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7,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花鬘
百索
金饰
彩燕
金凤凰
钗荆
章绂
蝉貂
丝絇
花钗
结彩
飘英
香钿
缨佩
汉玉
《國語辭典》:花鬘  拼音:huā mán
以线贯穿花草而成,戴在头顶或胸前的装饰品,源于古印度,常见于佛像。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一。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五天俗法,取草木时花晕澹成彩,以线贯穿,结为花鬘,不问贵贱,庄严身首,以为饰好。」唐。李邕 嵩岳寺碑:「珠幡宝帐,当阳之铺有三;金络花鬘,备物之仪不一。」也作「华鬘」。
《國語辭典》:百索  拼音:bǎi suǒ
1.各种需求的物品。《荀子。王制》:「修火宪,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清。郝懿行。注:「索者、求也。百物供民求索皆是。」
2.汉朝一种风俗。以为五月五日用五色彩丝绳装饰门户,可以避邪;后来便戴在小儿的头颈或系在臂上,以避不祥。见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卷一。百索》。也称为「避兵缯」、「长命缕」。
《国语辞典》:金饰(金饰)  拼音:jīn shì
1.以黄金作为装饰。《史记。卷二三。礼书》:「鲛韅弥龙。」唐。司马贞。索隐:「谓金饰衡枙为龙。」《魏书。卷二七。列传。穆崇》:「太宗亲临其丧,悲恸左右。赐以通身隐起金饰棺,丧礼一依安城王叔孙俊故事。」
2.以黄金打造的饰物。如:金戒指、金手镯等。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中:「某老翁途经吴趋坊,遗失手巾包一枚,内藏金饰数件。」
《漢語大詞典》:彩燕(綵燕)
旧俗,立春日剪彩绸为燕饰于头部。见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清 陈维崧 《清江裂石·人日送大鸿由平陵宛陵之皖桐》词:“彩燕粘鷄鬭酒天,轻软到釵鈿。”
古代立春日的一种应节饰物。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立春日悉翦綵为燕以戴之,帖‘宜春’二字。” 唐 李远 《立春日》诗:“釵斜穿綵燕,罗薄翦春虫。”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庚申除夜》词:“竹叶樽空翻綵燕,九枝灯炧颤金虫。”
《漢語大詞典》:金凤凰(金鳳凰)
(1).车辖之饰物。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 汉 宣帝 以皁盖车一乘赐大将军 霍光 ,悉以金铰具。至夜,车辖上金凤凰輒亡去,莫知所之,至晓乃还。”
(2).织物上的金色凤形图案。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瓏影。山枕隐穠妆,緑檀金凤凰。” 华锺彦 注:“金凤凰,枕之纹也。”亦省称“ 金凤 ”。 唐 王建 《宫词》之十七:“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 唐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月》:“珠帷怨卧不成眠,金凤刺衣著体寒。”
(3).金制的凤凰形首饰。 唐 冯贽 云仙杂记·金凤凰:“ 周光禄 诸妓,掠鬢用鬱金油,傅面用龙消粉,染衣以沉香水。月终,人赏金凤凰一隻。” 唐 曹唐 《玉女杜兰香下嫁于张硕》:“遗情更説何珍重,擘破云鬟金凤凰。”亦省作“ 金凤 ”。 唐 温庭筠 《思帝乡》词:“回面共人闲语,战篦金凤斜。” 明谢谠《四喜记·琼英入宫》:“春牵意慵,春薰脸浓,春枝髻触摇金凤。”
