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举骨肉

相关人物
祁奚


《春秋左传·襄公三年》
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雠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雠,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
《世说新语》上卷上《言语》
慈明曰:「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以为至公。」

例句

奉公举骨肉,诛叛经寒温。 杜甫 览柏中允兼子侄数人除官制词因述父子兄弟四美载歌丝纶

《國語辭典》:骨肉  拼音:gǔ ròu
比喻至亲。指父子兄弟等。《管子。轻重丁》:「故桓公推仁立义,功臣之家,兄弟相戚,骨肉相亲,国无饥民,此之谓缪薮。」
《漢語大詞典》:骨肉亲(骨肉親)
指血统关系亲密的家人,如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 唐 杜甫 《戏赠阌乡秦少府短歌》:“去年行宫当太白,朝廻君是同舍客,同心不减骨肉亲,每语见许文章伯。” 明 刘基 《丙申二月别绍兴诸公》诗:“岂无骨肉亲?太半生死隔。”
《国语辞典》:骨肉情  拼音:gǔ ròu qíng
至亲家人间的情感。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國語辭典》:亲骨肉(親骨肉)  拼音:qīn gǔ ròu
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红楼梦》第七五回:「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也称为「亲骨血」。
《漢語大詞典》:贱骨肉(賤骨肉)
指低贱的人。 曹禺 《日出》第三幕:“[ 翠喜 ]:‘哼,都是人,谁生下就这么贱骨肉,愿意吃这碗老虎嘴里的饭?’”
分類:低贱
《國語辭典》:至亲骨肉(至親骨肉)  拼音:zhì qīn gǔ ròu
关系最密切的亲人,通常是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封神演义》第五六回:「依臣愚见,必用至亲骨肉之臣征伐,庶无二者之虞。」
《漢語大詞典》:一家骨肉
谓全家的亲人。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相陵相贼,自其一家骨肉之亲,已不能无尔我胜负之意,彼此藩篱之形。” 清 吴兰馨 《绛蘅秋·设局》:“一家骨肉,説什么年轻。”
分類:全家亲人
《国语辞典》:情深骨肉  拼音:qíng shēn gǔ ròu
情感比骨肉至亲还深厚。《周书。卷一五。列传。于谨》:「夙蒙丞相殊眷,情深骨肉,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明。无名氏《运甓记》第二四出:「感曹丘延誉,情深骨肉,从今去泣别离亭,须有日恩酬推毂。」也作「情逾骨肉」。
《国语辞典》:情逾骨肉  拼音:qíng yú gǔ ròu
情谊比骨肉至亲还要深厚。《聊斋志异。卷一。王六郎》:「拜识清扬,情逾骨肉,然相别有日矣。」也作「情深骨肉」。
《国语辞典》:亲生骨肉(亲生骨肉)  拼音:qīn shēng gǔ ròu
亲生的子女。如:「经过许多波折,他终于与离散多年的亲生骨肉重逢。」
分类:亲生子女
《国语辞典》:骨肉分离(骨肉分离)  拼音:gǔ ròu fēn lí
至亲家人四散分离。《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害得我骨肉分离,死无葬身之地,我好苦也!我好恨也!」也作「骨肉离散」。
《国语辞典》:骨肉各方  拼音:gǔ ròu gè fāng
至亲家属各在一方,无法团聚。《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国语辞典》:骨肉离散(骨肉离散)  拼音:gǔ ròu lí sàn
至亲家人四散分离。《诗经。唐风。杕杜。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也作「骨肉分离」。
《国语辞典》:骨肉离异(骨肉离异)  拼音:gǔ ròu lí yì
比喻至亲家属分散异地,无法团聚。《红楼梦》第七一回:「又近因在外几年,骨肉离异,今得晏然复聚于庭室,自觉喜幸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