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支蔓
(1).枝条和藤蔓。引申指末节及派生出的东西。朱子语类卷六七:“ 王辅嗣 又言纳甲飞伏,尤更难理会。纳甲是震纳庚、巽纳辛之类,飞伏是坎伏离,离伏坎、艮伏兑、兑伏艮之类。此等皆支蔓,不必深泥。”
(2).指芜蔓啰唆,不得要领。 清 陈鳣 《对策》卷四:“ 刘昫 等譔唐书, 长庆 以前,本纪简而有体,列传叙述详明。以后纪多支蔓,传失空疏,所谓緐略不均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八篇:“所述战事,杂窃《西游记》《封神传》,而文词不工,更增支蔓。”
《國語辭典》:少商  拼音:shào shāng
在手拇指内侧端部的穴道。
《國語辭典》:本同末异(本同末異)  拼音:běn tóng mò yì
基本道理相同,但在外表、细节上则有不同的地方。《文选。曹丕。典论论文》:「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文选。卢谌。赠刘琨诗》:「盖本同末异,杨朱兴哀;始素终玄,墨翟垂涕。」
《漢語大詞典》:背本就末
背离根本,追逐末节。三国志·蜀志·吕凯传:“何期臣僕 吴 越 ,背本就末乎?”
《國語辭典》:弃本逐末(棄本逐末)  拼音:qì běn zhú mò
放弃最基本或最重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端末节。《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民心动摇,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也作「背本趋末」。
《漢語大詞典》:舍本求末(捨本求末)
放弃根本,追求末节。《关尹子·一宇》:“殊不知捨源求流,无时得源。捨本求末,无时得本。”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为百姓图富教,为国家谋久长,毋瞻徇私情……毋捨本求末,毋畏难苟安,置身家性命、功名富贵於度外。”
《漢語大詞典》:讦细(訐細)
谓攻击其细行末节。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六》:“訐细似察而繁苛,姝姁似惠而无实,此似是而非者也。”
《漢語大詞典》:离本趣末(離本趣末)
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汉 徐干 中论·考伪:“以此毒天下之民,莫不离本趣末,事以伪成。”亦作“ 离本依末 ”。晋书·刑法志:“然而律文烦广,事比众多,离本依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