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岖崎(嶇崎)
崎岖。道路险阻不平。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 马援 亡於 武溪 ,尸柩返於 槐里 ; 梁鸿 死於 会稽 ,妻子归於 平陵 。呜呼哀哉,嶇崎远矣。” 唐 李敬方 《遣兴》:“何必劳方寸,嶇崎问远公。”
《漢語大詞典》:蹊岖(蹊嶇)
犹崎岖。《封神演义》第三四回:“过了些高山凸凹蹊嶇路,险水颠崖深茂林。”
分類:崎岖
《漢語大詞典》:岐岖(岐嶇)
崎岖。比喻艰难险阻。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阴蒙避迴,岐嶇自列。” 李善 注:“岐嶇艰阻,得自申列也。”一本作“ 崎嶇 ”。
《漢語大詞典》:崎岖(崎嶇)
(1).形容地势或道路高低不平。 汉 张衡 《南都赋》:“上平衍而旷荡,下蒙笼而崎嶇。” 唐 元结 《宿无为观》诗:“ 九疑 山深几千里,峯谷崎嶇人不到。”《水浒传》第六八回:“员外初到山寨,未经战阵,山岭崎嶇,乘马不便,不可为前部先锋。” 峻青 《乡音》:“这二把手小车,在这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走着,发出一阵阵刺耳的尖叫声。”
(2).困厄,历经险阻。史记·燕召公世家:“ 燕 外迫蛮貉,内措 齐 晋 ,崎嶇彊国之间,最为弱小。” 唐 白居易 《赎鸡》诗:“与尔鏹三百,小惠何足论。莫学衔环雀,崎嶇谩报恩。” 宋 苏轼 《书黄子思诗集后》:“ 唐 末 司空图 ,崎嶇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
(3).跋涉,奔波。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王褒 地胄清华,才学优敏。后虽入关亦被礼遇,犹以书工,崎嶇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役。” 宋 王安石 《诸葛武侯》诗:“崎嶇 巴 汉 间,屡以弱攻强。”清平山堂话本·蓝桥记:“ 蓝桥 便是神仙宅,何必崎嶇上玉京?” 清 陈维嵩 《八声甘州·南耕斋中食鲥鱼作》词:“谢汝崎嶇万里,把浪花舞破,来慰晨飢。”《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仇一姓不仇一族论》:“ 明 之亡也,孤臣义士,崎嶇山海间,奔走国事,而迄无所补。”
(4).犹辗转。南齐书·文学传论:“或全借古语,用申今情,崎嶇牵引,直为偶説。”梁书·文学传·任孝恭:“家贫无书,常崎嶇从人假借。”
(5).形容情意缠绵或感情委婉曲折。《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西乌夜飞五》:“感郎崎嶇情,不復自顾虑。臂绳双入结,遂成同心去。” 南朝 梁 沈约 《少年新婚为之咏》:“我情已鬱紆,何用表崎嶇?” 唐 孟郊 《旅次湘沅有怀灵均》诗:“《骚》文衒贞亮,体物情崎嶇。”
(6).形容人意向诡秘。 唐 杜甫 《别张十三建封》诗:“眼中万少年,用意尽崎嶇。” 杨伦 笺注:“崎嶇乃倜儻之反,谓人情叵测也。”
《漢語大詞典》:崄巇(嶮巇)
(1).险峻崎岖。文选·嵇康〈琴赋〉:“丹崖嶮巇,青壁万寻。” 吕良 注:“嶮巇,倾侧貌也。” 唐 高骈 《过天威径》诗:“归路嶮巇今坦荡,一条千里直如弦。” 萧乾 《雁荡行》:“它们那奇秀之姿态,恰好调合了四周嶮巇逼人之气势。”
(2).指险峻崎岖的山地。 清 曹寅 《巫峡石歌》:“铲削嶮巇作平地,周行万里歌砥京。”
(3).喻人事艰险或人心险恶。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六年:“三人党附 史弥远 ,排斥诸贤, 成大 尤心术嶮巇。” 明 徐枋 《送远》诗:“世路悲嶮巇,谗言何高张。” 清 唐孙华 《文姬入塞图》诗:“呜呼,一身一女不能庇,命到中郎真嶮巇。”
(4).比喻心地险恶的人。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二年:“今海岛穷崖远恶处,甚多窜逐之臣,郊禋以来,岂不在念!然此等嶮巇,若少得志,即復结朋植党。”
《漢語大詞典》:险夷(險夷)
(1).崎岖与平坦。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晡至 林虑山 ,横峙天西,如城壁相衔,争雄角鋭,泼黛凝青,而高下险夷不一。”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马鞍山》:“洞仅一斗室, 庞洞 颇深邃,悬崖陡絶,岂以两地险夷略肖二子心术?”
