时对海疆、边陲地区的居民或民族的泛称。 三国 魏 阮籍 《采薪者歌》:“ 留侯 起亡虏,威武赫荒夷。”《文选·卢谌〈赠崔温〉诗》:“ 李牧 镇边城,荒夷怀南惧。” 李善 注引史记:“ 李牧 者 赵 之北边良将也,常 代雁门 ,备 匈奴 。” 宋 冉琇 《秦吉了》诗:“一朝不终惠,零落投荒夷。”
《漢語大詞典》:郭邑
(1).陵邑。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后帝欲为 原陵 、 显节陵 起县邑, 苍 闻之,遽上疏諫曰:‘伏闻当为二陵起立郭邑。’”
(2).城邑。 前蜀 韦庄 《袁州作》诗:“烟霞尽入新诗卷,郭邑新开古画图。”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卷一:“﹝学士修书共成一千二百卷,﹞叙郡国则卷首有郭邑图。”亦指城中居民。魏书·郑羲传:“明旦, 羲 齎白虎幡慰郭邑,众心乃定。”
《國語辭典》:大院  拼音:dà yuàn
无隶属关系的较下级机关对较高级或平行机关使用的公文用语。
《漢語大詞典》:遁野
亦作“遯野”。 谓隐居民间。 清 阎尔梅 《戊申人日》诗:“遯野有情看拾翠,封侯无相写 凌烟 。”
《漢語大詞典》:郊人
(1). 周 代谓郊学中有小才技艺可以选用的人。礼记·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曲艺皆誓之,以待又语。三而有一焉,乃进其等,以其序,谓之郊人,远之。” 孔颖达 疏:“国子学士,未官之前,俱为俊选;而以小才技艺者,未官之前,而不得同为俊选,但名曰郊人,言其犹在郊学也。”参见“ 郊学 ”。
(2).郊野居民,农人。《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使事毕,适郊人献合欢橘至, 灵王 先以一枚赐 婴 ( 晏婴 ), 婴 遂带皮而食。”
《漢語大詞典》:郊学(郊學)
周 代设在远郊百里之内的小学。 清 段玉裁 《礼记四郊小学疏证》:“乡学盖在五十里近郊,郊学盖在百里远郊,遂学盖在远郊之外。”
分類:远郊小学
《漢語大詞典》:党族(黨族)
(1).党与和亲族。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立元神:“释其讎怨,视其所争。差其党族,所依为臬。据位治人,用何为名。累日积久,何功不成?”
(2).古代居民的基层组织。《北史·拓跋孝友传》:“令制百家为党族,二十家为閭,五家为比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