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朱雀  拼音:zhū què
1.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中南方七宿的总称。也称为「朱鸟」。《书经。尧典》:「日中星鸟。」清。孙星衍。疏:「经言星鸟者,鸟谓朱雀,南方之宿……如郑康成之意,南方七宿,总为鸟星。」
2.传说中南方之神。《文选。王廷寿。鲁灵光殿赋》:「朱鸟舒翼。」唐。李周翰。注:「 朱鸟、朱雀,南方神也。」也称为「朱鸟」。
3.神话传说中的祥瑞动物。《三辅黄图。卷三。未央宫》:「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
《國語辭典》:朱鸟(朱鳥)  拼音:zhū niǎo
1.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中,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的总称。因朱乃赤色,象火,而南方属火,七宿相联起来像鸟形。故称为「朱鸟」。《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南宫朱鸟,权、衡。衡,太微,三光之廷。」也称为「朱雀」。
2.古以天文四宫布列军阵,前后左右分画四种图形为标识,前方的图形称为「朱鸟」。《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急缮其怒。」
3.传说中南方之神。《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鸟舒翼以峙衡,蛇蟉虬而绕榱。」《太平御览。卷八八一。神鬼》:「南方赤帝,神名赤熛怒,精为朱鸟。」也称为「朱雀」。
4.凤。《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前祝融使举麾兮,纚朱鸟以承旗。」唐。章怀太子。注:「朱鸟,凤也。」
5.燕。汉。扬雄《法言。问明》:「朱鸟翾翾,归其肆矣。」晋。李轨。注:「朱鸟,燕别名也。」
6.道教上称舌头为「朱鸟」。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呼吸篇》:「朱鸟舌象,白石齿象。」
《國語辭典》:朱雀桥(朱雀橋)  拼音:zhū què qiáo
六朝时,建康朱雀门外的大桥,横跨秦淮河上,东晋王导、谢安诸巨室,多住在附近。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也称为「南津桥」、「朱雀桁」。
《漢語大詞典》:朱雀桁
亦称“ 朱雀航 ”。 六朝都城 建康 (今 江苏 南京市 ),南城门 朱雀门 外的浮桥,横跨 秦淮河 上。 三国 吴 时称 南津桥 , 晋 改名 朱雀桁 。桁为连船而成,长九十步,广六丈。因在 台城 南,又称“南航”。 秦淮河 上二十四航,此为最大,又称“大航”。晋书·温峤传:“及 王含 、 钱凤 奄至都下, 嶠 烧 朱雀桁 以挫其锋。” 唐 温庭筠 《江南曲》:“妾住 金陵 步,门前 朱雀航 。”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 长板桥 在院墻外数十步…… 中山 东花园亘其前, 秦 淮 朱雀桁 遶其后。”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二·朱雀桁》
《漢語大詞典》:朱雀桁
亦称“ 朱雀航 ”。 六朝都城 建康 (今 江苏 南京市 ),南城门 朱雀门 外的浮桥,横跨 秦淮河 上。 三国 吴 时称 南津桥 , 晋 改名 朱雀桁 。桁为连船而成,长九十步,广六丈。因在 台城 南,又称“南航”。 秦淮河 上二十四航,此为最大,又称“大航”。晋书·温峤传:“及 王含 、 钱凤 奄至都下, 嶠 烧 朱雀桁 以挫其锋。” 唐 温庭筠 《江南曲》:“妾住 金陵 步,门前 朱雀航 。”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 长板桥 在院墻外数十步…… 中山 东花园亘其前, 秦 淮 朱雀桁 遶其后。”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二·朱雀桁》
《漢語大詞典》:朱雀航
见“ 朱雀桁 ”。
《漢語大詞典》:朱雀桁
亦称“ 朱雀航 ”。 六朝都城 建康 (今 江苏 南京市 ),南城门 朱雀门 外的浮桥,横跨 秦淮河 上。 三国 吴 时称 南津桥 , 晋 改名 朱雀桁 。桁为连船而成,长九十步,广六丈。因在 台城 南,又称“南航”。 秦淮河 上二十四航,此为最大,又称“大航”。晋书·温峤传:“及 王含 、 钱凤 奄至都下, 嶠 烧 朱雀桁 以挫其锋。” 唐 温庭筠 《江南曲》:“妾住 金陵 步,门前 朱雀航 。”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 长板桥 在院墻外数十步…… 中山 东花园亘其前, 秦 淮 朱雀桁 遶其后。”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二·朱雀桁》
《漢語大詞典》:朱雀门(朱雀門)
六朝都城 建康 (今 江苏 南京市 )南城门。始建于 晋成帝 成康 二年。门上有两铜雀,因名。南史·宋纪中·孝武帝:“初立驰道,自 閶闔门 至于 朱雀门 。” 唐 李白 《宿白鹭洲寄杨江宁》诗:“朝别 朱雀门 ,暮栖 白鷺洲 。”参阅 宋 王象之 《舆地纪胜·建康府》
《漢語大詞典》:朱雀牖
即朱鸟牖。太平御览卷一八八引汉武故事:“ 西王母 降, 东方朔 於朱雀牖中窥 母 , 母 谓帝曰:‘此儿无赖。’”参见“ 朱鸟牖 ”。
《漢語大詞典》:朱鸟牖(朱鳥牖)
