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间 → 闲间閒”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世界
(1).佛教语,犹言宇宙。世指时间,界指空间。《楞严经》卷四:“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 南朝 梁 沈约 《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忽自见大光明遍於世界,山河树木,浩然无碍。” 唐 王缙 《游悟真寺》诗:“山河穷百万,世界满三千。”
(2).世上;人间。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以世界外事及神化无方,为虚诞也。” 唐 孟浩然 《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诗:“竹柏禪庭古,楼臺世界稀。”《西游补》第十六回:“妖魔扫尽,世界清空。”
(3).天下;江山。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金腰带,银腰带, 赵 家世界 朱 家坏。”《前汉书平话》卷下:“老相公焉能怒乎?若不封了 吕氏 ,我恐灭了咱 汉 家世界。”《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下西川传》:“我不共你争夺世界,损害乾坤。”
(4).指人们活动的某一领域或范围。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道士﹞既出,谓 虬髯 曰:‘此世界非公世界。他方可也。’” 元 张可久 《寨儿令·收心》曲:“偏游春世界,交付锦排场。” 茅盾 《创造》一:“ 君实 本能的开眼向房中一瞥,看见他自己的世界缩小到仅存南窗下的书桌;除了这一片‘干净土’,全房到处是杂乱的痕迹,是 娴娴 的世界了。”
(5).地球上所有地方;全球各国。 马君武 《从军行》诗:“祖国岂不美?世界昔第一。” 巴金 《探索集·访问广岛》:“我看见许多健康活泼的 广岛 儿童,在他们周围开放着美丽的鲜花,它们是世界各大城市儿童送来的礼物。”
(6).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总和。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参见“ 世界观 ”。
(7).境界。 唐 方干 《游张公洞寄陶校书》诗:“数里烟云方觉异,前程世界更应宽。” 宋 王禹偁 《日长简仲咸》诗:“ 子美 集开诗世界, 伯阳 书见道根源。”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五言律诗,其气脉犹与古诗相近;至於七言律诗,则别一世界矣。” 鲁迅 《且介亭杂文·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闻《韶》是一个世界;口渴,是一个世界。”
(8).局面。朱子语类卷三七:“如 汤 放 桀 , 武王 伐 紂 , 伊尹 放 太甲 ,此是权也;若日日时时用之,则成甚世界了?”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本朝若不是 永乐 振作一番,信着 建文 软弱,久已弄成个 齐 梁 世界了!” 茅盾 《右第二章》三:“ 东洋 飞机的炸弹拣人多处乱掷。 闸北 成了一片瓦砾场, 闸北 成了恐怖世界!”
(9).时世。 唐 顾况 《经废寺》诗:“不知何世界,有处似 南朝 。”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三章:“夫电话、铁路、汽船数事者,开创不及百数十年,今之疾速过前世界远矣。” 潘飞声 《壬子新岁作》诗:“一笑 陈摶 堕驴背, 唐 虞 世界説共和。”
(10).指世道,社会风气。朱子语类卷一三○:“世界不好,都生得这般人出来,可叹!”儒林外史第一回:“你们知道现在是非钱不行的世界了。” 周立波 《盖满爹》:“尤其是 楠森 ,要跟爹老子算账,说小时候打过他,这是么子话?在旧社会,世界不好,哪一个脾气不躁?他说要算账,又如何算法?”
