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诵说(誦說)  拼音:sòng shuō
诵经并加以解说。《荀子。致仕》:「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
《漢語大詞典》:经台(經臺)
用于讽诵佛经的平台。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面南岭,建经臺;倚北阜,筑讲堂;傍危峰,立禪室;临浚流,列僧房。” 清 董国华 《忆旧游·秋寺》词:“凄然经臺静,嘆莲花香老,冷到蒲团。”
《漢語大詞典》:讽咏(諷詠)
亦作“ 讽咏 ”。 讽诵吟咏。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听诵诗书讽咏之音,不听淫声,不视邪色。” 明 海瑞 《训诸子说》:“圣贤以识真诲人,其説备在方册,踊跃於讽咏,而不能以自已。”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序:“所居东偏小室,设榻帷额中尽书 元亮先生 《饮酒诗》,朝夕讽咏,有会於心,爰用追和,以誌所怀。”
分類:讽诵吟咏
《國語辭典》:读经(讀經)  拼音:dú jīng
诵读儒家经典书籍,如五经、十三经之类。《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母怜其幼,随之长安,织屡以给方进读经博士、受春秋。」
《漢語大詞典》:风咏
讽诵吟咏。 清 宗稷辰 《姚适庵怡柯草堂诗赋钞序》:“自来贤侯良辅,哲士端人,其由心德而发攄乎善政者,每见之於风咏。”
分類:讽诵吟咏
《國語辭典》:讽味(諷味)  拼音:fèng wèi
讽诵而玩索其味。如:「读诗宜多多讽味。」
《漢語大詞典》:赞佛(讚佛)
讽诵佛经;赞颂佛法。 宋 高承 事物纪原·道释科教·赞呗:“《僧史略》曰:讚唄原始,按十诵律中俱胝耳作三契声,以讚佛。”
《漢語大詞典》:讽道(諷道)
讽诵称说。 唐 柳宗元 《〈论语〉辩下》:“ 尧 曰:‘咨尔 舜 ,天之历数在尔躬,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或问之曰:‘论语书记问对之辞尔,今卒篇之首章然有是,何也?’ 柳先生 曰:‘论语之大,莫大乎是也。是乃 孔子 常常讽道之辞云尔。’”
分類:讽诵称说
《國語辭典》:赞呗(讚唄)  拼音:zàn bài
歌咏赞颂佛教三宝的偈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三:「又差二尼,能赞呗者,于日日中常持土屑及以净水。」《宋史。卷二八七。李昌龄传》:「每灾异,辄聚缁黄,赞呗于其间。」也作「呗唱」、「呗赞」。
《國語辭典》:呗赞(唄讚)  拼音:bài zàn
歌咏赞颂佛教三宝的偈颂。唐。段成式〈寺塔记〉:「移塔之时,僧守行建道场出舍利,俾士庶观之。呗赞未毕,满地现舍利。」也作「呗唱」、「赞呗」。
《國語辭典》:师工(師工)  拼音:shī gōng
厨师。《警世通言。卷六。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声张起来,楼下掌管、师工、酒保、打杂人等,都上楼来。」也作「师公」。
《漢語大詞典》:祇夜
梵文音译。意为讽诵,指在佛经经文后用作讽诵的偈语,多为诗歌、韵文。《首楞严经》卷五之一:“ 阿难 及诸大众,闻佛如来无上慈诲,祇夜加陀杂糅精莹妙理清彻。” 宋 黄庭坚 《元丰癸亥经行石潭寺见旧和栖蟾诗甚可笑因削柎灭稿别和一章》:“空餘祇夜数行墨,不见伽梨一臂风。” 史容 注:“《涅槃经》云:‘因本经以偈颂名祇夜。’译梵祇夜,此云重颂。”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道释:“祇夜伽陀, 唐 言讽诵。”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第十八问:更有否?答:普门品偈‘偈答无尽意’五字,应入 阿难 语;应是尔时佛以偈答‘无尽意曰……’十字,不应误入祇夜。” 清 龚自珍 《最录七佛偈》:“復次,三藏十二部,各有体裁,伽陀祇夜,皆不单行,此伽陀也,前后无附丽牵连之文,不得单行,破之二。”
《漢語大詞典》:讽玩(諷翫)
亦作“ 讽玩 ”。 讽诵玩味。陈书·江总传:“好学,能属文,於五言七言尤善;然伤於浮艳,故为 后主 所爱幸。多有侧篇,好事者相传讽翫。”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序》:“曩过 伦敦 使馆,见 曾侯 案上有是书,讽玩数周,心益异之。”
《國語辭典》:房中乐(房中樂)  拼音:fáng zhōng yuè
属于古代宫廷用乐的一种,目前所知起于周代,音乐内容多以燕乐为主,演出形式多样,编制大小皆有,殿堂上多使用大型编制并加钟磬等乐器,小型编制可以不使用钟磬乐器,其功能有宴飨四方宾客与后宫后妃歌唱等,音乐特性与民间音乐有密切关系。《汉书。卷二二。礼乐志》:「高祖乐楚声,故房中乐楚声也。」
《漢語大詞典》:朗讽(朗諷)
高声讽诵。 明 宋濂 《王冕传》:“尝倣周礼,著书一卷,坐卧自随,秘不使人观。更深人寂,輒挑灯朗讽。” 明 李东阳 《坠马后柬萧文明给事长句并呈同游诸君子》诗:“高吟朗讽犹舌存,欹坐仄书书屡误。”
分類:高声讽诵
《漢語大詞典》:讽采(諷采)
讽诵领会。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还治讽采所著,观省英瑋,实赋之宗,作者之师表也。” 吕向 注:“还治,谓休公务之暇,乃讽诵 子建 所赐之文。”
分類:讽诵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