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开荤(開葷)  拼音:kāi hūn
1.吃素的人戒律解除,开始食用酒肉荤腥。《通俗常言疏證。饮食。开荤》引《表异录》:「东昏侯丧,潘妃之女、阉竖共营肴羞,曰:『为天子解菜。』解菜,犹今云开荤也。」也作「开斋」、「开素」。
2.引申为第一次尝试新的事物。《海上花列传》第二回:「王阿二知道是个没有开荤的小夥子,但看那一种腼腆神情,倒也惹气。」
《国语辞典》:武斗(武斗)  拼音:wǔ dòu
用武力打架争斗。如:「两个帮派谈判破裂后,一场街头武斗大会就开始了。」
《國語辭典》:打天下  拼音:dǎ tiān xià
1.夺取天下。如:「唐高祖立国,多靠开国元勋打天下。」
2.比喻开拓事业。如:「董事长年轻时就离乡背井,只身到台北打天下。」
《漢語大詞典》:渎武(瀆武)
黩武,滥用武力。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九:“主不欲瀆武,专务安辑,遂许和好,戢兵薄赋,休养民力。”
《國語辭典》:击落(擊落)  拼音:jí luò
空中飞行物被打下来。如:「敌机被发现而遭击落。」
分類:用武武器
《國語辭典》:平靖  拼音:píng jìng
靖,定、静。平靖指平定。《三国演义》第六四回:「就委官按治平靖,即勒兵回成都取齐。」
《漢語大詞典》:武满(武滿)
滥用武力。管子·霸言:“兵威而不正,命曰武满。”
《漢語大詞典》:劫缚(劫縛)
犹绑架。用武力把人劫走。后汉书·班超传:“ 虑 因其无备,遂前劫缚 兜题 。” 唐 柳宗元 《童区寄传》:“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
《國語辭典》:止戈为武(止戈為武)  拼音:zhǐ gē wéi wǔ
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指合止戈二字为武字,因若止息干戈,停止战争,才是真正的武。唐。杨烱〈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若乃五材并用,谁能去兵?七德兼施,止戈为武。」
《漢語大詞典》:铚权(銍權)
谓用武力压服与用计谋控制对方。 汉 贾谊 新书·势卑:“夫 胡 人于古小诸侯之所銍权而服也。奚宜敢悍若此?”
《國語辭典》:折冲樽俎(折衝樽俎)  拼音:zhé chōng zūn zǔ
折冲,拒退敌人攻城的战车。樽俎,古时盛装酒肉的器皿。折冲樽俎指在杯酒宴会间,运用外交手段取胜敌人。唐。李翰〈淮南节度行军司马厅壁记〉:「彼善师不阵,未战先胜,却军于谈笑之际,折冲于樽俎之閒,今古一时也。」《孽海花》第六回:「总算没有另外赔款割地,已经是他折冲樽俎的大功,国人应该纪念不忘的了!」
《漢語大詞典》:玩兵黩武(玩兵黷武)
轻率无度地使用武力。 宋 司马光 《进五规状·保业》:“骄者玩兵黷武,穷泰极侈…… 秦 隋 之季是也。”
《國語辭典》:无用武之地(無用武之地)  拼音:wú yòng wǔ zhī dì
没有使用武力的地方。比喻无法施展才能或抱负。《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今操芟除大难,略已平矣;近又新破荆州,威震海内;纵有英雄,无用武之地。」《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无势可乘,英雄无用武之地。」
《國語辭典》:武打  拼音:wǔ dǎ
戏曲或电影、电视中用武术搏斗的表演。
《国语辞典》:不抵抗主义(不抵抗主义)  拼音:bù dǐ kàng zhǔ yì
一个国家对于他国的侵略行为,主张不用武力抵抗,而以和平方式来解决。也称为「无抵抗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