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公执(公執)
(1).指可为公证的凭据。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神口开:“ 唐 大中 初,有 任士元 与 宇文错 争田,俱无公执,虽经检勘,难定是非。”
(2).谓公正而坚持原则。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下:“ 刘后 垂帘听政, 利用 ( 曹利用 )自以亲承顾托,庶事公执。时中官依 刘氏 之势,多求徼幸, 利用 屡抑其请,由是谗嫉日至。”
《國語辭典》:守死  拼音:shǒu sǐ
1.誓死保卫、防守。《北史。卷四三。李崇传》:「祖悦守死穷城,平乃部分攻之,斩祖悦,送首于洛。」《文选。任昉。奏弹曹景宗》:「全城守死,自冬徂秋。」
2.执意、坚持。《水浒传》第七二回:「李逵守死要去,那里执拗得他住。」
《漢語大詞典》:固必
语出论语·子罕:“毋必,毋固。”本指固执坚持,不可变通。后引申为一定,必然。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事无固必,殆为此也。” 唐 杜甫 《寄题江外草堂》诗:“事跡无固必,幽贞愧双全。”
《漢語大詞典》:遂非
坚持、掩饰错误。后汉书·蔡邕传:“ 董公 性刚而遂非,终难济也。”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公孙述志:“﹝ 公孙述 ﹞而矜愚遂非,何其顽哉!” 唐 陆贽 《论宣令除裴延龄度支使状》:“ 裴延龄 僻戾而好动,躁妄而多言,遂非不悛,坚伪无耻。”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历法·厘正历法:“时 胡忠安 濙 久位春卿,亦附会执奏,盖以身主其事,不免护前遂非,其如 景帝 圣明不可面欺何!”
《漢語大詞典》:执持(執持)
(1).握持;掌握;控制。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诸侯拘迫 汉 制,牧相执持之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古爵羽觞:“盖通身全是一爵也,惟右偏著耳,以便执持,如屈巵然。”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人必发挥自性,而脱观念世界之执持。”
(2).操守。明史·唐胄传:“ 胄 耿介孝友,好学多著述,立朝有执持,为 岭南 人士之冠。”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王东皋:“ 汤阴 王东皋 ,官文选郎中,清介有执持,为本朝吏部第一。”
(3).指所坚持的观念见解。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大臣被论:“又弹 李晋江 诸疏,往往指其学问之僻,执持之拗,全是 王介甫 。”
(4).谓拘泥,固执。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拟播布美术意见书》:“沾沾於用,甚嫌执持。”
《漢語大詞典》:守方
坚持正道。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情道理书》:“堪嘉弟妹志坚刚,百折不回必守方。”
《国语辞典》:力持  拼音:lì chí
极力坚持。如:「他力持正义,绝不向恶势力低头。」
分类:极力坚持
《漢語大詞典》:引裾
拉住衣襟。指 三国 魏 辛毗 拉住 文帝 衣襟坚持诤谏的故事。见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后以“引裾”喻人臣能据理直谏。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朝有遗闕,君有小失,则正色直諫。大则犯颜触鳞,方诸古之引裾断鞅者,我无愧矣。” 明 归有光 《士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其在於古,若排闥、折槛、引裾、坏麻之类,皆可以言正直也。”
《漢語大詞典》:执义(執義)
坚持合理的该做的事。诗·曹风·鳲鸠“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汉 郑玄 笺:“仪,义也。善人君子其执义当如一也。”《汉书·贾捐之传》:“ 兴 兼此六人而有之,守道坚固,执义不回,临大节而不可夺,国之良臣也,可试守 京兆 尹。” 明 陈子龙 《杂诗》之二:“履荣岂永存,执义恒在兹。”
分類:坚持合理
《國語辭典》:抗行  拼音:kàng háng
彼此相等,不相上下。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梁虞和论书法》:「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或谓过之。」
《國語辭典》:抗行  拼音:kàng xìng
高尚的德行。《楚辞。屈原。九章。哀郢》:「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南朝宋。颜延之〈陶徵士诔〉:「若乃巢高之抗行,夷皓之峻节。」
《漢語大詞典》:将久(將久)
持久,坚持下去。朱子语类卷一○四:“看过了后,无时无候,又把起来思量一徧,十分思量不透,又且放下,待意思好时,又把起来看,恁地,将久自然解透彻。”
分類:持久坚持
《國語辭典》:强加(強加)  拼音:qiǎng jiā
强迫使人接受。如:「各人观点不同,不可将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他人。」
《國語辭典》:执拗(執拗)  拼音:zhí ào
1.固执而不顺从。《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因他性子执拗,主意一定,佛菩萨也劝他不转,人皆呼为『拗相公』。」《文明小史》第九回:「当下众绅士见本府如此执拗,就想置之不理,听其自然。」
2.阻挡、拦阻。《水浒传》第七二回:「李逵守死要去,那里执拗得他住。」
《國語辭典》:愎谏(愎諫)  拼音:bì jiàn
固执己意,不听规谏。《左传。僖公十五年》:「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
《漢語大詞典》:执着(执著)
亦作“ 执著 ”。
(1).原为佛教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百喻经·梵天弟子造物因喻:“诸外道见是断常事已,便生执著,欺誑世间作法形象,所説实是非法。” 唐 白居易 《传法堂碑》:“凡夫无明,二乘执著。”
(2).泛指固执或拘泥,亦指对某种事物追求不舍。《水浒传》第二二回:“我只怕 雷横 执着,不会周全人,倘或见了兄长,没个做圆活处。” 茅盾 《关于〈遥远的爱〉》:“对于人生的热爱,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这也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