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下路
(1).前方;路边。韩非子·十过:“ 韩 使人之 楚 , 楚王 因发车骑陈之下路,谓 韩 使者曰:‘报 韩君 言弊邑之兵今将入境矣。’”南史·谢灵运传:“后 秦 郡府将 宋齐 受使至 涂口 ,行达 桃墟村 ,见有七人下路聚语,疑非常人,还告郡县,遣兵随 齐 掩讨禽之。” 元 宫大挺 《七里滩》第三折:“见旗帜上月华日精,諕的些居民从速风迸,呈百般的下路潜藏无掩映,不知您,帝王情,是怎生。”
(2).犹言下江,指 长江 下游的地方。《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这番在下路脱了粮食,装回头货回家,正趁着顺风行走。”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他有个妹子,嫁与下路人,住在 前门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宦成 听见那两个戴方巾的説的都是些 萧山县 的话--下路船上,不论甚么人,彼此都称为‘客人’。”
(3).路为 宋 、 金 、 元 行政区划名, 元 定辖区户数在十万以下者为下路。元史·选举志一:“﹝ 至元 六年﹞十二月,中书省定学制颁行之,命诸路府官子弟入学,上路二人,下路二人,府一人,州一人。”参见“ 上路 ”。
《漢語大詞典》:上路
(1).大路;通衢。汉书·枚乘传:“游曲臺,临上路,不如朝夕之池。” 唐 王勃 《滕王阁序》:“儼驂騑於上路,访风景於崇阿。” 宋 宋庠 《入谒马羸不进》诗:“上路传呼万轂流,羸驂踏月五更愁。”
(2). 元 代称十万户以上的行政区域为上路。元史·百官志七:“诸路总管府, 至元 初置,二十年,定十万户之上者为上路,十万户之下者为下路;当衝要者,虽不及十万户亦为上路。”
(1).起程,动身。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兴王:“望星上路,犯风冒浪,兼行不息。”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古盖言适远为陟,曰:‘若陟遐必自邇。’犹今人言上路也。”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次早天色未明, 孙解官 便起来催促骡夫、脚子搬运银鞘,打发房钱上路。” 王西彦 《麻舅舅丢掉一条胳膊》:“等妈妈粗粗地梳完头,带起一个小包袱,就这样平平淡淡地出门上路。”
(2).迷信说法,人死魂归阴府,因亦称死亡为“上路”。《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 瑞姐 ﹞夹七夹八一路嚷去,明明要气 玉姐 上路。” 清 李渔 《奈何天·逼嫁》:“你好好去回絶了他,若还送聘礼来,就是逼我上路了。” 叶圣陶 《苦辛》:“她的结论是世间的寿数到头了,说不定今天明天就要上路。”
(3).指事情走上轨道,有秩序地开展。 刘少奇 《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你们的工作还没有上路,我的估计是这样子的。”
《漢語大詞典》:前路
(1).前面的道路;前方的路上。 晋 陶潜 《归去来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元 张国宝《罗李郎》第一折:“ 汤哥 若到前路无了盘缠,使银子呵,着人拿住,也是个死。”
(2).指前进的道路。 孙犁 《澹定集·读作品记(二)》:“如此开拓自己的前路,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3).比喻以往的岁月或未来的岁月。 晋 陆机 《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今你寿近七十,前路几何?并无子息。”
(4).以前走过的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六:“还復更寻,遂迷前路。”
(5).未来的景况。 唐 刘长卿 《对雨赠济阴马少府考城蒋少府兼献成武五兄南华二兄》诗:“吾兄即时彦,前路良未测。” 宋 范仲淹 《与朱氏书》:“惟勤学奉公,勿忧前路。”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茫茫前路,殊难预卜。”
(6).前面。表示序次在前。红楼梦第八九回:“我正要问你:前路是平韵,到末了儿忽转了仄韵,是个甚么意思?”
