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柱
(1).一根柱子。亦指象柱子的东西。 汉 王充 论衡·谈天:“石之质重,千里一柱,不能胜也。”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 江陵 有臺甚大,而有一柱,众木共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雷书:“ 大中祥符 间, 岳州 玉真观为火所焚,惟留一柱。”宋史·乐志十七:“设二十五弦,弦一柱,崇二寸七分。”
(2).喻能担当重任,独力支撑局面的人。 唐 张祜 《读狄梁公传》诗:“五丁扶造化,一柱正乾坤。”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阁下为南溟之鹏,作中天之一柱。”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八:“代许孤忠留一柱,帝思耆德抚三辰。” 陈毅 《胡志明主席七十大寿祝辞》:“一柱南天欣老健,英雄肝胆福寿全。”
(3).指旧式账簿或清册里的一个项目。旧式账目分旧管(原有的)、新收(新收进的)、开除(支出的)、实在(剩下的)四项,称为“四柱”或“四柱清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我拿过来一看,就是 张鼎臣 交出来的盘店那一帐本,内中一柱一柱列的很是清楚。”
《漢語大詞典》:刻楮
语本韩非子·喻老:“ 宋 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象,指象牙。后因以喻技艺工巧或治学刻苦。 唐 黄滔 《刑部郑郎中启》之一:“比者伏蒙曲念虚芜,荣流咳唾,诲以磨铅未至,刻楮非工。” 宋 陆游 《别曾学士》诗:“画石或十日,刻楮有三年。” 明 瞿佑 《归田诗话·鼓吹续音》:“仍自为八句题其后云:……半生莫售穿杨技,十载曾加刻楮功。”
《漢語大詞典》:守器
(1).守护国家的重器。器,指象征君权的器物,如祭器、车服等。左传·成公二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杜预 注:“名,爵号;器,车服。”
(2).指所守护的重器。《左传·昭公十六年》:“ 宣子 有环,其一在 郑 商。 宣子 謁诸 郑伯 , 子产 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
(3).封建时代太子主宗庙之器,因借指太子。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赞:“二象垂则,三星丽天。树嫡惟长,义匪求贤。方为守器,植命不延。”南史·齐武帝诸子等传论:“守器之重,邦家所冯,观 文惠 之在东储,固已有亏令德,向令负荷斯集,犹当集於祸败。”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然圣人千虑,失於知子,以正万国,轻易元良,废守器之长,立不才之庶。兆乱之萌,於是乎在。”旧唐书·燕王忠传:“且今之守器,素非皇嫡。”
(4).谓保持本来的器质。 三国 魏 嵇康 《四言》诗:“思友山林,抱朴山嵋,守器殉业,不能奋飞。”
《漢語大詞典》:制芰(製芰)
以芰荷之叶裁制衣裳。指象征芳洁的隐者之服。语出《楚辞·离骚》:“製芰荷以为衣兮。” 宋 范成大 《霜后纪园中草木》诗之三:“製芰亦不急,緼袍堪御冬。”
《漢語大詞典》:齿革(齒革)
上古特指象牙和犀牛皮。书·禹贡:“厥贡……齿革、羽毛。” 孔颖达 疏:“云:‘元龟象齿。’知齿是象牙也……革之所美,莫过於犀,知革是犀皮也。”周礼·天官·内府:“凡四方之币献之金玉、齿革、兵器,凡良货贿入焉。”引申为珍贵的器物材料。 明 唐顺之 《赠张地官督赋江南》诗:“舳艫接水通千里,齿革盈筐备五材。”
《漢語大詞典》:半翅
鸟名。即沙鸡。或指象沙鸡的一种鸟。 明 李梦阳 《空同子·物理篇》:“西方有鸟曰半翅者亦痴,见人飞不过三五尺,可以杖击之得也。”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上:“﹝ 盘山 ﹞土人呼为半翅,即沙鸡也,亦名铁脚。” 清 沈涛 《瑟榭丛谈》卷上:“沙鸡略具文采,半翅则纯褐色,而味较脆美。”
《国语辞典》:事急马行田(事急马行田)  拼音:shì jí mǎ xíng tián
(歇后语)乱走。马,指象棋中的棋子。下象棋时,马走日字步,象走田字步。事急马行田比喻遇危急时便乱了手脚。如:「他因赶搭公车而闯红灯,真是事急马行田──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