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楚骚庚寅
 
记庚寅


《楚辞补注》卷一〈离骚经·王逸序〉~3~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汉·王逸注:「庚寅,日也。降,下也。《孝经》曰:故亲生之膝下。寅为阳正,故男始生而立于寅。庚为阴正,故女始生而立于庚。言己以太岁在寅,正月始春,庚寅之日,下母之体而生,得阴阳之正中也。」
典故
子后寅前


《全唐诗》卷六百九十八〈岁除对王秀才作〉
我惜今宵促,君愁玉漏频。岂知新岁酒,犹作异乡身。雪向寅前冻,花从子后春。到明追此会,俱是隔年人。
《骈字类编》:甲寅
宋书历志张寿王挟甲寅元以非汉历杂侯清台课在下第 砚冈笔志本朝状元多同岁比于星历必有可推者但士术无能晓之尔前徐奭梁固皆生于乙酉王曾张师德皆生于戊寅吕溱杨寘皆生于甲寅贾黯郑獬皆生于壬戌彭汝砺许安世皆生于辛巳陈尧咨王整皆生于庚午
又宋书符瑞志青龙三年柳谷之元川溢漏石形改易状似灵龟广一丈七尺一寸围五丈八寸立于川西有石马十二其一仙人骑之其一骑靽其五有形而不善成其五成形又有一牛八卦列宿彗星之象有玉匣开盖于前有玉玦二玉璜一又有麒麟凤凰白虎马牛于中布列有文字曰上上三天王述大金讨大曹金但取之金立中大金马一匹中正大吉关寿此马甲寅述水凡三十五字石色苍而物形及字并白石书之皆隆起魏明帝恶其文有讨曹凿去为计以苍石塞之宿昔而白石满焉当时称为祥瑞
分类:甲寅
《國語辭典》:同寅  拼音:tóng yín
同具敬长之心,指同僚、共事的官吏。《书经。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文明小史》第二二回:「骤然署了美缺,同寅中就有许多人不服。」
分類:同僚五部
《漢語大詞典》:戊寅
六十甲子第十五位。例如:自戊寅年。(此指乾隆二十三年即1758年。)——·袁枚《祭妹文》
《國語辭典》:寅畏  拼音:yín wèi
敬畏。《书经。无逸》:「严恭寅畏,天命自度。」唐。白居易〈画大罗天尊赞〉:「皇帝孝敬寅畏,忧勤劳谦。」
《漢語大詞典》:寅亮
恭敬信奉。书·周官:“贰公弘化,寅亮天地,弼予一人。” 孔 传:“敬信天地之教,以辅我一人之治。”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寅亮圣皇,登翼王室。”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自非坦怀至公,永鉴崇替,孰能光辅五君,寅亮二代者哉!”一本作“ 夤亮 ”。 宋 王安石 《批答宰臣曾公亮已下贺寿星见》:“卿等寅亮帝工,阜成邦采,摛文告庆,归福朕躬。”
《漢語大詞典》:寅恭
恭敬。 宋 范仲淹 《谢转礼部侍郎表》:“臣敢不夕惕三省,寅恭一心,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帝亲习封禪仪于 崇德殿 。初,礼官言帝王无亲习之文,帝曰:‘朕以达寅恭之意,岂惮劳乎!’” 明 李东阳 《约斋记》:“比予校文南畿,公寔主聘荐,周旋閲月。寅恭如一,日见其衣服舆乘不饰华飭。”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四六小启式》:“无任寅恭,仰祈丙鉴。”
分類:恭敬
《國語辭典》:建寅  拼音:jiàn yín
夏历以寅月为岁首,称为「建寅」。《淮南子。天文》:「天一元始,正月建寅。」后指阴历正月。唐。张子容〈长安早春〉诗:「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漢語大詞典》:斗建
