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遗唱(遺唱)
前人遗留下的歌诗。 唐 柳宗元 《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十韵之作依本诗韵次用》:“郡楼有遗唱,新和敌南金。” 宋 陆游 《读王摩诘诗因用为韵赋古风十首亦皆物外事也》之九:“兴怀 晋 诸贤,谁能续遗唱。”
《國語辭典》:馀烈(餘烈)  拼音:yú liè
1.遗留下来的功业。《史记。卷一一四。东越传》太史公曰:「由此知越世世为公侯矣。盖禹之馀烈也。」《文选。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馀烈。」
2.遗留的祸害。《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若汤之旱,则桀之馀烈也。」
《漢語大詞典》:余墨(餘墨)
(1).残留的墨汁。 唐 刘言史 《右军墨池》诗:“ 永嘉 人事尽归空, 逸少 遗居蔓草中。至今池水涵餘墨,犹共诸泉色不同。”
(2).遗留下来的或残存的书画。 宋 欧阳修 《哭曼卿》诗:“遗踪处处在,餘墨润不枯。” 宋 黄庭坚 《题绛本法帖》:“观 唐 人断纸餘墨,皆有妙处,故知翰墨之胜,不独在 欧 、 虞 、 褚 、 薛 也。”
(3).诗书之馀,指不费主要精力而写成的文字。 宋 王安石 《寄题程公辟物华楼》诗:“想有新诗传素璧,怪无餘墨到沧洲。”按,此指书信。
《漢語大詞典》:遗牍(遺牘)
指前人遗留下来的信件。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安南阮氏遗牍》:“此上 两广 制军 福文襄 函也,又一纸是致 粤 西中丞之牘…… 董司农 恂 为题‘安南阮氏遗牘’六大字。”
《漢語大詞典》:遗殃(遺殃)
谓遗留祸殃。亦指遗留祸殃之事。 宋 苏舜钦 《依韵和胜之暑饮》诗:“快意事皆然,遗殃慎无作。” 清 顾翰 《俞家庄歌》:“拆毁船板如排墙,抛弃毒土无遗殃。” 清 戴璐 藤阴杂记卷四:“铁牌谁灭跡? 成祖 首遗殃。”
分類:遗留祸殃
《漢語大詞典》:遗藏(遺藏)
遗留下来的储藏之物。 宋 吕惠卿 《建宁军节度使谢表》:“抚弓剑之遗藏,每加悽愴;顾庙堂之旧物,寧不衋伤。”
《漢語大詞典》:遗计(遺計)
(1).犹失策。后汉书·桓郁传:“是以虑无遗计,举无过事。”《宋书·邓琬传》:“凡诸将帅,皆忠无匿情,智无遗计,果干刚鷙,譎略多奇。” 宋 崔伯易 《感山赋》:“不募人访铜,而私或自铸,重给民旷土,而争糴於胡。遗计若此,庸为利歟!”
(2).指死者留下的计谋、计划等。《三国演义》第三三回回目:“ 曹丕 乘乱纳 甄氏 , 郭嘉 遗计定 辽东 。”
(3).遗留财产。计,生计,指财产。 清 刘大櫆 《〈朱子颖诗集〉序》:“ 子颖 之父祖,皆为达官,然不为子孙留遗计,而 子颖 少时衣食不足。”
《國語辭典》:恶露(惡露)  拼音:è lù
1.佛教上指身上不净之津液。如脓、血、尿、屎等。晋。郗超 奉法要:「《十二门经》云:『有时自计,我端正好,便当自念,身中无所有,但有肝肠脾肺、骨血屎溺,有何等好?复观他人身中恶露皆如是。』」隋。释智顗 净土十疑论:「为此常观色身脓血屎尿,一切恶露,不净臭秽。」
2.医学上称为「产露」,参见「产露」条。
《漢語大詞典》:遗础(遺礎)
房屋倒圮后遗留下的基石。 清 厉鹗 《石笋峰》诗:“名僧貺幽趣,遗础今埋湮。”
《漢語大詞典》:余沈(餘瀋)
遗留的墨汁。指著述。 郑观应 《盛世危言·邮政上》:“必鳃鳃然刻舟胶柱,欲如太古之老死不相往来,则 庄 列 之寓言,佛 老 之餘瀋:絶圣弃智,剖斗折衡。”
《漢語大詞典》:遗剩(遺賸)
亦作“ 遗賸 ”。
(1).犹遗漏;遗忘。 元 杨显之《酷寒亭》第一折:“自家 赵用 ,跟着哥哥攒造文书上京师去,行到半途,遗剩了一纸文书,只得重回家中,取那文书走一遭去也呵。”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随感六》:“得了解答,拔脚便走,常常把一只拖鞋遗剩在我面的地上而去。”
(2).遗留剩馀。 清 黄景仁 《百字令·登益阳城楼》词:“耕民可见,苔花败鏃遗賸。” 清 郑燮 《孤儿行》:“孤儿拾啮,并遗賸羹汤。” 黄侃 《〈新方言〉后序》:“虽日不暇给,虑有遗賸,剏始之业,规摹已閎,所谓知化穷冥,无得而称者也。” 萧军 《第三代》第一部三:“祖母,像正行走在一条无止尽的幽凉的石洞的小路上,手指在到处摸抚着这洞壁,到处检察着那遗剩下来的自己生活的斑纹。”
《漢語大詞典》:遗券(遺券)
前人遗留下来的凭证。宋史·李周传:“民有世絶而官録其产者,其族晚得遗券, 周 ( 李周 )取以还之。”
《漢語大詞典》:遗弊(遺弊)
前朝遗留的弊病。《南齐书·高帝纪下》:“援拯遗弊,革末反本,使公不专利,氓无失业。”拾遗记·前汉上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 汉 兴,继六国之遗弊,天下思於圣德,是以黔黎嗟 秦 亡之晚,恨 汉 来之迟。”
《漢語大詞典》:余影(餘影)
(1).留有影子。 南朝 梁 萧统 《锺山解讲诗》:“暾出岩隐光,月落林餘影。” 宋 张耒 《题堂下桐》诗:“寒枝向月空餘影,陨叶知时不待风。”
(2).遗留的影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爰自 汉 室,迄至 成 哀 ,虽世渐百龄,辞人九变,而大抵所归,祖述楚辞, 灵均 餘影,於是乎在。”
《漢語大詞典》:遗邑(遺邑)
前代遗留下来的城邑。《公羊传·庄公三十年》:“ 鄣 者何? 纪 之遗邑也。” 唐 崔湜 《江楼夕望》诗:“公子留遗邑,夫人有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