(7).与事情有关的双方中的一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你去把东西拿来,等我拿把前路看看,我们也算代人家做了一件方便事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前路怕东西靠不住,不肯还价。”
《漢語大詞典》:内外
(1).内部和外部;里面和外面。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为统帅者尽力行之於前,而参谋议者尽心奉之於后,内外相应,其功乃成。” 清 李渔 《比目鱼·入班》:“须识戏房无内外,关防自有 二郎神 。” 郭小川 《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诗:“哦,同志,你已经把这个小岛内外看遍。”
(2).指皇后六宫和朝廷卿大夫。周礼·天官·内竖:“内竖掌内外之通令。” 郑玄 注:“内,后六宫;外,卿大夫也。”北史·后妃传上·魏明元密皇后杜氏:“太后训釐内外,甚有声称。”
(3).指朝廷和地方。 唐 韩愈 《答魏博田仆射书》:“僕射公忠贤,德为内外所宗。”明史·宦官传二·魏忠贤:“当此之时,内外大权一归 忠贤 。”
(4).指战时的后方和前方。孙子·作战:“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駟,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王晳 注:“内谓国中,外谓军所也。”
(5).自身和外物。庄子·逍遥游:“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 郭象 注:“内我而外物。”
(6).内心和外表。韩非子·解老:“所谓方者,内外相应也,言行相称也。”
(7).指修身和行事。 唐 韩愈 《贞曜先生墓志铭》:“内外完好,色夷气清。”
(8).指女子和男子。荀子·天论:“礼义不脩,内外无别,男女淫乱。”
(9).泛指男女尊卑长幼。礼记·内则:“凡内外,鷄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 孔希旦 集解:“凡内外,谓尊卑长幼,莫不皆然也。”
(10).犹上下,左右。表示概数。《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但见一道青烟,冲天而起……唯闻得五样香气,遍满 青州 ,约摸三百里内外,无不触鼻。”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据《开国方略》载,天女所生始祖传数世而遭难,又数世而肇祖生,当不过十世内外。” 夏衍 《心防》第四幕:“五千,说少了,我说是一万内外。”
(11).内典和外典,佛教徒称佛经和佛经以外的典籍。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习禅·释僧从:“隐居 始丰 瀑布山 ,学兼内外,精修五门。”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三章:“释 慧远 ,当世仰望之大师也。其谈玄理,常兼内外。”
《漢語大詞典》:前途
亦作“ 前涂 ”。亦作“ 前涂 ”。
(1).将行经的前方路途。 晋 左思 《吴都赋》:“先驱前涂,俞骑骋路。” 唐 杜甫 《石壕吏》诗:“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圆的雪白的月亮照着前途,凉风吹脸,真是比大猎回来时还有趣。”
(2).喻未来的处境。 唐 姚合 《答韩湘》:“三十登高科,前涂浩难测。” 清 孙枝蔚 《饮酒廿首和陶韵》之十:“壮年忽已去,焉復知前涂。”
(3).特指好的未来。《宣和遗事》后集:“帝亦微笑谓 阿计替 曰:‘使我有前途,汝等则吾更生之主也,敢不厚报!’” 巴金 《〈巴金选集〉后记》:“我自己也知道我如果不能从井里出来,我就没有前途,我就只有在孤独中死亡。”
(4).犹登程。 唐 杜甫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存亡不重见,丧乱独前途。” 明 吴承恩 《宿田家》诗:“天明即前途,眷眷意转切。”
(5).不久前行经的路途。 宋 无名氏 鬼董·沉翁:“一人衣青褐衣投宿,曰:‘吾前途值盗,囊资皆罄尽。’”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店家道:‘若是小店内失窃了,应该小店查还。今却是车户走了,车户是客人前途僱的。小店有何干涉?’”
(6).指与事情有关的双方中的一方。《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意思想讨堂翁一个回信,晚生也好回覆前途。”《老残游记》第十六回:“只须老兄写明云,减半六五之数,前途愿出。兄弟凭此,明日就断结了。” 张恨水 《啼笑因缘》第二二回:“我们早派人和前途接洽多次,怎么没交款,人就出来了呢?”
(7).指前面的军队。南史·郑绍叔传:“前途不捷,我当其咎。粮运不继,卿任其责。” 严复 《〈法意〉按语》:“所发 满洲 之卒,其战也,直无异前涂之倒戈。”
《漢語大詞典》:后方(後方)
(1).后面。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敬贺新禧》:“惟敝志原落后方,自仍故态,本卷之内,一切如常,虽能溶燵要突飞,但其实并无把握。” 茅盾 《子夜》十四:“女工们不退。同时有些碎石子和泥块从女工队伍的后方射出来。”
