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字迹(字跡)  拼音:zì jī
字的笔迹、形体。《红楼梦》第八回:「今若按其体画,恐字迹过于细微,使观者大费眼光,亦非畅事。」《老残游记》第一○回:「惟长短句子的歌谣最多,俱是手录,字迹娟好。」也作「字迹」。
《國語辭典》:笔迹(筆跡)  拼音:bǐ jī
1.字迹。《三国演义》第三六回:「程昱赚得徐母笔迹,乃仿其字体,诈修家书一封。」《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那笔迹从来认得,且词中意思有在,真是拙妻所作无疑。」
2.书画的真迹。唐。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诗:「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漢語大詞典》:蛟蛇
(1).蛟与蛇。 汉 扬雄 《蜀都赋》:“其深则有猵獭沉鱓水豹蛟蛇。” 汉 张衡 《西京赋》:“惊蝄蜽,惮蛟蛇。” 唐 韩愈 《读东方朔杂事》诗:“ 方朔 闻不喜,递身络蛟蛇。”
(2).喻字迹。 宋 苏轼 《宿望湖楼再和》:“改罢心愈疑,满纸蛟蛇黑。”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诗:“贤王文字饮,醉笔蛟蛇走。”
分類:字迹
《漢語大詞典》:蛇蚖
比喻蜿蜒的字迹。 宋 陆游 《北窗试笔》诗:“纸穷墨渐燥,蛇蚖争入卷。”
分類:蜿蜒字迹
《漢語大詞典》:字札
犹字迹。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九:“是日 斋诚 密记其诗,后藏其曾孙 益孺 处,余尝亲见之,用小粉牋,字札极草草。”参见“ 字迹 ”。
分類:字迹
《國語辭典》:字迹(字跡)  拼音:zì jī
字的笔迹、形体。《红楼梦》第八回:「今若按其体画,恐字迹过于细微,使观者大费眼光,亦非畅事。」《老残游记》第一○回:「惟长短句子的歌谣最多,俱是手录,字迹娟好。」也作「字迹」。
《漢語大詞典》:笔体(筆體)
(1).文章的风貌。宋书·颜延之传:“ 劭 召 延之 ,示以檄文,问曰:‘此笔谁所造?’ 延之 曰:‘ 竣 之笔也。’又问:‘何以知之?’ 延之 曰:‘ 竣 笔体,臣不容不识。’”
(2).字迹。 李云秀 《燕子飞在电杆上》:“ 周万如 一看就认出是 小燕 的笔体,刚念到上边第一句话,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气怔了半天。” 管桦 《女民警》:“我认出,这不是我女儿的笔体。”
《國語辭典》:尺牍(尺牘)  拼音:chǐ dú
尺牍,本指古代书写用的木简,后借指书信。《文选。潘岳。杨荆州诔》:「草隶兼善,尺牍必珍。」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也称为「尺简」。
《漢語大詞典》:翠墨
色泽鲜明的墨;色泽鲜明的字迹。 宋 苏辙 《次韵子瞻题孙莘老墨妙亭》:“爱之欲取恨无力,旋揉翠墨濡黄繒。”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五一:“翠墨未乾仙字蚀,云烟半搨掖门旁。”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向四面的破壁上一看,翠墨淋漓,题在那里的,竟多是些俗而不雅的过路高官的手笔。”
《漢語大詞典》:渍墨(漬墨)
(1).墨迹,字迹。 唐 李远 《题桥赋》:“想夫危梁蘚剥,渍墨虫穿,长含气象,久滞风烟,几遭凡目之见嗤。”
(2).积聚墨汁。 唐 张少博 《石砚赋》:“既垂文以呈象,亦澄澜而渍墨。”
《国语辞典》:龙蛇字(龙蛇字)  拼音:lóng shé zì
形容字迹苍劲有力像龙蛇般盘绕著。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休教那淫词儿污了龙蛇字,藕丝儿缚定鹍鹏翅。」
《國語辭典》:廓填  拼音:kuò tián
描摹书法的一种方法。将字的笔画钩出轮廓,使其笔画虚心,称为「双钩」;再用墨填实,称为「廓填」。
《漢語大詞典》:妙书(妙書)
精美的字迹。 南朝 梁 刘孝绰 《酬陆长史倕》诗:“薄暮閽人进,果得承芳信。殷勤览妙书,留连披雅韵。”
分類:精美字迹
《漢語大詞典》:蚕书(蠶書)
(1).蚕状的字迹。 唐 韦续 墨薮:“ 鲁 秋胡 妻涴蚕作蚕书。” 清 钱谦益 《观美人手迹戏题绝句》之三:“兰室桂为梁,蚕书学採桑。” 清 陈钟英 《〈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诗:“多情最是 秦淮海 ,零落蚕书不忍看。”
(2).指女子的书简。 唐 乔知之 《从军行》:“宛转结蚕书,寂寞无雁使。” 明 王衡 《郁轮袍》第四折:“则这破蚕书冷似无烟炭,赊雁塔远似 望夫山 。”
《漢語大詞典》:蚕眠字(蠶眠字)
似眠蚕状的字迹。 清 谭献 《台城路·〈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词:“朱阑牋上蚕眠字,零星忆尽秋语。”参见“ 蚕书 ”。
分類:字迹
《漢語大詞典》:蚕书(蠶書)
(1).蚕状的字迹。 唐 韦续 墨薮:“ 鲁 秋胡 妻涴蚕作蚕书。” 清 钱谦益 《观美人手迹戏题绝句》之三:“兰室桂为梁,蚕书学採桑。” 清 陈钟英 《〈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诗:“多情最是 秦淮海 ,零落蚕书不忍看。”
(2).指女子的书简。 唐 乔知之 《从军行》:“宛转结蚕书,寂寞无雁使。” 明 王衡 《郁轮袍》第四折:“则这破蚕书冷似无烟炭,赊雁塔远似 望夫山 。”
《漢語大詞典》:琼翰(瓊翰)
对他人书信、字迹的美称。 唐 王勃 《宇文德阳宅秋夜山亭宴序》:“披琼翰者,仰高筵而不暇。”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旧好飞琼翰,新诗灌玉壶。” 明 张居正 《谢堂楼额名并赐金疏》:“琼翰辉煌,倬彼云章之丽;玉音谆復,蔚焉袞字之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