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家庭护理(家庭护理)  拼音:jiā tíng hù lǐ
在家庭内对病患的看护与调理。
《国语辞典》:活体肝脏移植(活体肝脏移植)  拼音:huó tǐ gān zàng yí zhí
从活人身上摘取部分肝脏,移植给需要换肝的病患,称为「活体肝脏移植」。相对于尸肝移植而言。
《国语辞典》:点滴静脉注射(点滴静脉注射)  拼音:diǎn dī jìng mài zhù shè
经由输液管将药水慢慢滴入病患静脉血管内的注射方式。
《国语辞典》:腰椎穿刺  拼音:yāo zhuī chuān cì
抽取脑脊髓液的方法。使病患采跨坐或捲曲侧躺姿势,在适当腰椎位置消毒、麻醉,插针抽取脑脊髓液。手术过程必须无菌操作,并注意其压力。病患可能有头疼、头昏和虚弱等症状,故须妥善休息、护理。
《国语辞典》:处方笺(处方笺)  拼音:chǔ fāng jiān
医生诊断完毕后,开给病患的药单。参见「处方」条。
《国语辞典》:问诊(问诊)  拼音:wèn zhěn
在病患诉说病情的同时,对病者或陪诊者有目的的询问患者病痛所在、发病时间、原因、经过、以往治疗情形、生活习惯、饮食起居等,为有助于全面了解病情、病史的重要方法。
《国语辞典》:挂号处(挂号处)  拼音:guà hào chù
1.邮局经办挂号信件,登记编号的地方。
2.医院、诊所经办病患诊疗顺序的地方。
《国语辞典》:候诊室(候诊室)  拼音:hòu zhěn shì
医院里供病患等待诊疗的休息室。
《国语辞典》:红单子(红单子)  拼音:hóng dān zi
1.罚单。如:「他因为违规停车,被警察开了一张红单子。」
2.医院所寄出的病患病危通知单。如:「医院寄来了一张红单子,要我们准备料理后事。」
《国语辞典》:尊严死(尊严死)  拼音:zūn yán sǐ
指虑及绝症病患尊严的临终对待方式。在此方式中除保持病患所处环境的安宁舒适外,并尊重病患的自由意愿,有异于过去完全依循医生或家属意愿的做法。
《国语辞典》:植物人  拼音:zhí wù rén
只能维持无意识或非自愿性功能与肉体成长的病患。即患者本身无法作连接思考、运动和意识反应等活动,只能靠自律神经系统维持生命。
《国语辞典》:蒙古症  拼音:méng gǔ zhèng
病名。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缺陷,病患第二十一对染色体比正常数目多,呈三体状态。其症状有发育迟缓、抵抗力弱、先天性心脏病、智能不足等。由于脸部前额宽、鼻梁扁塌、眼距大、双眼细长往上吊,貌似蒙古人,因此称为「蒙古症」。现已称为「唐氏症候群」(Down syndrome),不再用「蒙古症」。
《国语辞典》:厌食症(厌食症)  拼音:yàn shí zhèng
病名。由于病患对自我形象的扭曲,或在心里上产生障碍或郁结,无法排解,故而排斥饮食的病症。病人会陷入节食──狂吃──呕吐或腹泻的恶性循环,引起肠胃代谢失常及身体和情绪上的失调、混乱、严重时足以致死。此症多发生于十八到二十五岁的年轻女性,或年老丧偶,失去亲人、朋友的老人上,患者多半有抑郁、社会疏离等心理问题。
《國語辭典》:刮痧  拼音:guā shā
一种流行于民间对患痧症者的治疗方式。其法系用铜币等物蘸水或油,刮擦患者的胸背和颈部等处,使皮肤紫晕,局部充血,以减轻内部的炎症及疼痛。
《国语辞典》:切诊(切诊)  拼音:qiè zhěn
中医界指运用指端的触觉,在病患身体的某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诊病方式。分脉诊和触诊两类。脉诊常自病人腕关节下方桡动脉的寸口部,探取脉象的变化。触诊是对病人的皮肤、腹、胸及病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从而测知局部冷热、软硬、压痛、包块或其他异常变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