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极情尽致(極情盡致)
谓将意趣风致表现得很充分。红楼梦第九三回:“果然 蒋玉菡 扮着 秦小官 伏侍 花魁 醉后神情,把这一种怜香惜玉的意思,做得极情尽致。”
《國語辭典》:广开言路(廣開言路)  拼音:guǎng kāi yán lù
语本《后汉书。卷一五。来歙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若怀迷不反,当显明刑书。」指政府鼓励人民充分发表意见做为施政的参考。宋。苏轼 辩试馆职策问劄子二首之二:「虽陛下广开言路,无所讳忌,而台谏所击,不过先朝之人,所非不过先朝之法。」《官场现形记》第三六回:「现在朝廷广开言路,昨儿新下上谕,内务府人员,可以保送御史。」
《國語辭典》:边际人(邊際人)  拼音:biān jì rén
同时参与两个以上对立的团体,或未能充分参与任何团体的人,如移民、多族群认同者等。这个观念最早由社会学家派克(Robert E.Park)于西元1926年提出,用以指称受到多种文化冲击,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无法归属于任何一方,而难以形成自我认同者。
《漢語大詞典》:半心半意
不充分地或不完全地;不十分热心地,没兴致地。例如:咱们做事不要半心半意。
《國語辭典》:大有作为(大有作為)  拼音:dà yǒu zuò wéi
能充分发挥才干,有大成就与贡献。《孟子。公孙丑下》:「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宋。朱熹。注:「大有为之君,大有作为,非常之君也。」
《國語辭典》:大显神通(大顯神通)  拼音:dà xiǎn shén tōng
形容充分展现高人一等的本领。《西游记》第八九回:「他三人辞了师父,在城外大显神通。」
《國語辭典》:大显身手(大顯身手)  拼音:dà xiǎn shēn shǒu
充分显露、展示自己的本领才干。如:「好不容易盼到正式比赛,我可不愿失去这大显身手的机会。」
《漢語大詞典》:充分又必要条件
如果有甲必有乙,无甲必无乙,那么甲就是乙的充分又必要条件。例如,三角形是等角的,则三角形是等边的,而只有三角形是等角的,三角形才是等边的。因此,三角形等角就是三角形等边的充分又必要条件。
《國語辭典》:词不达意(詞不達意)  拼音:cí bù dá yì
所用的言词无法适切表达心意。宋。释惠洪《石门文字禅。高安城隍庙记》:「盖五百年而书功烈者词不达意,余尝叹息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大凡译技艺的书,必要是这门技艺出身的人去译,还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个词不达意的毛病。」也作「辞不达意」、「辞不意逮」。
《國語辭典》:气壮理直(氣壯理直)  拼音:qì zhuàng lǐ zhí
理由正大充分,则气盛而无所畏惧。如:「若我们没做错事,大可以气壮理直,怕他作啥?」也作「理直气壮」。
《漢語大詞典》:取精用宏
(1).谓享用多而精。语本《左传·昭公七年》:“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 清 全祖望 《经史问答》卷五:“若但以取精用宏为説, 崔庆 、 欒郤 、 孙寧 诸乱臣,孰非取精用宏者,何以不能为厉也?”
(2).谓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充分加以运用。 刘半农 《读〈海上花列传〉》:“观察了熟记在肚里,到下笔时,自然取精用宏了。”《诗刊》1977年第7期:“前者气象浑灏,后者景物细小……达到了字字取精用宏、段段别有洞天,显示出高度洗炼、清新而又富有哲理的艺术特色。”
《國語辭典》:配购(配購)  拼音:pèi gòu
按照一定的数量、价格购买货物。如:「极权国家往往采行配购的经济制度。」《清史稿。卷一四○。兵志一一》:「每日约能造枪弹三千颗,并向洋商酌配购机件,俾一机能造数器,以期价省而用宏。」
《國語辭典》:配售  拼音:pèi shòu
按照规定的数量和价格售给消费者。如:「当民生物资无法充分供应时,只有采取配售方式。」也作「配给」。
《漢語大詞典》:市场体系
在社会化大生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由各类市场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包括生活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
《國語辭典》:说得响(說得響)  拼音:shuō de xiǎng
有道理、有价值。《孽海花》第一五回:「有甚么说得响的事儿,你们打量我不知道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他管儿子是说得响的,更没有人敢派他不是了。」
分類:充分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