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伦类(倫類)  拼音:lún lèi
1.同类。唐。方干 偶作诗:「若于岩洞求伦类,今古疏愚似我多。」
2.事物的条理、次序。《荀子。劝学》:「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
《漢語大詞典》:汇进(彙進)
连类同进。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目有昧则视白为黑,心有蔽则以薄为厚,遂使諛臣乘隙以汇进,智士知微而出走。”明史·王洽传:“ 天启 初,诸贤汇进, 洽 有力焉。” 清 方苞 《圣训恭纪》:“圣恩深渥,不得以无位自嫌,乃宿斋敬识,以俟汇进,而附诸臣之末云。”参见“ 汇征 ”。
分類:类同同进
《漢語大詞典》:汇征(彙征)
(1).易·泰:“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孔颖达 疏:“汇,类也,以类相从……征,行也。”后因以“汇征”谓连类而进。 唐 陆贽 《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惟广求才之路,使贤者各以汇征;啟至公之门,令职司皆得自达。”
(2).引申指进用贤者。周书·文帝纪上:“故将军降迁高之志,篤汇征之理,乃申启朝廷,荐君为 陇 右行臺。” 宋 王禹偁 《送戚维戚纶之阆州亳州》诗:“汇征补皇极,戮力张道枢。”
《漢語大詞典》:类族(類族)
(1).犹类聚。因同类而相族聚。《易·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孔颖达 疏:“族,聚也。言君子此法同人,以类而聚也。”
(2).指类属。同类同属。 三国 魏 嵇康 《难自然好学论》:“区别羣物,使有类族;造立仁义,以婴其心。”
《國語辭典》:例子  拼音:lì zi
举以为例證的事物。如:「你举的例子很恰当。」
《国语辞典》:世界主义(世界主义)  拼音:shì jiè zhǔ yì
反对狭隘的国族主义,提倡世界上所有人类同属一个社群,应该彼此平等对待、尊重文化差异的一套思想主张。
《国语辞典》:代替物  拼音:dài tì wù
交易上以同种类同数量的物品而能相替代者。
《国语辞典》:类同法(类同法)  拼音:lèi tóng fǎ
一种归纳法。罗列各种现象,发现其类同之的地方,以确定某种现象原因之所在(充足条件)者,称为「类同法」。也称为「契合法」。
《漢語大詞典》:比较文化
采用比较方法研究不同文化系统的类同和差异。主要有两种研究方法:(1)平行研究,即通过对两种相互没有影响的不同传统的文化系统进行比较,找出共同或不同的规律。(2)影响研究,即通过两种相互影响的文化系统进行比较,找出共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