(2).艰难与顺利。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何以祝之,祝公之福,险夷不渝,保是宠禄。” 宋 苏轼 《父池赠太师追封温国公》:“躬蹈险夷之节,庶几 颜 閔 之行。” 周恩来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诗之一:“险夷不变应嚐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漢語大詞典》:崎嵚(崎嶔)
(1).形容山路险阻不平。
(2).指崎岖的山路。
(3).引申指艰难险阻。
(4).犹坎坷。困顿不得志。 宋 刘敞 《种蔬》诗之一:“聊以资素饱,身世实崎嶔。”
《漢語大詞典》:倾侧(傾側)
亦作“ 倾仄 ”。
(1).偏斜,倾斜。 汉 严忌 《哀时命》:“肩倾侧而不容兮,固陿腹而不得息。” 唐 杜甫 《虎牙行》:“ 洞庭 扬波 江 、 汉 迴, 虎牙 、 铜柱 皆倾侧。”朱子语类卷六:“人坐久,必倾侧。” 胡鄂公 《北方实录》:“车厢受弹倾仄,伤戈什哈一人, 怀芝 受震昏仆於地。” 沙汀 《淘金记》二:“﹝他﹞把上身倾侧出去,为酒涨红的眼睛泛着热情。”
(2).指偏离。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然方公之狱治臣也,公倾侧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
(3).指行为邪僻不正。《荀子·成相》:“谗人罔极,险陂倾侧此之疑。”汉书·萧望之传:“ 恭 、 显 又时倾仄见詘。” 颜师古 注:“言其不能持正,故议论大事见詘於天子也。仄,古侧字。”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焉知倾侧士,一旦不可持。”晋书·王湛传:“ 国寳 少无士操,不修廉隅。妇父 谢安 恶其倾侧,每抑而不用。”
(4).摇摆不定。荀子·议兵:“事小敌毳,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则涣焉离耳。若飞鸟然,倾侧反覆无日,是亡国之兵也。”
(5).崎岖不平。汉书·晁错传:“上下山陂,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 唐 李德裕 《幽州纪圣功碑铭》:“险道倾仄,且驰且射,胡兵所以无敌也。”
(6).随顺;依附。《淮南子·要略》:“诚喻至意,则有以倾侧偃仰世俗之间,而无伤乎谗贼螫毒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 潘岳 诡譸于 愍 、 怀 , 陆机 倾仄于 贾 、 郭 。”魏书·郑羲传:“子 严祖 ……轻躁薄行,不修士业,倾侧势家,乾没荣利,闺门秽乱,声满天下。”
(7).困顿,颠沛。史记·陈丞相世家赞:“ 陈 丞相 平 ……倾侧扰攘 楚 、 魏 之閒,卒归 高帝 。”后汉书·班彪传论:“ 班彪 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閒,行不踰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 晋 陆机 《豪士赋序》:“倾侧颠沛,仅以自全。” 南朝 宋 颜延之 《还至梁城作》诗:“振策睠东路,倾侧不及羣。”
(8).指社会动荡不安。 元 高士谈 《秋兴》诗:“乾坤尚倾仄,吾敢叹淹留!”
