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险 → 礆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栈山航海(棧山航海)  拼音:zhàn shān háng hǎi
筑栈道攀登高山,以船只航渡大海。形容长途跋涉,历经艰险。《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栈山航海,踰沙轶漠之贡,府无虚月。」
分類:踰越险阻
《國語辭典》:万水千山(萬水千山)  拼音:wàn shuǐ qiān shān
山河众多而交错。形容路途遥远险阻。唐。贾岛 送耿处士诗:「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月程。」《西游记》第四○回:「你在东胜神洲,他这里是西牛贺洲,路程遥远,隔著万水千山。」也作「千山万水」。
《漢語大詞典》:隈碍(隈礙)
深曲险阻。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 蜀 汉 之土与 秦 同域,南跨 邛 笮 ,北阻 襃斜 ,西即隈碍,隔以 剑阁 ,穷险极峻,独守之国也。”
分類:深曲险阻
《漢語大詞典》: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無平不陂,無往不復)
谓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没有始终往前而不遇反复的。易·泰:“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復。” 孔颖达 疏:“是初始平者,必将有险陂也;初始往者,必将有反復也。无有平而不陂,无有往而不復者。”《洪秀全演义》第十回:“弟已为足下起得一课,乃《泰》之三爻:‘无平不陂,无往不復。’足下尽可无事。”
《漢語大詞典》:无平不颇(無平不頗)
谓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这大约总由於这一向因我家事机过顺,自我起不免有些不大经意,或者享用过度,否则存心自满,才有无平不颇的这番警戒。”参见“ 无平不陂,无往不復 ”。
《漢語大詞典》:梯山栈谷(梯山棧谷)
谓凿梯、修栈道以度高山深谷。泛指跋涉险阻。后汉书·西域传论:“梯山栈谷绳行沙度之道,身热首痛风灾鬼难之域,莫不备写情形,审求根实。” 宋 叶适 《陈叔向墓志铭》:“ 乾道 、 淳熙 中,问学日盛,士梯山栈谷,自力於善。”
《漢語大詞典》:悬车束马(懸車束馬)
形容险阻。国语·齐语:“悬车束马,踰 太行 与 辟耳 之谿 拘夏 。” 韦昭 注:“ 太行 、 辟耳 ,山名也。 拘夏 , 辟耳 之谿也,三者皆山险谿谷,故悬鉤其车,偪束其马以渡。”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公卷甲北塞,悬车束马,遂得策预 葭萌 ,勋参 绵竹 。” 明 唐顺之 《〈前后入蜀稿〉序》:“宦游覊旅之士,其力足以穷悬车束马之径,凌跕鳶挂猱之阻。”亦作“ 悬兵束马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涪水:“ 邓艾 自 阴平 、 景谷 步道,悬兵束马,入 蜀 逕 江油 、 广汉 者也。”
分類:险阻
《漢語大詞典》:一百八盘(一百八盤)
本形容山路弯曲险阻,后亦以喻世路崎岖。 宋 黄庭坚 《新喻道中寄元明用觞字韵》:“一百八盘擕手上,至今犹梦绕羊肠。” 宋 陆游 入蜀记:“二十四日早抵 巫山县 ……隔江 南陵山 极高大,有路如綫,盘屈至絶顶,谓之一百八盘。”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元日投宿博山寺》词:“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柱杖倚墙东。”
《漢語大詞典》:崄阨(嶮阨)
亦作“ 嶮阸 ”。 险要;险阻。释名·释州国:“ 益州 。益,阨也,所在之地嶮阨也。”后汉书·陈蕃传论:“驱驰嶮阸之中,与刑人腐夫同朝争衡。”
分類:险要险阻
《漢語大詞典》:崄阔(嶮闊)
险阻而遥远。宋书·庾悦传:“其州郡边 江 ,民户辽落,加以邮亭嶮阔,畏阻风波,转输往还,常有淹废。”
分類:险阻遥远
《漢語大詞典》:险凑(險湊)
指险阻聚合之处。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一:“ 汉水 又东歷 敖头 ,旧立仓储之所,傍山通道,水陆险凑。”
分類:险阻聚合
《国语辞典》:平平稳稳(平平稳稳)  拼音:píng píng wěn wěn
无惊险阻折。宋。戴复古〈寄赵鼎臣〉:「平平稳稳,为公为卿。」
分类:惊险险阻
《国语辞典》:平坦大路  拼音:píng tǎn dà lù
平直宽广的道路。《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当下携了马二先生的手,走出丁仙祠,却是一条平坦大路,一块石头也没有。」引申为没有任何艰险阻碍,一切光明顺利。如:「别灰心沮丧!荆棘过后,总会出现平坦大路的。」
《国语辞典》:涉艰履危(涉艰履危)  拼音:shè jiān lǚ wéi
经历各种危难和险阻。南朝齐。虞玩之〈上表告退〉:「经昏践乱,涉艰履危,仰圣德以求全,凭贤辅以申节。」也作「涉危履险」。
《国语辞典》:涉危履险(涉危履险)  拼音:shè wéi lǚ xiǎn
经历各种危难和险阻。《后汉书。卷三八。度尚传》:「磐身婴甲冑,涉危履险,讨击凶患,斩殄渠帅。」也作「涉艰履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