朝南的窗户。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帝与 母 ( 西王母 )对坐,其从者皆不得进。时 东方朔 从殿南厢朱鸟牖中窥 母 。” 北周 庾信 《奉和法筵应诏》:“星窥朱鸟牖,云宿凤凰门。”
分類:窗户
《分类字锦》:神如朱雀
黄庭遁甲缘身经夫心者离之气火之精其色赤其象如莲花其神如朱雀心主神化为玉女身长八寸持玉英出入于心府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朱凤(朱鳳)
即朱雀。 北周 庾信 《齐王进赤雀表》:“﹝ 文谷林 ﹞获一赤雀,光同朱凤,色类丹乌。” 唐 杜甫 《朱凤行》:“君不见 瀟湘 之山 衡山 高,山巔朱凤声嗷嗷。” 明 何景明 《七述》诗:“青鸟先途朱凤随,齐击文鼉吹云箎。”参见“ 朱雀 ”。
分類:朱雀
《國語辭典》:朱雀  拼音:zhū què
1.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中南方七宿的总称。也称为「朱鸟」。《书经。尧典》:「日中星鸟。」清。孙星衍。疏:「经言星鸟者,鸟谓朱雀,南方之宿……如郑康成之意,南方七宿,总为鸟星。」
2.传说中南方之神。《文选。王廷寿。鲁灵光殿赋》:「朱鸟舒翼。」唐。李周翰。注:「 朱鸟、朱雀,南方神也。」也称为「朱鸟」。
3.神话传说中的祥瑞动物。《三辅黄图。卷三。未央宫》:「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
《漢語大詞典》:朱爵
即朱雀。爵,通“ 雀 ”。隶续·益州太守无名碑 宋 洪适 释:“右 益州 太守无名碑,上下有朱爵、元武,左右有龙虎。”参见“ 朱雀 ”。
分類:朱雀
《國語辭典》:朱雀  拼音:zhū què
1.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中南方七宿的总称。也称为「朱鸟」。《书经。尧典》:「日中星鸟。」清。孙星衍。疏:「经言星鸟者,鸟谓朱雀,南方之宿……如郑康成之意,南方七宿,总为鸟星。」
2.传说中南方之神。《文选。王廷寿。鲁灵光殿赋》:「朱鸟舒翼。」唐。李周翰。注:「 朱鸟、朱雀,南方神也。」也称为「朱鸟」。
3.神话传说中的祥瑞动物。《三辅黄图。卷三。未央宫》:「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
《漢語大詞典》:员官(員官)
(1).星名。二十八宿中南方朱雀七宿的第四宿。亦称“ 星宿 ”,凡七星。史记·天官书:“七星,颈,为员官,主急事。” 司马贞 索隐引 宋均 曰:“颈,朱鸟颈也。员官,喉也。物在喉咙,终不久留,故主急事也。”
(2).北方水神名。 北周 庾信 《周祀五帝歌·黑帝云门舞》:“北辰为政玄坛,北陆之祀 员官 。” 倪璠 注:“云 员官 者,北方水府之官也……此祀 黑帝 ,乃 天帝 协光纪之神,在北方司水,若水官矣。”
《漢語大詞典》:四神
(1).指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星之精。 前蜀 杜光庭 《道门为皇帝醮太一并点金箓灯词》:“昨者以四神行运,在咸池之宫。”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四神四灵四祥:“天有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星之精,降而在地则为龙、虎、鸟、龟四兽之象,兵家为之四神。”
(2).指南海 祝融 、北海 玄冥 、东海 勾芒 、西海 蓐收 四神。 唐 骆宾王 《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故得 河 浮五老,启赤文於帝期;海荐四神,奉丹书于王会。” 陈熙晋 注引 师尚父 曰:“南海神名 祝融 ,北海神名 玄冥 ,东海神名 勾芒 ,西海神名 蓐收 。”
《漢語大詞典》:两街(兩街)
唐 代首都 长安 的 横街 和 朱雀大街 的合称。 横街 北侧是宫城,为皇室所居、宫廷所在,南侧是皇城,为百官署衙所在。 朱雀大街 纵贯全城,在皇城的一段称 承天门街 (又称“ 天街 ”)。(1)指朝廷和官署所在。新唐书·李德裕传:“又罢 京兆 筑沙堤 、两街上朝卫兵。”(2)泛指权贵和士大夫所居之繁华处所。 唐 李洞 《赠三惠大师》诗:“詔落五天开夏讲,两街人竞礼长眉。” 唐 孙棨 《〈北里志〉序》:“然率多膏粱子弟,平进岁不及三数人,由是僕马豪华,宴游崇侈,以同年俊少者为两街探花使,鼓扇轻浮,仍岁滋甚。” 宋 杨万里 《迓使客夜归》诗:“水与天争一轮月,市声人语两街灯。”亦借指权贵士大夫。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是岁,赐译经院额曰‘传法’。令两街选童子五十人,就院习梵学、梵字。”(3)借指 长安 。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四年:“夏,四月,己亥朔,敕於两街四寺各置戒坛,度人三七日。上奉佛太过,怠於政事,尝於 咸泰殿 筑坛为内寺尼受戒,两街僧尼皆入预。”参阅 清 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
《國語辭典》:柳宿  拼音:liǔ xiù
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唐。白居易 诏取永丰柳植禁苑感赋诗:「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
《漢語大詞典》:柳星
二十八宿中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三星。 唐 刘禹锡 《赠别约师》诗:“话旧还惆悵,天南望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