即农历之月建。古时以北斗星的运转计算月令,斗柄所指之辰谓之斗建。如正月指寅,为建寅之月,二月指卯,为建卯之月。《汉书·律历志上》:“日至其初为节,至其中斗建下为十二辰,视其建而知其次。”魏书·术艺传·张渊:“尔乃四气鳞次,斗建星移。” 唐 刘驾 《塞下曲》:“下营看斗建,传号信狼烟。” 明 张居正 《万寿无疆颂》:“彼星历家,以天道为不可测也,巧占斗建作甲乙,日积为岁,岁积为纪,乘而为十百千万,衍而为元会运世。”
《國語辭典》:三正  拼音:sān zhēng
夏正建寅,商正建丑,周正建子,称为「三正」。《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三正迭绍,洪圣启运。」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自)洎周公维新,姬公定法,䌷三正以班历,贯四时以联事。」也称为「三统」。
《國語辭典》:三正  拼音:sān zhèng
天、地、人的正道。《书经。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汉。孔安国。传:「怠惰弃废天、地、人之正道。」
《漢語大詞典》:寅缘(寅緣)
(1).沿着某物盘桓或顺着某物行进。 唐 白居易 《池上有小舟》诗:“岸曲舟行迟,一曲进一觴。未知几曲醉,醉入无何乡。寅缘潭岛间,水竹深青苍。” 唐 刘禹锡 《玄览亭》诗:“萧洒青林际,寅缘碧潭隈。”寅,一本作“ 夤 ”。 元 麻革 《游龙山记》:“憇过午,謁主僧 英公 ,相与步西岭,过 文殊巖 ……徜徉者久之,寅缘入西方丈。”
(2).指某种可资凭借攀附的关系。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七:“公戏 郑 曰:‘术者道我贵,吾今已升舍,若登甲科,贵亦不难。谓汝贵时,恐无此理。’ 郑 徐答曰:‘我亦有少寅缘,但不欲言。’公力詰之,乃曰:‘某自丧偶后,有息女甫七岁,无人鞠养,将与中贵为养女,闻尝进入内,性极惠黠,颇得宠遇。恐异时因此进身,未可期。’”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拒弋:“便是那 张四维 ,倚恃金多,始贿 新郑 ,再贿 江陵 ,又贿武清伯 李伟 、太监 冯保 ,乃得寅缘入相。”
(3).指水流或波纹等连绵不断。 唐 李白 《愁阳春赋》:“演漾兮寅缘,窥青苔之生泉。”寅,一本作“ 夤 ”。 唐 白居易 《泛渭赋》:“夜分兮叩舷,天无云兮水无烟。迟迟兮明月,波澹艷兮棹寅缘。”
《國語辭典》:寅宾(寅賓)  拼音:yín bīn
恭敬引导。《书经。尧典》:「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分類:恭敬导引
《國語辭典》:寅清  拼音:yín qīng
洁身慎行,其心谨敬而清洁。语本《书经。舜典》:「夙夜惟寅,直哉惟清。」宋。杨万里 樱桃诗:「天上荐新旧分赐,儿童犹解忆寅清。」
《分类字锦》:寅年
白居易 东南行诗 亥日饶虾蟹,寅年足虎貙。
分类:干支
《漢語大詞典》:寅正
农历正月。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周礼时月:“四时命官,悉从寅正。”
旧时计时,指凌晨四点。
《漢語大詞典》:寅饯(寅餞)
恭敬送行。《书·尧典》:“分命 和仲 ,宅西曰 昧谷 ,寅饯纳日。” 孔 传:“饯,送也。日出言导,日入言送。” 孔颖达 疏:“日入在於西方,令此 和仲 恭敬从送既入之日。”《尚书考灵曜》卷二:“春夏民欲早作,故令民先日出而作,是谓寅宾出日;秋冬民欲早息,故令民候日入而息,是谓寅饯纳日。春迎其来,秋送其去,无不顺矣。” 唐 徐坚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出郊开帐饮,寅饯盛离章。”
分類:恭敬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