(2).远离战线的地区(跟‘前线’、‘前方’相对)。 郭小川 《厦门风姿》诗:“后方为了前沿的战斗,前沿为了后方的欢腾的建设。”
《漢語大詞典》:赤鸟(赤鳥)
(1).赤色的鸟。由赤色云气聚成,古代以为不祥之兆。详“ 赤鸟夹日 ”。
(2).赤色的鸟。古代传说中的瑞鸟。墨子·非攻下:“赤鸟衔珪,降 周 之 岐 社。”
(3).赤色的鸟。用为时令(表示夏天)、方位(表示前方、南方)的标识或象征。鹖冠子·天权:“取法於天,四时求象:春用苍龙,夏用赤鸟,秋用白虎,冬用玄武。”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象:“剑之在左,青龙之象也;刀之在右,白虎之象也;鉤之在前,赤鸟之象也;冠之在首,元武之象也。”
(4).萤的别称。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动物三》:“白鸟之为蚊,赤鸟之为萤也,皆以大名小者也。”
《漢語大詞典》:赤鸟夹日(赤鳥夾日)
左传·哀公六年:“是岁也,有云如众赤鸟,夹日以飞三日。”后因以“赤鸟夹日”为不祥之兆。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有鸣鹊来在閤屋上”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赤鸟夹日,殃在 荆楚 。”
分類:不祥之兆
《漢語大詞典》:阵脚(陣脚)
(1).指所摆的阵的最前方。 宋 李新 《观梁辅之晓阅》诗:“风吹细柳旗形转,日过寒谿阵脚斜。”《三国演义》第三九回:“ 惇 令 于禁 、 李典 押住阵脚,亲自出马阵前。”《英烈传》第二三回:“两边站定了阵脚,这场廝杀,实是惊人。” 郭澄清 《大刀记》第八章:“ 志勇 这‘回马枪’冲着堵击的敌人屁股一扫,敌人乱了阵脚。”
(2).比喻斗争双方的态势。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七:“ 唐子方 始弹 张尧佐 ,与諫官皆上疏,及弹 文公 ( 彦博 ),则 吴奎 畏缩不前,当时为拽动阵脚。” 徐迟 《牡丹》六:“一个缺口打开后,就不容易守住阵脚了。” 浩然 《艳阳天》第三五章:“ 萧长春 继续说:‘明天开会,要有人再挑头提粮食问题,咱们也别顺着他们的意思顶牛了,要压住阵脚,先引着他们商量生产,由生产再联上粮食的事儿,这样就不会乱了。’”
《漢語大詞典》:门齿(門齒)
上下颌前方中央部位的牙齿。人的门齿上下各有四枚,齿冠呈凿形,便于切断食物。俗称门牙、板牙。 沙汀 《丁跛公》:“ 周三扯皮 是一个三板子人,满脸骨头,门齿突出,好像老鼠一样。”
《漢語大詞典》:前方
(1).谓前部为方形。礼记·玉藻:“天子直,公侯前后方。大夫前方,后挫角。” 郑玄 注:“圜其上角变於君也。韠以下为前,以上为后。”
(2).前面。 丁玲 《奔》:“﹝他们﹞只凝着痴呆困乏的灰色眼珠,茫然的望着前方。” 萧殷 《美国点滴·差距》:“宴会厅座落在这奇景的正前方。”
(3).接近战线的地区。与“后方”相对。 邹韬奋 《抗战以来》二二:“不但大后方的千万青年,对于求知也有着这样无比的热情,就是在前方作战的斗士,对于求知也有着同样无比的热情。”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一:“我们所到的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前方。”
《漢語大詞典》:上唇
昆虫和甲壳动物以及其它节肢动物的上面的或者前方的唇,包括单一的一块或者一片,紧接着上颚的前方或者上面
一些兰花唇瓣的顶生裂片
一个上唇鳞片或者板
《漢語大詞典》:前虑(前慮)
(1).事前的谋虑。战国策·魏策一:“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将奈之何?”
(2).对前方的忧虑。隋书·梁士彦传:“帝执其手曰:‘余之有 晋州 ,为平 齐 之基。若不固守,则事不谐矣。朕无前虑,惟恐后变,善为我守之。’”
《漢語大詞典》:前卫(前衛)
(1). 元 代的侍卫亲军之一。续文献通考·兵五:“ 至元 八年七月以侍卫亲军改立左右中三卫亲军…… 至元 十六年以侍卫亲军创置前后卫,制如上三卫。”
(2).军队行军时派在前方担任警戒的部队。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一章五:“部队开始出发,第一、二营战士一个紧接一个上了路,一千一二百支闪动的刺刀担任了前卫的任务。”
(3).指前线。 刘白羽 《记左权同志》:“他的热血在沸腾,立在民族的阶级的前卫上战斗着。”
(4).体育用语。足球、手球等球类比赛中担任助攻与助守的队员,位置在前锋与后卫之间。
《漢語大詞典》:后勤(後勤)
指后方对前方的一切供应工作。亦指机关、团体等的行政事务工作。 邓小平 《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厂长和几位副厂长也各有专责,有管技术的,有管科研的,有管财务的,有管后勤的,等等。”
《漢語大詞典》:战勤(戰勤)
为前方作战而提供的各种勤务。如运送物资、送伤员等。 孙犁 《白洋淀纪事·曹蜜田和李素忍》:“ 曹蜜田 参加战勤队,在驻在地推广了加速轮。”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一章:“怎么样才能把战勤工作搞得更好一些?”
《漢語大詞典》:喉结(喉結)
男子颈部前方隆起的软骨。 茅盾 《秋收》一:“﹝ 老通宝 ﹞一部灰黄的络腮胡子,喉结就像小拳头似的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