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盲棋
(1).喻指围棋对局时随手应的子。 宋 洪咨夔 《和黄伯渊见寄》之一:“穷里埋头倾哑酒,凉边趁手应盲棋。”
(2).指眼睛不看棋盘而下的象棋。下这种棋的人用话说出每一步棋的下法。
《漢語大詞典》:将军(將軍)
(1).官名。墨子·非攻中:“昔者 晋 有六将军。” 孙诒让 间诂:“六将军,即六卿为军将者也。 春秋 时通称军将为将军。”
(2). 战国 时始为武将名。 汉 代皇帝左右的大臣称大将军、车骑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等;临时出征的统帅有别加称号者,如楼船将军、材官将军等。 魏 晋 南北朝 时,将军有各种不同的职权和地位,如中军将军、龙骧将军等,多为临时设置而有实权;如骁骑将军、游击将军等,则仅为称号。 唐 十六卫、羽林、龙武、神武、神策等军,均于大将军下设将军之官。 宋 、 元 、 明 多以将军为武散官。 明 代的总兵官有挂印带将军号的。此外, 宋 、 元 、 明 亦称殿廷武士为将军。 清 代的将军有三种:一为宗室爵号之一,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二为驻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长官,专由 满 族人充任。内地各省将军(如 江宁 、 广州 、 成都 等将军),掌驻防军事及旗籍民事;在边疆地区(如 黑龙江 、 吉林 、 伊犁 ),将军即为全区的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三为临时出征的统帅,如扬威将军、靖逆将军等。 太平天囯 朝内官职,丞相最高,以次为检点、指挥、将军。
(3).泛指高级将领,或对军官之尊称。史记·项羽本纪:“臣与将军戮力而攻 秦 ,将军战 河 北,臣战 河 南。”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诸将军幸欲尊立宗室,其德甚厚。”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武吟》:“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
(4).象棋术语。又称“照将”,简称“将”。亦用以比喻给人出难题。 毛泽东 《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我看,这个整改又要来一个鸣放高潮。把大字报一贴,你为什么不改?将一军。这个将军很有作用。”
(5).中药石硫黄,大黄的别名。分别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部、草部。
(6).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漢語大詞典》:让先(讓先)
(1).围棋术语,在双方棋力参差,不能分先对局时,上手一方经常执白,让下手一方经常执黑子先弈,谓之“让先”。
(2).象棋术语。高低手对弈,为使双方棋艺水平相对平衡,常由高手让低手先走一步、两步或三步,称为“一先”、“二先”或“三先”。
《漢語大詞典》:让子(讓子)
(1).围棋术语。即黑方先在盘上放置二个以上(可多至二十五个)的子,再由白方投子。此时,白方称为“授子”,黑方则称为“受子”。终局计算输赢,黑方须还给白方被让子数的一半。
(2).象棋术语。高低手对弈,为使双方棋艺水平相对平衡,在对奕前由高手拿去一子或二子(子的种类,规定为车、马、炮等三种),然后入局。
《漢語大詞典》:象戏(象戲)
下象棋。 北周 庾信 《进象经赋表》:“臣伏读圣製《象经》,并观象戏,私心踊跃,不胜抃舞。” 宋 程颢 《象戏》诗:“大都博弈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二》:“象戏视围棋较易者,道有限而算易穷也。至其弃小图大,制人而不制於人,则一而已。” 章炳麟 《原学》:“次有围棋、柔道,其巧疑神,孰与木杠之窳,织成之拙,牛胾之嚛,象戏之鄙,角抵之钝。”
分類:象棋
《漢語大詞典》:象局
象棋的棋局。 明 唐顺之 《吴南圃像赞》:“终日执筹,夜苦不足;谁能为逸,庭有象局。”
分類:象棋棋局
《漢語大詞典》:象棋
亦作“象碁”。
(1). 先秦 六簙戏用象牙做的棋子。黑白各六枚。《楚辞·招魂》:“菎蔽象棊,有六簙些。” 王逸 注:“言宴乐既毕,乃设六簙,以菎蔽作箸,象牙为棊,丽而且好也。” 洪兴祖 补注引 鲍宏 《博经》:“用碁十二枚,六白,六黑。”
(2).古代弈之一种,亦曰象戏。相传 战国 时已有之。 汉 刘向 《说宛·善说》:“ 燕 则鬭象棋而舞 郑 女。”其后 北周武帝 制《象经》,集百僚讲说。据传《象经》有日月星辰之象,以寓兵机。隋书·经籍志兵家著录《象经》一卷,题 周武帝 撰,书亦不传。 宋 司马光 作有《古局象棋图》,与今象棋不同。
(3).现今通行的象棋,相传为 唐 牛僧孺 所制。刻圆木或牙、骨为棋子三十二枚,红黑各半。两人对弈,一方以帅统士、相及车、马、炮各二,卒五;一方以将统士、象及车、马、砲各二,兵五。弈时双方轮流行棋,以将一方之将帅围死为胜。现在又称中国象棋,以区别于国际象棋。
《漢語大詞典》:中局
围棋、象棋术语。指双方布局完成,局势进入变化复杂的激战阶段。
《漢語大詞典》:棋坛
指围棋、象棋等棋类运动界。例如:棋坛老将。
分類:围棋象棋
《漢語大詞典》:杀着(殺著)
(1).最厉害的招数或本领。 明 李贽 《四书评·论语九》:“ 宰我 固不成话, 老孔 亦狠,著著都是杀著, 宰我 当日如何当得起。”
(2).指象棋中杀死对方将帅的一着棋。
《漢語大詞典》:屏风马(屏風馬)
象棋开局的一种布局。双马并排,保护中兵(卒),状如屏风,故名。
《漢語大詞典》:马后炮(馬後礮)
亦作“ 马后炮 ”。 原为象棋术语。借喻不及时的举动。 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二折:“大哥须要计较此事,不要做了马后礮,弄的迟了。”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武备》引此文作“马后砲”。《野叟曝言》第二七回:“ 春红 死后,公子大哭。 大奶奶 説:‘人已死了在这里放那马后礮,可是迟了。’” 草明 《乘风破浪》五:“你怎么不早提醒我?马后炮!”
《漢語大詞典》:排局
(1).棋类术语。象棋谓在残局基础上加工编排而成的棋局。棋子不多,而形势惊险,着法引人入胜。
(2).围棋谓终局在棋盘上计算胜负。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刘仲甫国手棋:“及敛子排局,果胜十三路。”
《漢語大詞典》:斜线
象棋或跳棋棋盘方格中的对角线。例如:象沿着白色斜线走。
与织物的丝绺斜着相交的线;尤指与布边呈45°角的裁剪,有点伸缩性,常用于衣服的剪裁,使衣服平整合身
以前用作逗号的斜线符号
《漢語大詞典》:康乐球(康樂球)
一种游艺项目。在周围高起、四角有圆洞的盘上摆上象棋子形状的木球,玩时按一定规则用杆子把自己的球先全部撞进圆洞者为胜。