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凌 → 淩凌”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向晨(嚮晨)
(1).谓报晓。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正始 九年举秀才” 裴松之 注引《辂别传》:“天时大热,移牀在庭前树下,乃至鷄向晨,然后出。”
(2).黎明;凌晨。 明 刘基 《郁离子·蛇蝎》:“鸡不鸣於向晨而鸣於宵中,则人听惑。”
天色将明。金史·襄传:“嚮晨压敌,突击之。”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续集·南宋高宗遗事》:“天亦嚮晨,王先闻僧与神言,放胆闯入军营。”
《漢語大詞典》:陵晨
凌晨;清晨。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遭脣舌之纷罗,独陵晨而孤雊。” 唐 韩愈 《戏题牡丹》诗:“陵晨併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分類:凌晨清晨
《漢語大詞典》:向早
凌晨。清史稿·高宗纪二:“庚辰,免 张廷玉 带领引见,并諭不必向早入朝及勉强进内。”
分類:凌晨
《漢語大詞典》:凌晨(淩晨)
迫近天亮的时光;清晨,清早。 北周 王褒 《入朝守门开》诗:“凤池通复道,严驾早凌晨。” 唐 徐敞 《白露为霜》诗:“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凌晨过 驪山 ,御榻在嵽嵲。” 元 马祖常 《驾发上京》诗:“苍龙对闕夹天閽,秋驾凌晨出国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劳山道士:“其门人甚众,薄暮毕集。 王 俱与稽首,遂留观中。凌晨,道士呼 王 去,授以斧,使随众採樵。” 峻青 《壮志录》:“现在,当我写完了这篇短文的时候,已是凌晨四点钟了。”
淩晨:天快亮的时候;清晨。 清 冯桂芬 《潘母张太夫人墓志铭》:“凌晨盥潄毕,易新衣,有顷,遂不语。”
《漢語大詞典》:丙夜
三更时候,为晚上十一时至翌日凌晨一时。南史·梁纪中:“祀南郊……先是一日丙夜,南郊令 解涤之 等到郊所履行,忽闻异香三随风至。” 宋 陆游 《书雨》诗:“仲冬候始寒,丙夜天正黑。” 清 昭梿 啸亭续录·鲍双五侍郎:“余邸既遭回禄,公每劝宜急修葺,以存国体,至丙夜修书,洋洋数千语以责之。”
《漢語大詞典》:晓箭(曉箭)
拂晓时漏壶中指示时刻的箭。常借指凌晨这段时间。 唐 王维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诗:“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唐 薛逢 《元日楼前观仗》诗:“千门曙色锁寒梅,五夜疏鐘晓箭催。”
《漢語大詞典》:铁牌(鐵牌)
(1).一种响器。古时僧人凌晨敲击,用以报晓。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天晓诸人入市:“每日交五更,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门报晓。”
(2).犹铁榜。清史稿·世祖纪二:“如有窃权纳贿,交结官员,越分奏事者,凌迟处死,特立铁牌,俾世遵守。” 邓云乡 《红楼风俗谭·太监种种》:“ 清 代鉴于 明 代的太监弄权…… 顺治 十二年裁定太监,立了‘铁牌’,规定:‘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交结官员、越分奏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特立铁牌,世世遵守。’据 金梁 《清宫史略》记载:‘铁牌高四尺五寸,广一尺九寸、厚一寸,铸设内务府,今存。’”
《漢語大詞典》:犯卯
超过卯时。凌晨五时至七时为卯时。 唐 马异 《暮春醉中寄李干秀才》诗:“欢异且交亲;酒生开瓮春。不须愁犯卯,且乞醉过申。” 清 朱彝尊 《柳巷杏花歌同严中允钱编修作》:“朝从 潞河 还,犯卯酒未醒。”
《漢語大詞典》:寅正
农历正月。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周礼时月:“四时命官,悉从寅正。”
旧时计时,指凌晨四点。
《漢語大詞典》:丁夜
四更时,即凌晨一时至三时。新唐书·天文志二:“﹝ 太和 ﹞九年六月丁酉,自昏至丁夜,流星二十餘,纵横出没,多近天汉。”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自甲夜至五鼓” 元 胡三省 注:“夜有五更:一更为甲夜,二更为乙夜,三更为丙夜,四更为丁夜,五更为戊夜。” 清 王晫 今世说·文学:“﹝ 包饮和 ﹞每丁夜渡江。”
《漢語大詞典》:昏昕
(1).曚昽的早晨,凌晨。仪礼·士昏礼:“凡行事,必用昏昕。” 贾公彦 疏:“昕即明之始,君子举事尚早,故用朝旦也。”
(2).犹旦夕,早晚。 宋 曾巩 《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至於伐鼓鸣角,以警昏昕。” 元 刘埙 隐居通议·古赋一:“ 幼安 为作《丽譙赋》,以寓颂规,辞旨精步,其序曰:‘……立壶植箭,而昼夜分;鸣角伐鼓,而昏昕定。’”
(3).泛指时日,时光。 唐 权德舆 《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诗:“侍坐驰梦寐,结怀积昏昕。”
《漢語大詞典》:寅时(寅時)
旧时计时法指凌晨三点钟到五点钟。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大奶奶, 杜 家管事说寅时都要过啦。现在非要抬棺材不可了。”
《漢語大詞典》:头炉香(頭爐香)
凌晨在神佛像前为表虔诚烧的第一支香。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至二十四日,夜五更争烧头炉香,有在庙止宿,夜半起以争先者。”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头炉香:“ 宋 人《异闻总録》载: 潁昌 韩元英 事, 岳帝 甚谨,时降其家。后神不肯临。急遣一亲信僕,持香往 岱岳 祈谢,谓曰:‘圣帝惟享头炉香。’”亦省称“ 头香 ”。 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折:“明日絶早起来,烧了头香去罢。” 清 袁枚 新齐谐·烧头香:“凡世俗神前烧香者,以侵早第一枝为头香,至第二枝便不敬。” 黄宗英 《小木屋》:“都说,‘烧头香’的人会有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