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痛哭  拼音:tòng kū
极为伤心的大哭。《三国演义》第三回:「崔毅引贡见帝,君臣痛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父兮桎梏亡身,女兮街衢痛哭。」也作「恸哭」。
《國語辭典》:痛哭流涕  拼音:tòng kū liú tì
语本《汉书。卷四八。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形容非常悲痛、伤心而流泪。宋。杨万里〈胡公行状〉:「此膝一屈不可复振,……可为痛器流涕长太息者矣。」也作「恸哭流涕」。
《漢語大詞典》:西台痛哭(西臺痛哭)
宋 末 文天祥 抗 元 失败被害。八年后, 谢翱 与友人登 西台 痛哭致祭,并作《登西台恸哭记》以记其事。后用以称亡国之痛。 柳弃疾 《怀人诗》之四:“ 西臺 痛哭 谢晞髮 ,眢井沉书 郑亿翁 。”亦作“ 西台痛哭 ”。 叶叶 《书壬子宫驼记后》诗:“风流十代无遗爱,谁解 西台 痛哭诗。”
见“ 西臺痛哭 ”。
《漢語大詞典》:唐衢痛哭
唐衢 , 唐 中叶诗人,屡应进士试,不第。所作诗意多伤感。见人诗文有所悲叹者,读后必哭。尝游 太原 ,预友人宴,酒酣言事,失声大哭。时人称 唐衢 善哭。事见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白居易 《伤唐衢》诗二首、《旧唐书·唐衢传》。后用为伤时失意之典。 康有为 《出都留别诸公》诗:“沧海惊波百怪横, 唐衢 痛哭万人惊。”
《國語辭典》:痛哭流涕  拼音:tòng kū liú tì
语本《汉书。卷四八。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形容非常悲痛、伤心而流泪。宋。杨万里〈胡公行状〉:「此膝一屈不可复振,……可为痛器流涕长太息者矣。」也作「恸哭流涕」。
《国语辞典》:嚎啕痛哭  拼音:háo táo tòng kū
放声大哭。《三国演义》第一一二回:「城已将陷,魏兵在城内嚎啕痛哭,声闻四野。」也作「号咷痛哭」、「号啕痛哭」。
分类:放声大哭
《国语辞典》:号咷痛哭(号咷痛哭)  拼音:háo táo tòng kū
放声大哭。《通俗常言疏證。性情。号咷痛哭》引元。杨显之《临江驿剧》:「从今后忍气吞声,再不敢号咷痛哭。」也作「号啕痛哭」、「嚎啕痛哭」。
《国语辞典》:号啕痛哭(号啕痛哭)  拼音:háo táo tòng kū
放声大哭。《老残游记》第一四回:「想一想,一家人都没有了,就剩了自己,没有一个不是号啕痛哭。」也作「号咷痛哭」、「嚎啕痛哭」。
分类:放声大哭
《国语辞典》:痛哭失声(痛哭失声)  拼音:tòng kū shī shēng
伤心大哭,以致气结无法出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夫妻相见了,痛哭失声。」
《国语辞典》:抱头痛哭(抱头痛哭)  拼音:bào tóu tòng kū
形容因极度悲伤或喜悦而相抱大哭。《老残游记》第四回:「这里于家父子同他家里人抱头痛哭。」也作「抱头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