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亲属(親屬)  拼音:qīn shǔ
因血统、婚姻或收养而与自己有关系的人。如血亲、姻亲、配偶均属之。《三国演义》第九回:「但系董卓亲属,不分老幼,悉皆诛戮。」《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穿了黑衣,做个行脚僧打扮,辞了亲属出家访道。」
《國語辭典》:瓜瓞  拼音:guā dié
比喻子孙繁盛、传世久远。《文选。傅亮。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况瓜瓞所兴,开元自本者乎?可蠲复近墓五家长,给洒扫便可施行。」
《漢語大詞典》:亲从(親從)
(1).犹亲族。后汉书·袁绍传:“臣父兄亲从,并当大位。”
(2).亲随,随从。 宋 陈世崇 随隐漫录卷三:“孟享驾出……前驱亲从左右各二十一人,控拢亲从三百十四,沿路喝赞舍人二,文武左右各八。” 钱基博 《吴禄贞传》:“ 禄贞 以亲从四五人走 大通 ,乏食无所资,则劫 大通 釐局,得千金以散亲从。”
(3).亲自跟从。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 黄鹤 、 鲁訔 之徒,乃又为之年经月纬,一若亲从 少陵 游歷者,则未免穿凿附会。”
《國語辭典》:族姓  拼音:zú xìng
1.种族和姓名。《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
2.同族和异姓。《书经。吕刑》:「官伯族姓,朕言多惧。」汉。孔安国。传:「族,同族;姓,异姓也。」
3.世族大姓。《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陆续传》:「陆续字智初,会稽吴人也,世为族姓。」《晋书。卷七七。诸葛恢传》:「导尝与恢戏争族姓,曰:『人言王葛,不言葛王也。』」
《漢語大詞典》:党类(黨類)
(1).亲族。 汉 王充 论衡·顺鼓:“母之党类为害,可攻母以救之乎?”
(2).犹党与。后汉书·宦者传论:“搆害明贤,专树党类。”明史·柴车传:“今乃復来,安知他日不再叛,宜徙 江 南,离其党类。”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凡人幼时犹可教训,及长而诱於党类,便各有所为,不復能拘制矣。”
(3).同类。 唐 司空图 《共命鸟赋》:“若兹党类,彼实弘多。” 唐 无名氏 《补江总白猿传》:“又捕採唯止其身,更无党类。”
《漢語大詞典》:遗亲(遺親)
(1).谓疏远或遗弃双亲。大戴礼记·哀公问于孔子:“是故君子兴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国子监诸馆生,洿杂无良, 阳城 为司业,以道德训喻,有遗亲三年者勉之归覲,由是生徒稍变。”
(2).指遗忘父亲名字而不提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至於宗经矩圣之典,端绪丰赡之功,遗亲攘美之罪,徵贿鬻笔之衍, 公理 辨之究矣。”
(3).指死去的双亲或亲族。宋书·萧惠开殷琰传论:“昔 启方 説主,迹表遗亲, 邓攸 淳行,爱兼犹子。”
《漢語大詞典》:七族
(1).亲族的统称。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荆軻 之湛七族, 要离 之烧妻子,岂足道哉!” 裴骃 集解引 张晏 曰:“七族,上至曾祖,下至曾孙。” 司马贞 索隐:“又一説云,父之族,一也;姑之子,二也;姊妹之子,三也;女子之子,四也;母之族,五也;从子,六也;及妻父母凡七。”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约同 要离 焚妻子,誓殉 荆卿 湛七族。”
(2).指 西汉 时七个以外戚关系把持朝政的家族。 晋 庾亮 《让中书令表》:“向使 西京 七族, 东京 六姓,皆非姻党,各以平进,纵不悉全,决不尽败。”
《國語辭典》:戚党(戚黨)  拼音:qī dǎng
亲友、同乡。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
分類:亲族
《漢語大詞典》:异党(異黨)
亦作“异党”。
(1).指异民族。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而 夷 狄 殊俗之国,辽絶异党之域。”
(2).指不信道的亲族。太平广记卷六二引 前蜀 杜光庭 《墉城集仙记·谌母》:“﹝子﹞遂告母修真之诀曰:每须高处玄臺,疎絶异党,修閒丘阜,饵顺阳和……太上隐玄之道可致。”
(3).指异己的派别或党派。文献通考·经籍二:“史谓 延寿 独得隐士之説,託之 孟氏 ,家不相同,皆 京氏 为异党。”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二章:“ 国民党 中确有一部分人幻想‘消灭异党’,和上述的国策背道而驰,阻碍或减少国策所能发挥的伟大力量。”
《漢語大詞典》:亲缘(親緣)
犹亲族。 前蜀 杜光庭 《皇后修三元大醮词》:“九玄七祖,证品仙庭,眷属亲缘,臻荣圣日。”
分類:亲缘亲族
《漢語大詞典》:近党(近黨)
指关系密切的亲族。 清 蒲松龄 《为新城王司寇渔洋先生徵毕母王孺人寿诗启》:“远宗以及近党,不止荔枝之图。”
分類:密切亲族
《國語辭典》:亲类(親類)  拼音:qīn lèi
亲属。《魏书。卷五六。崔辩传》:「巨伦有姊,明惠有才行,因患眇一目,内外亲类莫有求者。」也称为「亲丁」。
分類:亲族
《漢語大詞典》:亲穆(親穆)
亲族。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三:“ 前燕 慕容暐 初立, 慕容根 譖 慕容恪 、 慕容评 将谋为乱。 暐 曰:‘二公,国之亲穆,先帝所托终,应无此。’”参见“ 昭穆 ”。
分類:亲族
《國語辭典》:昭穆  拼音:zhāo mù
1.宗庙的辈次排列。古代宗庙制度,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以天子而言,太祖庙居中;二、四、六世居左,称为「昭」;三、五、七世居右,称为「穆」。见《礼记。王制》。祭祀时,子孙也按此规定排列行礼。《礼记。祭统》:「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
2.泛指一般宗族的辈分。《文选。潘岳。扬荆州诔》:「系自有周,昭穆繁昌,枝庶分流。」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四出:「况且昭穆伦次,立福王亦无大差。」
3.坟地葬位的左右次序。《周礼。春官。冢人》:「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
《國語辭典》:好事  拼音:hào shì
1.喜欢多事、兴造事端。《孟子。万章上》:「好事者为之也。」《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些好事的恶少,都一传两,两传三的来物色。」
2.有某种爱好。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休琏好事,留意词翰:抑其次也。」
3.热心助人。《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不由的一声哭喊,被这位好事的姑娘听见,就寻声救苦的搜寻出来。」
《國語辭典》:一脉(一脈)  拼音:yī mài
1.前后相接、连绵不绝的一线。《西游记》第二二回:「行过黄风岭,进西却是一脉平阳之地。」
2.血统或派别相承的一系。如:「一脉相传」。《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亦且认是自家表兄妹一脉,甜言软语,更不羞缩。」《歧路灯》第九二回:「祖宗一脉,梦寐难忘。」
3.河流或山脉的一支。宋。陆游〈鲁墟〉诗:「青园旧墅千峰立,绿引官河一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