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乏绝(乏絶)
(1).食用缺乏、断绝。多指暂时供应不继。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絶。” 孔颖达 疏:“暂无曰乏,不续曰絶。 皇氏 云,长无谓之贫穷,暂无谓之乏絶。”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 之将兵,乏絶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 广 不近水;士卒不尽食, 广 不尝食。” 宋 范镇 东斋记事·补遗:“方春民乏絶时,豫给緡钱贷之,至夏秋输绢於官。” 金 元好问 《王公神道碑铭》:“以 山东 旱,命驰驛赴官,遂专賑贷 东平 诸郡。公所至,推次乏絶,人受实惠,豪猾不得夤缘为姦。”
(2).穷尽;短缺。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 ﹞説 秦王 ,书十上而説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絶,去 秦 而归。”史记·平準书:“车骑马乏絶,县官钱少,买马难得,乃著令。”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玩具·玛瑙:“今偶尔盛产,他时乏絶,必更踊贵。” 梁启超 《复刘古愚山长书》:“谓吾西北腹地诸省,风气阂隔,人才乏絶,恐不足以自立。”
(3).耗竭。 晋 嵇康 《养生论》:“饮食不节,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致乏絶。”
《漢語大詞典》:违阙(違闕)
短缺。唐六典·将作都水监·将作监:“若诸司之应供,四署三监之财物器用,违闕随而举焉。”
分類:短缺
《國語辭典》:缺少  拼音:quē shǎo
短少、欠缺。《三国演义》第六回:「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因途间缺少盘缠,适才得罪长兄,休怪!」也作「缺乏」。
《漢語大詞典》:遗蠹(遺蠹)
亦作“遗蠧”。
(1).见“ 遗蠹 ”。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 建武 遗蠧, 咸和 餘舛,金筒方员之制,飞流吐纳之规,变律改经,一皆惩革。”
(2).指前代遗下的破旧器物。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 建武 遗蠧, 咸和 餘舛,金筒方员之制,飞流吐纳之规,变律改经,一皆惩革。”
(3).指前代留下的被蛀蚀的书籍。因其时间久长,书生蛀虫,故称。 唐 罗隐 谗书·代韦征君逊官疏:“臣少而孱病,自念材君不可攀望多士,退缩山野,掀搅遗蠹,无片言以裨教化,无一字以纪休明。”
(4).犹短缺。 清 顾炎武 《孝陵图》诗:“若夫本卫官,衣食久遗蠹,及今尽流冗,存两千百户。”
《漢語大詞典》:阙短(闕短)
(1).缺陷,毛病。百喻经·人效王眼瞤喻:“﹝世人﹞不解 如来 法王为众生故,种种方便,现其闕短。或闻其法,见有字句不正,便生讥毁,效其不是。”
(2).短缺;缺乏。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还家虽闕短,指日亲晨飱。携持令名归,自足貽家尊。” 钱仲联 集释引 王元启 曰:“闕短,犹空乏,言无可以奉亲者。”
《漢語大詞典》:鲜耗(鮮耗)
犹短缺。《汉书·王莽传下》:“阴阳未和,风雨不时,数遇枯旱蝗螟为灾,穀稼鲜耗,百姓苦飢。” 颜师古 注:“鲜,少也;耗,虚也。”
分類:短缺
《國語辭典》:短绌(短絀)  拼音:duǎn chù
金钱不足或财源缺乏。如:「资金短绌」。
《漢語大詞典》:窭短(窶短)
短缺;匮乏。新唐书·宦者传下·韩全诲:“时财用窶短,帝輟所御膳赐 全诲 等。”
分類:短缺匮乏
《國語辭典》:缺漏  拼音:quē lòu
1.缺损、遗漏。如:「你的说明缺漏了许多重点。」
2.遗漏或不完善的地方。如:「呈上企划案以前,最好再检查一下,免得有任何缺漏。」
《國語辭典》:困蹙  拼音:kùn cù
境况窘迫。《晋书。卷八一。毛宝传》:「公可试与宝兵,使上岸断贼资粮,出其不意,使贼困蹙。」
《漢語大詞典》:辟名
谓库存财物与帐面不符。指因钱财物资短缺而造假帐,以无作有或以少作多。周礼·天官·宰夫:“凡失财用、物辟名者,以官刑詔冢宰而诛之,其足用、长财、善物者,赏之。” 郑玄 注:“辟名,诈为书,以空作见,文书与实不相应也。” 孙诒让 正义:“盖辟者,差戾之言,以空作见,即汉书·食货志所谓‘多张空簿,府臧不实’。若是,则财用物等与实差戾不相应,故谓之辟名。”
《国语辞典》:缺粮(缺粮)  拼音:quē liáng
食物短缺。如:「非洲有些国家,连年的天灾人祸,缺粮现象严重,人民苦不堪言。」
《漢語大詞典》:殚屈(殫屈)
极为短缺匮乏。新唐书·郭子仪传:“窃惟 河南 、 河北 、 江 、 淮 大镇数万,小者数千,殫屈禀给,未始蒐择。”
分類:短缺匮乏
《漢語大詞典》:贫阙(貧闕)
不足,短缺。《旧唐书·张廷珪传》:“又营筑之资,僧尼是税,虽乞丐所致,而贫闕犹多。”
分類:不足短缺
《漢語大詞典》:穷短(窮短)
短缺,谓理由不足。《〈公羊传〉序》“其势虽问不得不广” 唐 徐彦 疏:“遂恐己説穷短,不得不广引外文,望成己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