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匪躬  拼音:fěi gōng
不顾自身利害。《易经。蹇卦。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國語辭典》:利己  拼音:lì jǐ
让自己得到好处。如:「以他的为人看来,这种损人利己的事,绝对做得出来。」《三国演义》第三五回:「公初至此,不教吾以正道,便教作利己妨人之事,备不敢闻教。」
《漢語大詞典》:弃身(棄身)
(1).犹舍身。 三国 魏 曹植 《白马篇》:“长驱蹈 匈奴 ,左顾凌 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2).谓不顾自身的名声。梁书·徐勉传:“非徒弃日,乃是弃身,身名美恶,岂不大哉!可不慎歟?”
《国语辞典》:爱群(爱群)  拼音:ài qún
1.人喜欢和他人交往的习性。
2.爱护群众,不顾自己的私利。
《漢語大詞典》:自了汉(自了漢)
晋书·山涛传:“帝谓 涛 曰:‘西偏吾自了之,后事深以委卿。’”后谓只顾自己,不顾大局者曰“自了汉”。景德传灯录·洪州黄蘗山希运禅师:“后游 天台 ,逢一僧,与之言笑,如旧相识。熟视之,目光射人,乃偕行。属涧水暴涨,乃捐笠植杖而止。其僧率师同渡,师曰:‘兄要渡自渡。’彼即褰衣躡波,若履平地,迴顾曰:‘渡来,渡来。’师曰:‘咄,遮自了汉!吾早知,当斫汝脛。’”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忽阁上厉声叱曰:‘时方饥疫,百姓颇有死亡。汝为乡宦,既不思早倡义举,施粥捨药;即应趁此良夜,闭户安眠,尚不失为自了汉。乃虚谈高论,在此讲民胞物与。’”
《国语辞典》:磨踵灭顶(磨踵灭顶)  拼音:mó zhǒng miè dǐng
不顾自身损伤,仍不辞辛劳,为人服务。《南齐书。卷五四。高逸传。史臣曰》:「墨家之教,遵上俭薄,磨踵灭顶,且犹非吝。」也作「摩顶放踵」。
《国语辞典》:匪躬之操  拼音:fěi gōng zhī cāo
不顾自身利害而尽忠王室的节操。《晋书。卷六九。刘隗传》:「臣亡祖先臣隗,昔荷殊宠,匪躬之操,犹存旧史,有志无时,怀恨黄泉。」也作「匪躬之节」。
《国语辞典》:匪躬之节(匪躬之节)  拼音:fěi gōng zhī jié
不顾自身利害而尽忠王室的节操。《晋书。卷四四。李胤传》:「诏以胤忠允高亮,有匪躬之节,使领司隶校尉。」唐。韩愈〈争臣论〉:「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也作「匪躬之操」。
《国语辞典》:忧国忘身(忧国忘身)  拼音:yōu guó wàng shēn
忧劳国事,不顾自身安危得失。《晋书。卷六四。武十三王传。淮南忠壮王允传》:「故淮南王允忠孝笃诚,忧国忘身,讨乱奋发,几于克捷。」《明史。卷一七○。于谦传》:「至性过人,忧国忘身。」
《國語辭典》:自扫门前雪(自掃門前雪)  拼音:zì sǎo mén qián xuě
比喻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如:「与人相处不应怀著自扫门前雪的心态,应当彼此关怀,互相帮助。」
《国语辞典》:不念荷戈  拼音:bù niàn hè gē
形容将领只顾自己的安乐,不体恤士兵扛著兵器的辛劳和安危。《六部成语注解。兵部》:「不念荷戈:管兵之官只图自己安逸,不想念拿著兵器巡守的兵丁之劳苦。」
《國語辭典》:愤不顾身(憤不顧身)  拼音:fèn bù gù shēn
激于义愤,不惜生命。宋。无名氏〈绿珠传〉:「盖一婢子,不知书而能感主恩,愤不顾身。」也作「忿不顾身」。
《國語辭典》:奋不顾身(奮不顧身)  拼音:fèn bù gù shēn
勇往直前,不顾生死。《汉书。卷五四。李广苏建传。李广》:「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旧唐书。卷七六。太宗诸子列传。越王贞》:「遂能奋不顾身,率先唱义,虽英谋未克,而忠节居多。」
《漢語大詞典》:束身自好
(1).犹束身自修。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纵有真心为国、束身自好者,恐亦孤掌难鸣也。” 严复 《原强》:“是道也,欲民之忠爱必由此……欲民各束身自好而争濯磨于善必由此。” 梁启超 《新民说》五:“无公德则不能团,虽有无量数束身自好、廉谨良愿之人,仍无以为国也。”
(2).指只顾自己,不管天下大事。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其他朝士,入则弹劾权贵,出则搏击豪强,为难能可贵矣;次即束身自好,优游卒岁,以自处於朝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