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论语注疏·微子》~66~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漢語大詞典》:无可(無可)
(1).犹言无可无不可。《后汉书·仲长统传》:“任意无非,适物无可。” 南朝 宋 鲍照 《转常侍上疏》:“自惟常人,触事无可。”
(2).不能,无法。艺文类聚卷八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淮牛渚津 水极深,无可算计。”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恍惚杳冥,茫无实据,虽 阎罗 包老 亦无可措手。” 茅盾 《子夜》八:“好像犯人被判决了罪状, 冯云卿 到此时觉得无可躲闪了。”
(3).犹言没有可以。 孙犁 《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至于他为官的政绩,只能说是平平,无可称述。”
《漢語大詞典》:无可奈(無可奈)
见“ 无可那 ”。
《漢語大詞典》:无可那(無可那)
亦作“ 无可奈 ”。 无可奈何。 唐 陆龟蒙 《五歌·雨夜》:“我有愁襟无可那,纔成好梦刚惊破。” 宋 王安石 《春雨》之二:“幽奇无可奈,强釂一杯霞。”
分類:无可奈何
《漢語大詞典》:无可那(無可那)
亦作“ 无可奈 ”。 无可奈何。 唐 陆龟蒙 《五歌·雨夜》:“我有愁襟无可那,纔成好梦刚惊破。” 宋 王安石 《春雨》之二:“幽奇无可奈,强釂一杯霞。”
分類:无可奈何
《漢語大詞典》:无可置喙(無可置喙)
犹言没话可说。 清 张集馨 《道咸宦海见闻录·道光二十八年》:“ 徐令 见刑仵差役吐出实情,始无可置喙。”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倪文正公与弟献汝二书:“ 无功 无可置喙,故略之。”
分類:可说
《漢語大詞典》:无可比伦(無可比倫)
没有可以相比的。 唐 李翱 《〈卓异记〉序》:“皇 唐 帝功,瓌特奇伟,前古无可比伦。”
分類:相比
《國語辭典》:无可比拟(無可比擬)  拼音:wú kě bǐ nǐ
没有可与相比的。如:「他对父亲的崇拜,是无可比拟的。」
分類:无可比拟
《國語辭典》:无可比象(無可比象)  拼音:wú kě bǐ xiàng
无法可以形容。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七一。太一玉粉丹法》:「焕彻如寒霜素雪之状,又似钟乳垂穗之形,五色备具,无可比象。」
分類:什么
《國語辭典》:无可比象(無可比象)  拼音:wú kě bǐ xiàng
无法可以形容。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七一。太一玉粉丹法》:「焕彻如寒霜素雪之状,又似钟乳垂穗之形,五色备具,无可比象。」
分類:什么
《國語辭典》:无可不可(無可不可)  拼音:wú kě bù kě
1.形容感激、喜悦的样子。《红楼梦》第二三回:「惟宝玉听了这谕,喜的无可不可。」
2.无所谓。如:「这件事对我来说,真是无可不可。」
《漢語大詞典》:无可非难
无可指责地。例如:他的行事无可非难。
分類:无可指责
《國語辭典》:无可非议(無可非議)  拼音:wú kě fēi yì
没有什么可让人指责批评的。如:「他的所作所为,公正无私,让人无可非议。」
《國語辭典》:无可厚非(無可厚非)  拼音:wú kě hòu fēi
不能过分责难。如:「他这种作法,出于权宜之计,原是无可厚非的,但却被许多不明事理的人苛责。」也作「未可厚非」。
分類:过分责难
《國語辭典》:无可讳言(無可諱言)  拼音:wú kě huì yán
没有可以忌讳掩饰的,可以坦白说出。如:「事实俱在,无可讳言,这个计画的确失败了。」
《國語辭典》:无可救药(無可救藥)  拼音:wú kě jiù yào
病重无药可医治。比喻事物已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如:「难道他真是坏到无可救药了吗?」也作「不可救药」、「无药可救」。
《漢語大詞典》:无可名状(無可名狀)
没法形容。《花城》1981年第6期:“自由了!一种无可名状的轻松感,像一股热流涌上了我的心头。”
分類:没法
《國語辭典》:无可无不可(無可無不可)  拼音:wú kě wú bù kě
本指出仕或退隐随机而行,均无不可。《论语。微子》:「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后泛指不拘成见,没有一定选择或没有主见。《红楼梦》第五七回:「薛姨妈是个无可无不可的人,倒还易说。」《文明小史》第四二回:「借他们这里住几天,彼此都是熟人,自然无可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