(11).指众人。《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 月娘 道:‘不看世界面上,一百年不理才好。’”
《漢語大詞典》:世界观(世界觀)
也称“宇宙观”。 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总的看法。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在某种世界观的支配下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在哲学上存在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世界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
《漢語大詞典》:尘世(塵世)
犹言人间;俗世。 唐 元稹 《度门寺》诗:“心源虽了了,尘世苦憧憧。” 元 不忽木 《点绛唇·辞朝》曲:“臣离了九重宫闕,来到这八方宇宙,寻几箇诗朋酒友,向尘世外消磨白昼。”《老残游记》第十回:“不但此曲为尘世所无,即此弹法亦山中古调,非外人所知。” 郭沫若 《落叶·第二十三信》:“想在远隔尘世的深山之中寂寞地但是是高贵地去生活着的景慕,强烈地在我心中浮动。”
《漢語大詞典》:人寰
人间;人世。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去帝乡之岑寂,归人寰之喧卑。” 唐 白居易 《长恨歌》:“迴头下望人寰处,不见 长安 见尘雾。”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四折:“出人寰脱离灾障,拜辞了风流情况。”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近视之,酣睡未醒,酒气犹芳,頳颜醉态,倾絶人寰。” 郭沫若 《孤竹君之二子》:“啊啊,我回顾那堕落了的人寰,我还禁不住愤怒重重,痛定思痛。”
分類:人间人世
《漢語大詞典》:人中
(1).人群之中。左传·襄公二二年:“他日朝,与 申叔豫 言,弗应而退。从之,入於人中。”
(2).人间。百喻经·伎儿作乐喻:“人中天上虽受少乐,亦无有实。”
(3).人的上唇正中凹下的部分。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人中:“ 钱唐 陈鑑如 ……因谓曰:脣之上何以谓之人中,若曰人身之中半,则当在脐腹间。盖自此而上,眼耳鼻皆双窍,自此而下,口暨二便皆单窍。” 朱自清 《择偶记》:“回来裁缝说人家看得很细:说我的‘人中’长,不是短寿的样子。”
(4).穴位名。位于上唇人中沟正中近上方处。为急救昏厥的要穴。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二折:“呀,叫一声 杨景 哥哥,直恁的叫不回他。我这里掐人中, 七娘子 揪头髮。”《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当下老夫妻手忙脚乱,掐住人中。”红楼梦第五七回:“﹝ 李嬷嬷 ﹞用手向他脉上摸了摸,嘴唇人中上着力掐了两下。”
《漢語大詞典》:下土
(1).大地。《诗·小雅·小明》:“明明上天,照临下土。” 唐 张乔 《试月中桂》诗:“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 明 何景明 《九咏》:“下土幽暗而嶮巇兮,需光泽之照临。”
(2).四方;天下。书·舜典:“帝釐下土,方设居方。” 孔 传:“言 舜 理四方,诸侯各设其官居其方。”国语·吴语:“余心岂忘忧恤,不惟下土之康靖。” 韦昭 注:“不但忧四方,乃忧王室也。”后汉书·仲长统传:“故下土无壅滞之土,国朝无专贵之人。” 宋 曾巩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其渊谋远略,必中事几,善训嘉謨,可为世则者,传闻下土,虽仅得其一二,已足以度越众虑,非可闚测,可谓有君人之德大。” 鲁迅 《无题》诗:“下土惟 秦 醉,中流辍 越 吟。”
(3).指人间。《诗·小雅·小旻》:“旻天疾威,敷于下土。”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五:“ 豫章 人 刘广 ,年少未婚,至田舍,见一女子,云:‘我是 何参军 女,年十四而夭,为 西王母 所养,使与下土人交。’ 广 与之缠绵。” 前蜀 贯休 《阳春曲》:“何不却辞上帝下下土,忍见苍生苦苦苦!” 清 魏源 《杂诗》之四:“维帝高冥冥,安闻下土怨。”
(4).偏远的地方。汉书·刘辅传:“臣等愚,以为 辅 幸得託公族之亲,在諫臣之列,新从下土来,未知朝廷体,独触忌讳,不足深过。” 汉 王符 潜夫论·三式:“细民冤结,无所控告,下土边远,能诣闕者,万无数人,其得省治,不能百一。”魏书·朱长生传:“ 高车 主 阿伏至罗 责 长生 等拜, 长生 拒之曰:‘我天子使,安肯拜下土诸侯!’”
(5).低洼之地。书·禹贡:“厥土惟壤,下土坟壚。” 孔 传:“高者壤,下者壚。”一说,下等土地。 孙星衍 注引 马融 曰:“ 豫州 地有三等,下者坟壚也。”
犹入土。指埋葬。 宋之的 《故乡》:“老的下土的时候,使了财主五吊钱,几年没还上,咱祖上留下来的这几间破草房跟西河沿那八分菜田地,都出给财主了。”
《漢語大詞典》:下界