(4).比喻美好的新事物。 亦杨 《嵖岈山飞出了金凤凰》:“瞧!你们都来了! 嵖岈山 可真是飞出了金凤凰啦!” 陆文夫 《围墙》:“设计所的到会者都喜出望外,想不到金凤凰又出在鸡窝里!”《光明日报》1990.8.25:“这个远离大中城市的贫困山区的‘金凤凰’,兴旺的‘奥秘’就在于科技兴厂。”
《漢語大詞典》:钗荆(釵荆)
荆枝代作之钗。贫苦妇女的饰物。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剪发卖发》:“裙布釵荆今已竭,萱花椿树连摧折。”参见“ 釵荆裙布 ”。
《漢語大詞典》:钗荆裙布(釵荆裙布)
以荆代钗,以布作裙。比喻贫困。语出太平御览卷七一八引 汉 刘向 列女传:“ 梁鸿 妻 孟光 ,荆釵布裙。”红楼梦第五七回:“因 薛姨妈 看见 邢岫烟 生得端雅稳重,且家道贫寒,是个釵荆裙布的女儿,便欲説给 薛蟠 为妻。”
分類:贫困
《漢語大詞典》:章绂(章紱)
标志官品等级的彩色绶带等饰物。亦借指官爵。 唐 杜甫 《客堂》诗:“居然綰章紱,受性本幽独。” 仇兆鳌 注:“章紱,谓所服緋鱼。”旧唐书·张九龄传:“清流高品,未沐殊恩;胥吏末班,先加章紱。”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歌咏》:“ 并 土儿童君再见, 会稽 章紱我偏荣。” 明 宋濂 《章氏三子制字说》:“其章紱之蝉联,勋业之煇煌,溢於史册而播於士大夫之口者,先后相属也。”
《漢語大詞典》:蝉貂(蟬貂)
即貂蝉。古代王公显宦冠上的两种饰物。 元 陈植 《金马门赋》:“佩繽纷兮璁瑀,冠葳蕤兮蝉貂。” 清 曹寅 《月凉茗饮歌》:“日前飞鞚致春荈,郎官例赐随蝉貂。”
《漢語大詞典》:丝絇(絲絇)
古代鞋上的丝制饰物。有孔,可以穿系鞋带。 宋 黄庭坚 《子瞻去岁春侍立迩英子由秋冬间相继入侍作诗各述所怀予亦次韵》之一:“江沙踏破青鞋底,却结丝絇侍禁庭。”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词:“粉省香浓,宫床锦重,更把丝絇结。”
《國語辭典》:花钗(花釵)  拼音:huā chāi
1.妇女的头饰。《新唐书。卷二四。车服志》:「一品翟九等,花钗九树。」《宋史。卷一五一。舆服志三》:「龙凤花钗冠,小大花十八株,应皇太子冠梁之数。」
2.接花树时所用的嫩枝。
《國語辭典》:结彩(結彩)  拼音:jié cǎi
喜庆时,以彩绸或彩纸装饰。如:「这家门口结彩悬灯,一定是要办喜事了。」也作「结采」、「结䌽」。
《國語辭典》:结䌽(結綵)  拼音:jié cǎi
喜庆时,用彩绸或彩纸装饰。如:「张灯结䌽喜洋洋。」也作「结采」、「结彩」。
《漢語大詞典》:飘英(飄英)
(1).风吹拂着兵器上的装饰物。文选·左思〈魏都赋〉:“弓珧解檠,矛鋋飘英。” 刘良 注:“矛鋋皆兵器,为风飘其英,英,旗饰也。”
(2).在风中摇曳的花枝。 清 厉鹗 《泛舟河渚取道田间寻梅花泉》诗:“觱沸素沤发,皎若飘英繁。”
《漢語大詞典》:香钿(香鈿)
古时妇女贴在额上鬓颊饰物的美称。 唐 高彦休 唐阙史·郑相国题马嵬诗:“ 马嵬 佛寺, 杨贵妃 縊所,邇后才士文人,经过赋咏,以导幽怨者,不可胜纪,莫不以翠翘香鈿,委於尘土,红凄碧怨,令人伤悲。”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将两叶赛宫样眉儿画,把一个宜梳裹脸儿搽,额角香鈿贴翠花,一笑有倾城价。”
分類:妇女饰物
《漢語大詞典》:缨佩(纓珮)
见“ 缨珮 ”。
亦作“ 缨佩 ”。 官服的饰物。 南朝 宋 谢灵运 《辞禄赋》:“服缨佩於两宫,执鞭笏於宰蕃。”《文选·沈约〈学省愁卧〉诗》:“缨珮空为忝,江海事多违。” 刘良 注:“缨珮,官服饰也。” 隋炀帝 《冬至乾阳殿受朝》诗:“缨佩既济济,鐘鼓何鍠鍠。” 唐 王维 《谒璿上人》诗:“浮名寄缨珮,空性无羈鞅。”
分類:官服饰物
《国语辞典》:汉玉(汉玉)  拼音:hàn yù
古玉的通称。汉代玉雕水准高,且古玉雕饰物以汉玉流传最多,所以旧玉泛称为「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