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以往  拼音:yǐ wǎng
1.将来、以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汉。赵瞱《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自今以往,内政无出,外政无入,吾固戒子大夫敬受命矣!」
2.过去、以前。如:「小妹这次的月考成绩较以往进步。」晋。陶渊明〈归去来辞〉:「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國語辭典》:长此以往(長此以往)  拼音:cháng cǐ yǐ wǎng
永远这样下去。多指不好的情况。如:「看他整天无所事事,长此以往,岂不坐吃山空?」
分類:长久久地
《国语辞典》:以往鉴来(以往鉴来)  拼音:yǐ wǎng jiàn lái
将过去的经验、教训,当成以后处事的借鉴。《三国志。卷二五。魏书。杨阜传》:「愿陛下动则三思,虑而后行,重慎出入,以往鉴来。」
《國語辭典》:过此以往(過此以往)  拼音:guò cǐ yǐ wǎng
自此以后。《文明小史》第四七回:「过此以往,一入内地,便是野蛮所居。」
分類:此以
《國語辭典》:他日  拼音:tā rì
异日、别日。《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怨谤之语,朕自当之,他日终为居人之利。」
《國語辭典》:向者(曏者)  拼音:xiàng zhě
以前。《仪礼。士相见礼》:「向者,吾子辱使某见,请还挚于将命者。」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向者,草木无知,谬言害事。」
《漢語大詞典》:既往
(1).以往;过去。书·太甲中:“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於厥初,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终。” 晋 左思 《魏都赋》:“揆既往之前迹,即将来之后辙。” 宋 王安石 《谢赐元丰敕令格式等表》:“歷观既往,或仍踳駮之餘;绪正厥遗,实待缉熙之久。” 铁郎 《二十世纪之湖南》:“鉴 湖南 於既往,责 湖南 以未来,同心戮力,驱此丑酋。” 茅盾 《子夜》十九:“眼前这交易所公债关口一过,他必须重建既往的威权。”
(2).死的讳称。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序》:“ 晏婴 既往, 齐君 趍车而行哭。”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呜呼,尚生不存, 仲氏 既往。”
《國語辭典》:属者(屬者)  拼音:zhǔ zhě
1.近时、近日。《汉书。卷七五。李寻传》:「故属者颇有变更,小贬邪猾,日月光精,时雨气应,此皇天右汉亡已也,何况致大改之!」
2.向来。《后汉书。卷四三。朱晖传》:「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
《國語辭典》:过往(過往)  拼音:guò wǎng
1.过去、逝去。《文选。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
2.往来、过路。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三折:「如今有个过往的客官,教我将著这套衣服金钗与你。」
《國語辭典》:畴昔(疇昔)  拼音:chóu xí
昔日、从前。《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一》:「虽非甲冑士,畴昔览穰苴。」宋。王迈〈简同年刁时中俊卿〉诗:「愿君在莒心,端不渝畴昔。」也作「畴日」。
《國語辭典》:以前  拼音:yǐ qián
1.之前。如:「你来以前,他就走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话说自汉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徵辟,故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之名,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闻达之科。」
2.从前。晋。干宝《晋纪。论武帝革命》:「故古之有天下者,柏皇栗陆以前,为而不有,应而不求。」《老残游记》第一八回:「所有以前一切人證,无庸取保,全行释放。」
《漢語大詞典》:前路
(1).前面的道路;前方的路上。 晋 陶潜 《归去来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元 张国宝《罗李郎》第一折:“ 汤哥 若到前路无了盘缠,使银子呵,着人拿住,也是个死。”
(2).指前进的道路。 孙犁 《澹定集·读作品记(二)》:“如此开拓自己的前路,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3).比喻以往的岁月或未来的岁月。 晋 陆机 《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今你寿近七十,前路几何?并无子息。”
(4).以前走过的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六:“还復更寻,遂迷前路。”
(5).未来的景况。 唐 刘长卿 《对雨赠济阴马少府考城蒋少府兼献成武五兄南华二兄》诗:“吾兄即时彦,前路良未测。” 宋 范仲淹 《与朱氏书》:“惟勤学奉公,勿忧前路。”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茫茫前路,殊难预卜。”
(6).前面。表示序次在前。红楼梦第八九回:“我正要问你:前路是平韵,到末了儿忽转了仄韵,是个甚么意思?”
(7).与事情有关的双方中的一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你去把东西拿来,等我拿把前路看看,我们也算代人家做了一件方便事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前路怕东西靠不住,不肯还价。”
《國語辭典》:往年  拼音:wǎng nián
过去、从前。唐。白居易 重题西明寺牡丹诗:「往年君向东都去,曾叹花时君未回。」《红楼梦》第四三回:「往年不拘谁作生日,都是各自送各自的礼。」
《國語辭典》:历代(歷代)  拼音:lì dài
1.以往各代。如:「中国历代开国君主,几乎都是明君,因为他们都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汉。孔安国〈书经序〉:「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隋书。卷三五。经籍志四》:「而金丹玉液长生之事,历代糜费,不可胜纪,竟无效焉。」
2.经历数代。如:「这是历代祖先传下来的家训,不得违抗。」
《漢語大詞典》:知非
(1).五十岁的代称。《淮南子·原道训》:“故 蘧伯玉 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谓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过失。后因以“知非”称五十岁。 唐 白居易 《自咏》:“诚知此事非,又过知非年。”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余自少 陆机 作赋之二年,至过 蘧瑗 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 清 钮琇 觚賸·除夜觇士:“﹝ 陈楚产 ﹞齿踰知非,始补弟子员。”
(2).省悟以往的错误。 唐 赵嘏 《东归道中》诗之一:“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 宁调元 《东蜕庵三什》:“北瘦南肥各迥然,知非遥想待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