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以时(以時)  拼音:yǐ shí
合于时令、时机,不失其时。《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文选。张衡。东京赋》:「取之以道,用之以时。」
《分类字锦》:动静以时(动静以时)
张仲甫 雷赋 动静必以其时,喜怒于焉有节。
分类:
《分类字锦》:婚姻以时(婚姻以时)
诗小序桃夭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也
分类:
《分类字锦》:取与以时(取与以时)
史记自序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与以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
分类:富豪
《分类字锦》:收敛以时(收敛以时)
刘禹锡授仓部郎中制收敛以时储蓄必谨俾夫凶荒无患贫富克均
分类:户部
《分类字锦》:三材以时(三材以时)
周礼考工记轮人为轮斩三材必以其时注三材所以为毂辐牙也斩之以时材在阳则中冬斩之在阴则中夏斩之今世毂用杂榆辐以檀牙以橿也
分类:
《國語辭典》:不会(不會)  拼音:bù huì
1.不至于。《三国演义》第六○回:「汝川中不会谄佞,吾中原岂有谄佞者乎?」
2.不见,不会面。《红楼梦》第五三回:「所有贺节来的亲友一概不会,只和薛姨妈、李婶二人说话取便。」
3.不能。如:「这孩子到现还不会说话,真令人担心。」
4.不愿。如:「我绝不会透露他的去处。」
《漢語大詞典》:荐新(薦新)
以时鲜的食品祭献。仪礼·既夕礼:“朔月,若荐新,则不馈于下室。”礼记·檀弓上:“有荐新,如朔奠。” 孔颖达 疏:“荐新,谓未葬中间得新味而荐亡者。”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十八:“ 隆庆 初,詔罢 宝坻县 等处採取鱼鲜,自今荐新上供,俱令光禄寺备办。” 清 昭梿 啸亭杂录·荐新:“今 奉先殿 每月荐新,仍沿 明 制。”
《漢語大詞典》:暖律(煖律)
古代以时令合乐律,温暖的节候称“暖律”。 唐 罗隐 《岁除夜》诗:“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宋 范纯仁 《鹧鸪天》词:“腊后春前暖律催,日和风暖欲开梅。” 明 方孝孺 《友筠轩赋》:“春之时也,暖律乍起,和风方刚。”
煖律:指温暖的节候。 宋 玉英 《浪淘沙》词:“塞上早春时,煖律犹微。”煖,一本作“ 暖 ”。
《漢語大詞典》:辰告
谓以时告戒。《诗·大雅·抑》:“訏謨定命,远犹辰告。” 郑玄 笺:“为天下远图庶事,而以岁时告施之。” 朱熹 集传:“辰,时。告,戒也。辰告,谓以时播告也。”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远猷辰告, 谢安 以为佳话。”
分類:以时告戒
《漢語大詞典》:播时(播時)
种植。时,通“ 蒔 ”。一说,谓播种以时。书·舜典:“汝 后稷 ,播时百穀。”《史记·五帝本纪》:“播时百穀。”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时,读曰蒔。” 张守节 正义:“播时谓顺四时而种百穀。” 南朝 梁 萧子云 《梁三朝雅乐歌·需雅一》:“农用八政食为元,播时百穀民所天。”
《漢語大詞典》:正辰
犹正日。与邪辰、邪时相对。古以时辰占察来者之善恶。《汉书·翼奉传》:“ 平昌侯 比三来见臣,皆以正辰加邪时。辰为客,时为主人,以律知人情。”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谓乙丑之日也,丑为正日,加未而来为邪时。’ 晋灼 曰:‘以上占推之,南方巳午、西方酉戌、东北丑寅为正。’”
《漢語大詞典》:角人
周 代官名。执掌以时征收犀象麋鹿等兽的齿角,以当邦赋之政令。见周礼·地官·角人
《国语辞典》:五功  拼音:wǔ gōng
回教徒修持的功夫。以时念真宰、日礼五时、岁斋一月、岁捐课财、朝觐天方,合称为念、礼、斋、课、朝五功。
《漢語大詞典》:佚特
谓使牡马安其血气,以时交配。周礼·夏官·庾人:“掌十有二闲之政,教以阜马佚特,教駣攻驹。” 郑玄 注:“ 杜子春 云:‘佚’当为‘逸’…… 玄 谓逸者用之不使甚劳,安其血气也。” 王安石 周官新义:“阜马者,养马而阜之,既阜矣,又佚特以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