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玄妙  拼音:xuán miào
幽深微妙的境界。唐。孟浩然 游精思题观主山房诗:「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初刻拍案惊奇》卷四:「隐娘辈其机玄妙,鬼神莫窥。」
《漢語大詞典》:玄妙观(玄妙觀)
道教著名的道观。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内。 晋武帝 咸宁 二年(公元276年)建,原名 真庆道院 , 唐 开元 二年(公元714年)改名 开元宫 。 宋 大中祥符 (公元1008-1016年)时更名 天庆观 。 元 元贞 元年(公元1295年)改为今名。 清 代曾因避 圣祖 ( 玄烨 )讳,改名 圆妙观 。旧观范围很大,现存较大的建筑主要是山门和三清殿。三清殿重建于 南宋 淳熙 六年,殿重檐九脊顶,下有高台,檐口有雄健美丽的斗拱,前有宽敞的月台,气势宏伟,为国内最大和较古老的道观殿堂建筑之一。
《漢語大詞典》:玄妙玉女
道教称 老子 的母亲。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 老君 母曰 玄妙玉女 。天降玄黄,气如弹丸,入口而孕……岁在甲子,诞於扶刀。”
《国语辞典》:玄妙莫测(玄妙莫测)  拼音:xuán miào mò cè
深奥微妙,让人无法猜测。如:「天体变化,玄妙莫测。」
《国语辞典》:玄妙入神  拼音:xuán miào rù shén
深奥微妙到神奇的境界。如:「王羲之的书法玄妙入神,可谓神品。」
《国语辞典》:玄妙无穷(玄妙无穷)  拼音:xuán miào wú qióng
非常深奥微妙。如:「《》卦的变化玄妙无穷。」
分类:深奥微妙
《國語辭典》:真元  拼音:zhēn yuán
元气。明。瞿佑《剪灯新话。卷二。牡丹灯记》:「一旦真元耗尽,灾眚来临,惜乎以青春之年,而遽为黄壤之客也,可不悲夫!」《西游记》第二四回:「好和尚!真是个西方爱圣临凡,真元不昧。」
《漢語大詞典》:冲妙(沖妙)
犹玄妙。魏书·释老志:“夫学迹冲妙,非浮识所辩;玄门旷寂,岂短辞能究。”北史·魏纪一·明元帝:“ 宣武 帝皇体得一之玄远,应自然之冲妙,大行大名,未尽盛美。”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隋栖霞寺请天台智者大师疏:“殫其理窟,究其冲妙。”
分類:玄妙
《國語辭典》:希夷  拼音:xī yí
1.原指道的本体无声无色。语本《老子》第一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后用以指虚空玄妙。唐。柳宗元 愚溪诗序:「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2.灵芝的别名。参见「灵芝」条。
《國語辭典》:太玄  拼音:tài xuán
1.虚无恬淡之道。《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五首之四》:「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2.书名。汉扬雄撰。参见「太玄经」条。《汉书。卷八七下。扬雄传》:「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吾观太玄,方知子云妙极道术,乃与五经相拟,非徒传记之属。」
《國語辭典》:至言  拼音:zhì yán
最美善的言论、最合宜的道理。《庄子。天地》:「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臣闻国之将兴,至言数闻,内知己政,外见民情。」
《漢語大詞典》:众妙(衆妙)
(1).一切深奥玄妙的道理。《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晋 潘岳 《闲居赋》:“仰众妙而絶思,终优游以养拙。”《北史·隐逸传·徐则》:“夫道得众妙,法体自然,包涵二仪,混成万物。” 唐 李白 《大猎赋》:“括众妙而为师,明无幽而不烛兮。” 金 元好问 《和仁卿演太白诗意》之一:“静坐且留观众妙,还丹无用説长生。”
(2).众多的妙趣。 清 林嗣环 《〈秋声诗〉自序》:“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借指道教。唐大诏令集·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遂使殊方之典,鬱为众妙之先;诸华之教,翻居一乘之后。”
《國語辭典》:上道  拼音:shàng dào
1.玄妙之道。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卷四。运象篇》:「昔未受上道之前,有欲索侧人意,有称说堪陶奖者,受隐书之后,此计都冥也。」
2.启程、出发。《文选。李密。陈情表》:「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3.知情、识趣。如:「还是小吴最上道!班上有任何活动一概参加。」
《漢語大詞典》:幽奇
(1).指玄妙的哲理。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阳书》:“夫神光灵变,及无量之寿,皆由诚信幽奇,故将生于佛土,亲映光明,其寿无量耳。”
(2).幽雅奇妙。 宋 梅尧臣 《寄滁州欧阳永叔》诗:“烂漫写风土,下上穷幽奇。” 清 姚莹 《游榄山记》:“是乡在 香山 治东北七十里,居稠而民富,无幽奇壮胜之观,而人士彬彬有文采。” 朱自清 《怀魏握青君》:“他轻轻地诉说他生平冒险的故事。说一会,默一会。这是一个幽奇的境界。”
《國語辭典》:希声(希聲)  拼音:xī shēng
1.极细微的声音。《老子》第四一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文选。颜延之。赠王太常诗》:「蓄宝每希声,虽秘犹彰彻。」
2.玄妙虚幻的言谈。《抱朴子。内篇。祛惑》:「浅薄之徒,率多誇诞自称,说以厉色希声,饰其虚妄,足以眩惑晚学,而敢为大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