(1).指人间;对天上而言。 唐 白居易 《曲江醉后赠诸亲故》诗:“中天或有长生药,下界应无不死人。”《西游记》第四回:“大王,你在天上,不觉时辰。天上一日,就是下界一年哩。”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高青邱诗:“独 青邱 如半天朱霞,映照下界,至今犹光景常新,则其天分不可及也。” 徐迟 《财神和观音》:“后来,财神爷就用脚踢开了祥云,他们一起向下界看去。”
(2).指阴间,地府。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六篇:“﹝ 华光 ﹞以忆其母,访于地府,复因争执,大闹阴司,下界亦鼎沸。”
下凡。《宣和遗事》前集:“此上感得 火德星君 霹靂大仙 下界降生,於 西京 洛阳县 夹马营 赵洪恩 宅生下箇孩儿。”
《漢語大詞典》:地上
(1).陆地上。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夏日至,於泽中之方丘奏之。”亦指地面上。 唐 李白 《静夜思》诗:“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鲁迅 《呐喊·鸭的喜剧》:“小鸭也诚然可爱,遍身松花黄,放在地上,便蹒跚的走,互相招呼,总是在一处。”
(2).指人间,阳世。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駟驰而过隙也。”汉书·周亚夫传:“廷尉责问曰:‘君侯欲反何?’ 亚夫 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乎?’吏曰:‘君纵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 宋 苏舜钦 《吴江亭上对月》诗:“不疑身世在地上,祗恐槎去触斗牛。”
《漢語大詞典》:俗尘(俗塵)
(1).人间。 唐太宗 《谒并州大兴国寺》诗:“对此留餘想,超然离俗尘。”
(2).世俗人的踪迹。 唐 李颀 《题璿公山池》诗:“此外俗尘都不染,惟餘玄度得相寻。” 宋 司马光 《邵兴宗南园草盛不翦仆过而爱之为诗以赠》:“车马不甚繁,门前无俗尘。”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一:“ 元功 诗云……市朝甚邇俗尘远,土产虽少人烟繁。”
(3).比喻世俗的偏见。 鲁迅 《且介亭杂文集·答〈戏〉周刊编者信》:“这回编者的对于主角 阿Q 所说的绍兴话,取了这样随手胡调的态度,我看他的眼睛也是为俗尘所蔽的。”
《漢語大詞典》:世尘(世塵)
(1).尘世;人间。 唐 王昌龄 《题朱炼师山房》诗:“叩齿焚香出世尘,斋坛鸣磬步虚人。”《天雨花》第五回:“这般隐弊谁能测,真是天星降世尘。”
(2).指世俗之事。 唐 杜甫 《别赞上人》诗:“还为世尘婴,颇带顦顇色。” 明 屠隆 《綵毫记·访道仙翁》:“弟子隐志不坚,为世尘牵引,有违明训。”
《漢語大詞典》:尘凡(塵凡)
(1).人间;俗世。 宋 苏轼 《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之二:“山前雨水隔尘凡,山上仙风舞檜杉。” 明 刘基 《仙人洞》诗之一:“五云隔断尘凡路,説着人间总不知。”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若非月窟 嫦娥 ,定是 瀟 湘 神女,尘凡世界那有这等姿容?”红楼梦第一○三回:“﹝ 贾雨村 ﹞道:‘学生自蒙……受任贵乡,始知老先生超悟尘凡,飘举仙境。’”
(2).凡人。《宣和遗事》前集:“恩许尘凡时纵步,不知身在五云深。”
《漢語大詞典》:尘间(塵間)
人间。 宋 范成大 《续长恨歌》之三:“无端却作尘间念,已被仙官圣得知。” 明 刘基 《题美人书红叶图》诗:“无人解识诗中意,天上尘间总是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 温 侧耳倾心,稍稍会其节奏。道人试使弹,点正疏节,曰:‘此尘间已无对矣。’”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二:“如果应用佛家的说法,这三个月的避暑生活,乃是一杯法水,洗尽尘间不净垢。”
分類:人间
《漢語大詞典》:凡间(凡間)
世间;人间。《敦煌曲子词·内家娇》:“应是降王母仙宫,凡间略现容真。” 宋 苏轼 《洞霄宫》诗:“上帝高居愍世顽,故留琼馆在凡间。”《西游记》第五一回:“这等啊,决不是凡间怪物,定然是天上凶星。”红楼梦第一一八回:“至於神仙那一层,更是谎话,谁见过有走到凡间来的神仙呢?” 许地山 《女儿心》:“仙人还会下到凡间救度他底亲人,你听过这话么?”
分類:世间人间
《漢語大詞典》:人封
人间;尘世。 晋 道恒 《释驳论》:“至於体道神化,超落人封,非可算计而未曾致言,何其党乎?”
分類:人间尘世
《漢語大詞典》:中界
(1).交界处。 明 杨循吉 《苏谈·韩公有度量》:“ 梧州 ,两 广 中界也。”
(2).指人间。与上界(仙境)、下界(阴间)相对。《四游记·祖师入天宫收华光》:“乞我主宽恩,容 华光 去中界,助收黑气,若有功之日,将功折罪。”《说岳全传》第八十回:“臣查得中界 道君皇帝 元日郊天,误写表文。”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六篇:“ 玄天上帝 以水服之,使走人间,托生 萧氏 ,是为 华光 ,仍有神通,与神魔战,中界亦鼎沸。”
《漢語大詞典》:人宇
人间。 清 龚自珍 《捕蜮》:“厥族有大有小,布满人宇。”
分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