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聚散  拼音:jù sàn
聚合与离散。《庄子。则阳》:「缓急相摩,聚散以成。」《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人生寄身于太虚之中,其间荣悴悲欢,得失聚散,彼死此生,变形换壳,如梦一场。」
《國語辭典》:分散  拼音:fēn sàn
分离、散开。《汉书。卷八一。匡张孔马传。孔光》:「阴阳错谬,岁比不登,天下空虚,百姓饥馑,父子分散,流离道路,以十万数。」唐。韩愈 黄陵庙碑:「庭有古碑,断裂分散在地,其文剥缺。」
《國語辭典》:乖违(乖違)  拼音:guāi wéi
1.违背、背离。汉。王充《论衡。顺鼓》:「若事,臣子之礼也;责让,上之礼也。乖违礼意,行之如何?」
2.失误、不当。《周书。卷七。宣帝纪》:「恐群臣不得行己之志,常遣左右密伺察之。动止所为,莫不钞录,小有乖违,辄加其罪。」
《國語辭典》:分张(分張)  拼音:fēn zhāng
1.分离。唐。李白〈白头吟〉:「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
2.分布。《文选。钟会。移蜀将吏士民檄》:「而巴蜀一州之众,分张守备,难以禦天下之师。」
《漢語大詞典》:放逸
(1).放纵逸乐。逸周书·时训:“蜩不鸣,贵臣放逸。” 朱右曾 校释:“放逸,放纵晏佚。” 清 王锡振 《〈嬃砧课诵图〉序》:“日惴惴於悲思忧戚之中,不敢稍自放逸。”
(2).豪放不羁。南史·张充传:“言论放逸,一坐尽倾。”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于鹄:“有诗甚工,长短间作,时出度外,纵横放逸,而不陷于疎远,且多警策。”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文三桥》:“意气放逸,旁若无人。”
(3).离散;失散。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忽迁化而不反兮,魂放逸以飞扬。” 北齐 刘昼 新论·防欲:“人有牛马放逸不归,必知收之。” 宋 曾巩 《〈陈书目录〉序》:“世统数更,史事放逸。” 明 李东阳 《〈嘉兴府志〉序》:“ 东汉 以降,记载日益繁,而放逸磨灭,不可胜计。”
(4).佛教谓不守佛门规矩。 唐 白居易 《东都圣善寺钵塔院主智如和茶毗幢记》:“大师自出家至即世……施法行化者五十五载,而身相长大,面相端严,心不放逸,口无戏论。”
《國語辭典》:消散  拼音:xiāo sàn
消失、消除。《韩非子。解老》:「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其夫听罢,才把一天疑心尽多消散。」
《國語辭典》:解散  拼音:jiě sàn
1.离散。《汉书。卷七六。张敞传》:「由是盗贼解散,传相捕斩。」《文选。孔安国。尚书序》:「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2.一种口令。为疏散群集的人群时所使用。
3.以强制力消除已结合的团体。如:「解散国会」。
《漢語大詞典》:解散髻
古代的一种束发形式。南齐书·王俭传:“﹝ 王俭 ﹞作解散髻,斜插幘簪,朝野慕之,相与放効。” 清 洪亮吉 《解散髻》诗:“一代风流比 谢安 ,插簪散髻解朝冠。”自注:“ 王俭 为国子祭酒,作解散髻斜插簪,尝谓人曰:‘ 江 左风流宰相,惟有 谢安 。’意以自比。”南史·王俭传作“解散幘”。亦省作“ 解散 ”。 唐 陆龟蒙 《和酒病偶作》:“唯欠白綃笼解散, 洛 生閒咏两三声。”
分類:束发
《國語辭典》:离析(離析)  拼音:lí xī
分离、散开。《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明史。卷一七八。列传。韩雍》:「两广盗复起,佥事陶鲁言:『两广地势错互,当如臂指相使,不可离析。』」
《國語辭典》:分崩  拼音:fēn bēng
1.分裂。《文选。钟会。檄蜀文》:「往昔汉祚衰微,率土分崩。」《文选。潘岳。西征赋》:「踰十叶以逮赧,邦分崩而为二。」
2.决裂、闹翻。《红楼梦》第七○回:「彩云因近日和贾环分崩,也染了无医之症。」
《漢語大詞典》:睽离(睽離)
分离;离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自顷世故睽离,心事沦藴。明公啟晨光於积晦,澄百流以一源。” 唐 韩愈 孟郊 《纳凉联句》:“与子昔睽离,嗟余苦屯剥。” 明 宋濂 《寄和右丞温迪罕诗卷》序:“想其亲属睽离,并无一人,四顾萧条,与影为侣。” 鲁迅 《华盖集·通讯二》:“教书一久,即与一般社会睽离,无论怎样热心,做起事来总要失败。”
分類:分离离散
《漢語大詞典》:疏索
亦作“疎索”。亦作“踈索”。
(1).离散;分散。 唐 骆宾王 《畴昔篇》:“当时门客今何在?畴昔交朋已疎索。”一本作“踈索”。 宋 陆游 《病后自咏》:“闭户交朋疏索尽,捐书日月破除难。”
(2).疏远冷淡。 唐 高适 《邯郸少年行》:“君不见今人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 宋 陆游 《好事近·寄张真甫》词:“烦问 剑 南消息,怕还成疎索。”
(3).寂寞无聊。 北周 庾信 《晚秋》诗:“凄清临晚景,疎索望寒阶。” 唐 白居易 《酒熟忆皇甫十》诗:“踈索柳花盌,寂寥荷叶盃。” 宋 陆游 《叹老》诗:“酒徒分散情疏索,棋敌凭陵意頡頏。”
(4).稀疏,稀少。 唐 司空图 《寄考功王员外》诗:“白鸟间踈索,青山日滞留。” 唐 温庭筠 《酒泉子》词:“近来音信两疏索,洞房空寂寞。”
(5).懒散寡合。 唐 贾岛 《斋中》诗:“耽静非谬为,本性实疎索。”
《漢語大詞典》:雨别
谓离散。 唐 独孤及 《海上寄萧立》诗:“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元 陈樵 《垂丝海棠赋》:“方梅蘤之雨别,属杏艷之云乖。” 清 孤 《指南梦·计脱》:“诸君皆雨别,一士独星言。”
分類:离散
《漢語大詞典》:布散
闲散自在。 汉 王充 论衡·书解:“案古作书者,多位布散槃解;辅倾寧危,非著作之人所能为也。”
《漢語大詞典》:离落(離落)
(1).犹离散。《国语·吴语》:“使吾甲兵钝弊,民人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三国志·吴志·吴范传:“后 吕岱 从 蜀 还,遇之 白帝 ,説 备 部众离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新唐书·突厥传上:“天下无事,大臣偷处荣逸,战士离落,兵甲钝弊,车马刓弱。”
(2).篱笆。 宋 王禹偁 《春居杂兴》:“一夜春雷百蛰空,山家离落起蛇虫。”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离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一本作“ 篱落 ”。
分類:篱笆离散
《國語辭典》:失散  拼音:shī sàn
离散。《三国演义》第一九回:「吾今两弟不知存亡,妻小失散,为之奈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谁知恰恰选在衢州,以致夫妻两个失散了五年,重得在他方相会!」
分類:失散离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