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自动化)  拼音:tú shū guǎn zì dòng huà
图书馆中所有图书资料均能在电脑运作下传送,而且将编目、检索、出纳管理等服务项目全完纳入资讯系统由电脑处理,称为「图书馆自动化」。
《国语辞典》:图书馆周(图书馆周)  拼音:tú shū guǎn zhōu
图书馆界在每年十二月第一周所举办的各项宣传活动。目的在激发群众的读书兴趣,并提高人们利用图书馆的频率。
《国语辞典》:图书馆学(图书馆学)  拼音:tú shū guǎn xué
有系统的研究图书馆组织,及其工作内容与方法的学问。
《漢語大詞典》:北京大学图书馆
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1912年随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而改称北京大学图书部,1931年改现名。截止80年代末,馆藏图书三百五十余万册。
《漢語大詞典》:东方图书馆
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图书馆。1924年建立于上海。以1909年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设立的图书资料室涵芬楼为基础,广事搜购中外图书,藏书达四十六万余册。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被焚毁。
《漢語大詞典》:宬室
指档案馆或图书馆。 清 冯桂芬 《方恬庵先生家传》:“先生既殁之十年,吾师命 桂芬 立家传,窃用 汉 碑门生坿名之义,谨詮次如右,以备他日宬室之采。”
分類:图书馆
《國語辭典》:藏书(藏書)  拼音:cáng shū
1.收藏书籍。《韩非子。喻老》:「书者言也,言生于知,知者不藏书。」《红楼梦》第四二回:「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
2.收藏的书籍。宋。赵抃 书院诗:「雨久藏书蠹,风高老屋斜。」
3.书名。明李贽撰。泛论古今,不以示人,故称为「藏书」。
《國語辭典》:开放(開放)  拼音:kāi fàng
1.释放。《书经。多方》汉。孔安国。传:「开放无罪之人,必无枉无纵,亦能用劝善。」
2.取消不必要的禁制,任人自由活动。如:「开放参观」、「开放言论自由。」
3.花开。如:「春天一到,百花纷纷开放。」
《国语辞典》:馆长(馆长)  拼音:guǎn zhǎng
管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的负责人。如:「这间图书馆经由馆长重新规划后,已建立电脑档案,迈向资讯化了。」
《漢語大詞典》:馆藏(館藏)
(1).图书馆或博物馆等收藏。如:馆藏 中 外书刊七十万册。
(2).图书馆、博物馆等收藏的图书、器物等。如:丰富的馆藏。
《漢語大詞典》: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中国国家档案馆之一。前身是1925年成立的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文献部。曾多次更名,1980年改今名。馆址北京。藏有1371年至1911年明清宫廷档案和中央机关档案。
《漢語大詞典》: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简称《中图法》。北京图书馆等三十六个单位编制。1975年出版,1980年修订重版。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五大部部类基础上,列编二十二大类。标记符号采用拼音字母和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是我国使用较广泛的一部图书分类法专著。
《国语辞典》:联合目录(联合目录)  拼音:lián hé mù lù
联合许多图书馆的全部或局部书目,汇编而成的综合目录。
《国语辞典》:索书号码(索书号码)  拼音:suǒ shū hào mǎ
图书馆用来排列、出纳和清点图书的标志和依据。也称为「排架目录」。
《国语辞典》:馆际互借(馆际互借)  拼音:guǎn jì hù jiè
图书馆间可互借彼此藏书的合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