(9).覆灭;败亡。宋书·傅亮传:“祸福之具,内外充斥,陵九折於 邛僰 ,泛衝波於 吕梁 ,倾侧成於俄顷,性命哀而莫救。”魏书·任城王传:“面背不同,事涉欺佞,非所谓论道之德,更失国士之体,或有倾侧,当由公辈佞臣。”
(10).倒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地震:“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
《漢語大詞典》:欹倾(欹傾)
1.歪斜;歪倒。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连拳偃蹇,仑菌踡嵼,傍欹倾兮。” 唐 元稹 《连昌宫词》:“舞榭欹倾基尚在,文窗窈窕纱犹緑。” 宋 王禹偁 《省试三杰佐汉孰优论》:“鼎去一足,则有欹倾之虞。” 清 吴伟业 《浣溪沙》词:“细拨薰炉香繚绕,嫩涂吟纸墨欹倾。”
2.形容道路崎岖。 唐 杜甫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诗:“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宋 范成大 《四十八盘》:“詰曲不前如宦拙,欹倾当面似交难。若将世路比山路,世路更多千万盘。”
《漢語大詞典》:险涩(險澀)
亦作“ 险澁 ”。
(1).崎岖阻塞。晋书·周馥传:“ 河 朔萧条, 崤 函 险涩。” 唐 杜甫 《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诗之二:“俶装逐徒旅,达曙凌险涩。” 清 吴伟业 《林屋洞》诗:“传闻道险涩,谽谺来天风。”
(2).谓文句生僻艰涩。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文章三:“今徒以诡异险涩难读为工。” 明 刘基 《〈郭子明诗集〉序》:“其为诗也不尚险涩,不求奇巧。”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书》之二:“士之患,多厌常而喜怪,背正而嗜奇,用志既偏,卒之学为奇怪终不可成,而为险澁艰陋之归矣。”
《漢語大詞典》:险仄(險仄)
(1).崎岖而狭窄。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寨据悬崖,惟南北二门,其寨西小径尤险仄。”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近瞻山顶,一径可通,崎嶇险仄。”
(2).比喻艰难险阻。 明 屠隆 《綵毫记·归隐林泉》:“我想世路从来险仄,富贵实蹈危机。”
(3).阴险邪恶。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据我所见,则昔之称为战士者,今已蓄意险仄。”
(4).犹生涩,不常见。 郭沫若 《历史人物·王安石》:“他爱用险仄的韵作长诗。”参见“ 险窄 ”。
《漢語大詞典》:险窄(險窄)
(1).险峻狭窄。 明 高启 《龙门》诗:“始窥已幽深,渐入尤险窄。”
(2).指作诗以僻字押韵。 宋 梅尧臣 《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雄才落笔泻天河,缀韵孤清仍险窄。”
《漢語大詞典》:艰关(艱關)
谓崎岖展转,历尽艰险。 宋 文天祥 《壬午》诗:“慷慨抚鰲背,艰关出 羊肠 。”宋史·卫王纪:“ 杨太后 闻 昺 死,抚膺大慟曰:‘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 赵氏 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赴海死。”
《漢語大詞典》:险塞(險塞)
犹要塞。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夷 吴 蜀 之垒垣,通二方之险塞。”六韬·必出:“斥堠常戒,险塞尽守。” 刘揆一 《黄花岗之役》:“一面分兵扼守 临淮关 ,以握南北险塞。”
崎岖阻塞。后汉书·儒林传下·谢该:“道路险塞,无由自致。”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益州 险塞,沃野千里。”
《漢語大詞典》:兜搭
亦作“ 兜答 ”。
(1).曲折,崎岖。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四折:“路兜答,人寂寞,山势恶险峻嵯峨。”
(2).麻烦,周折。《水浒传》第八回:“亦且本人年纪又不高大,如何作的这缘故,倘使有些兜搭,恐不方便。” 明 汤显祖 《紫钗记·哭收钗燕》:“冤家,真个无差。好些时肉跳心惊,这场兜答。”
(3).难对付,多心眼。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这老儿可有些兜搭难説话。”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打紧他公公难理会,不比等闲的,婆婆又兜答。”
(4).犹勾搭。 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贪和你书生打话,畅好是兜兜搭搭,因此上不知明月落谁家。”《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及至 唐卿 看了别处不来兜搭了,却又説句把冷话,背地里忍笑,偷眼斜盼着 唐卿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既与他兜兜搭搭;他难道到肯认做不爱不成?”
(5).交谈;交往。红楼梦第一一五回:“ 宝玉 原要和那姑子説话,见 宝釵 似乎厌恶这些,也不好兜搭。” 鲁迅 《呐喊·阿Q正传》:“那两个也仿佛是乡下人,渐渐和他兜搭起来了。” 陆文夫 《荣誉》:“ 方巧珍 和小组的人一样,平时就怕跟他兜搭。”
《漢語大詞典》:吃蹶
亦作“喫蹶”。
(1).倾跌。
(2).崎岖难行。 宋 范成大 《初发桂林偶陆融州有使来,书此寄之》诗:“ 灵泉 路喫蹶,僕夫告頳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